据说考完公务员还需要考遴选?


参加公考,第一次上岸,第一次对于自己选择的岗位比较陌生,对体制也不是很清楚,求稳,选了一个难度较小、把握较大的某地级市文化部门。
进单位第一年,感觉钱少事也少,全局十个处,处长都是45岁往上,和你说话和声悦色,每个人见到你都说“哎呀,XX大学的,不得了,人才要培养”,当时感觉自己就是天选之子。
第二年,转正开始就是业务骨干了,开始就各类奖状证书,天选之子石锤。
第三年,开始不对了,和我同期进来的一个宿舍民主党派小兄弟,原来是副科到手。
第四年,规划口兄弟请饭。
第五年,某区党政办小伙子调市委。
第六年,第七年,最年轻的副处级兄弟出现了。再看看自己,从小伙子熬成了大胖伙子,原来十个处长从45到了50岁,单位空了7、8个副科编,然后还是个科员。后面观察下来,才发现问题在单位,这也就是为什么处长都是45以上了。
后面也加入了遴选群,在体制内工作,像我这样的人,还真不少。总会发现所在的单位有诸多不如意,也许一眼看到天花板,也许忙忙碌碌搞形式。
总结下来大体是两个原因:
第一是钱没给到位。基层收入3000多块,这个时候大学同学的纷纷起势。体制外的大学同学,毕业进企业或者自主创业,这个阶段,个人收入非常可观,有的甚至进入了管理层,反观自己还是一个小科员,还拿着这点工资,心里会有向外的渴望,可是又没那个胆量,所以也会纠结
第二是位子没给到位。这个就是我这样,领导要压你,你也没办法。
归根结底,我还是认为:
在当前普遍内卷的现实下,在基层,层级固化更严重。这个越往下,情况越严重,越是边缘部门,情况更严重。
在基层的同志可以自己去看看,除非个别佛系领导,到点就给你提拔,绝大多数的基层领导,把手里的这点小权利看的比天还重,因为他也在焦虑,他也没有空间。
当然很多同学会说,进了单位就是为了清茶淡水一辈子。但等你50、60岁的时候,回过头,虽然小有积蓄,虽然也有所居,但和你一起的小伙伴,就因为选对了部门、选对了层级,现在指点江山,你会不会后悔,曾经没有去争取。

所以请牢记:
你的一生的终点,可能只是别人的起点。
方向永远比努力更重要,到了更高层级,你也可以岁月静好,还可以更高质量的岁月静好!
有问题也可以私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