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儿童有胖有瘦,得了糖尿病到底会胖还是会瘦?
我们经常说糖尿病典型的症状就是三多一少,患者会出现多饮、多尿、多食和体重减轻,也就是消瘦,可以说糖尿病的患者在严重高血糖的时候会出现体重的下降。
但是我们也看到很多糖尿病的患者其实还是非常肥胖的。那既然既有胖的又有瘦的,为什么说糖尿病的患者会出现体重下降呢?

对于儿童糖尿病患者来说,胖瘦的情况主要取决于身体里边胰岛素的水平和胰岛素的作用情况。
在糖尿病患者刚得糖尿病的时候,也就是糖尿病的初期,特别是儿童2型糖尿病的早期,这时候患者往往存在高胰岛素血症。
高胰岛素血症会引起相关性的摄食量的增加,孩子出现多食。这时胰岛β细胞分泌足够多的胰岛素来对食物中摄入的能量进行转化,这些能量主要是以脂肪的形式停留在身体里边,所以储存转化的能量越多,人体就越胖。
因此糖尿病前期的孩子大多肥胖,尤其容易在腹部出现脂肪的堆积,形成腹型肥胖,就是我们经常说到的大肚腩,这些大肚腩的出现主要就是源于胰岛素的作用。

随着病情的进展,严重的高血糖会对胰岛β细胞产生毒性作用,细胞本身的功能也会在疾病进展的过程中出现下降以及衰竭,继而出现胰岛素分泌量的减少。
胰岛素分泌的不足了,我们的身体就不能够很好地把吃进去的食物中所含的能量进行储存。身体缺少能量后就会开始消耗脂肪,使脂肪越来越少。
而存在身体里边的脂肪为了提供足够多的能量,脂肪的动员和分解就会一直增加,这时候人体就会开始变得越来越瘦。
所以儿童糖尿病患者的消瘦,往往提示胰岛β细胞的状态不好,处于功能受损或者是衰竭的状态。不加干预的话,这类人的体重会一直下降,逐渐或者已经进入到消瘦的体型。

综上,糖尿病的患者既可以出现肥胖,也可以出现消瘦。
如果孩子以前的体重基数很大,那我们看到的这些高血糖的肥胖患者,会仍然呈现出体型肥胖的特点。然后在严重高血糖的时候会出现体重的减轻,控制好血糖后体重就不会再有太大的变化了。
当然糖尿病的患者体型太胖或者是太瘦都是不健康的,保持相对合理的体重才是有利于兼顾血糖的控制和减少胰岛素抵抗,同时也有利于孩子保持身体素质的做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