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胆预测今年分数线要涨多少?近 6年趋势图分析告诉你
国家线是国家来确定初试成绩的基本要求,是教育部依据硕士生培养目标,结合生源情况、招生计划、总体初试成绩水平,来确定考生进入复试的基本要求标准,里面包括了应试科目总分要求和单科分数要求。
我们来回顾近六年来专业硕士、学术硕士的国家线,根据这个预判2024考研的大趋势。
从报考人数来分析:
2023年考研报名人数为474万人,比上一年来说增加17万人,增幅只有3.7%,与2016年以来年均15.8%的增速相比,下降明显。
从招生名额来看:
2023年全国共有864个招生单位,总计招考761763人,学硕名额增长0.9%;专硕名额增长1.6%。整体虽然没有缩招,但扩招趋势也不明显。
据统计,在刨除推免生和非全日制考生后,23考研全日制统考报录比为5.7:1,这意味着每6个考生中就有1个能成功上岸。与22考研5.6:1的报录比相比,还是非常稳定的!
趋势一:逆向考研
一般情况下,考研的同学或多或少都会选择“往上考”,比如“双非”报“211”,“211”报“985”,但23年名校报名人数增长停滞,“双非”高校反而显著增长。
如211高校工学专业名额缩招7.3%,但科研院所和普通院校的招生名额却大幅度提升,科研院所工学专业名额竟然扩招了51.9%。
四川大学减少了7000人,降低了16.28%;
复旦大学减少了5000人,降低了14.29%;
西南财经大学减少了4000人,降低了14.8%;
电子科技大学减少了3000人,降低了11.5%;
天津大学减少了2900人,降低了15%;
清华大学减少了2000人,降低了9%;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减少了984人,降低了6.09%;
南开大学减少了891人,降低了4.9%;
趋势二:专硕招生人数大于学硕
单看23考研,艺术学、哲学、教育学、文学、管理学和工学的学硕招生名额均有减少,其中艺术学学硕名额缩水4%;
而历史学、经济学、管理学、医学、文学门类的专硕招生人数则呈现上升趋势,其中历史学专硕名额增加12%。
具体到学校,中国科学技术大学也发布公告,宣布自2023年开始停招法学学硕和新传学硕。
而与此同时,各校的专硕招生人数却节节攀升。如安徽大学等高校的专硕招生人数迎来六连涨。
趋势三:文科硕士报考更卷了
以理工科名校北京航空航天大学为例,报考人数最多的前五大专业里,有三个都是文科专业。
且报考人数均在600人以上,其中公共管理更是超过2000人!
24考研难度预测
对于24考研的考生来说,23考研的国家线和目标院校的复试线非常重要,这可以帮助我们预测24考研的难度。
我们都知道各个分数线有这么一层关系:
国家线≤院校复试线≤录取最低分
按照常理说的,考生分数过了国家线之后,只要通过了院校的复试线,参加完复试后,就有机会上岸啦。
虽然今年的国家线是普遍下降的趋势,但是我们能从今年网上考生的吐槽中发现,部分院校今年存在压分!
所以,对于24年报考部分院校的同学们来说,因为压分而导致国家线过不了,哪怕过了国家线也会因为低分很难调剂上岸。
这一波操作可能会劝退一波今年准备报考这些院校的24考研的考生。
并且23考研政治英语都变难了,24考研很难降下去。从试题难度角度分析,24考研至少是会和23考研难度持平的程度。
01 公共课难度增加
23考研政治、英语已经“史上最难”,数学计算量也是“史上最大”,24考研难度只会持平或上升。
02 整体竞争增加
专硕招生比例持续上升,且推免比例增加,这将直接影响统考生,报考比例会持续上升。
03 分数线大概率会涨
23考研的分数线虽然部分微降,但主要集中在医学、理学等基础学科,而文学、艺术、教育等专业浮动很小,并且考研人数依旧是上涨趋势,所以预测24考研的国家线可能会上涨,至于上涨多少大体要规划到22考研分数线水准。
04逆向考研趋势减弱,211开始爆火
经历了两年的逆向考研趋势加强,越来越多的考生发现一些双非院校还没有211院校好考,于是大家开始新的博弈,鉴于985高校普遍难度较高,所以预测今年特色类、地理位置较为偏僻的211大学会有部分爆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