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国内有哪些地方特色的博物馆文物?

2023-03-28 17:55 作者:ZEROANYBADY  | 我要投稿


好的东西,值得懂他的人来珍藏。抛开民族,单从文化层面来讲,或许去那边博物馆对这些经卷来说也是一个好的出入。 余秋雨

刘胜玉葬服金缕玉衣

刘胜的玉葬服收藏于河北博物院。葬礼服完全由玉制成,制作于汉代(公元前 206 年 – 公元 220 年)。这件衣服于1968年在河北省中山王及其妻子窦婉公主的陵墓中被发现。

刘胜的玉葬服是中国汉代非凡工艺和技术进步的证明。它由2,498块玉石组成,总重1600磅。这套衣服是用金线将玉片绑在一起的独特工艺制作的,这在当时是一种非常先进的技术。葬礼服是汉代玉雕的最好例子之一,被认为是中国最重要的考古发现之一。

秦始皇的青铜战车和马匹

秦始皇的青铜战车和马是最令人印象深刻的两件陕西博物馆文物。战车和马匹于1980年在陕西省秦始皇陵中被发现。战车和马的历史可以追溯到秦朝(公元前 221-206 年),据信是为了在来世为皇帝服务而创造的。

秦始皇的青铜战车和马完全由青铜制成,细节令人难以置信。战车上装饰着复杂的图案,马匹摆出栩栩如生的姿势。战车由四匹马拉动,据信皇帝在战斗中使用过。战车和马证明了非凡的青铜铸造技术和该国对来世的迷恋。

孔子古琴

孔子古琴是孔子博物馆文物之一。古琴是一种七弦乐器,在中国已经演奏了3000多年。古琴被认为是由孔子本人演奏的,孔子是一位多才多艺的音乐家,在他的教学过程中演奏了这种乐器。

孔子古琴是用木头做的,上面装饰着复杂的雕刻。该乐器被认为由孔子家族代代相传,被认为是中国深厚文化遗产的象征。古琴也很重要,因为它在中国传统音乐中的作用以及乐器与儒家哲学的联系。

文王鼎

藏于台北故宫博物院,鼎是一种在中国古代用于烹饪和盛放食物的器皿。文王鼎可以追溯到西周王朝(公元前 1046-771 年),据信被周朝的创始人文王使用。文王鼎完全由青铜制成,并装饰着复杂的图案和铭文,重达800多磅。鼎之所以重要,是因为它的历史重要性和它在中国古代社会中的作用,它也被认为是青铜铸造的最佳例子之一。

敦煌莫高窟-千佛石窟

莫高窟,又称千佛石窟,是位于甘肃敦煌的一系列石窟。这些洞穴以其广泛的佛教艺术收藏而闻名,包括超过45,000平方米的壁画和2,000多尊彩绘雕像。这些洞穴建于4世纪至14世纪,历时1000年,证明了中国古代的艺术和宗教传统。

翡翠卷心菜

翡翠卷心菜是一座小型玉石雕塑,先藏于台北博物馆。该雕塑只有18厘米高,描绘了一个卷心菜头和一个蝗虫。翡翠卷心菜被认为是中国最有价值的博物馆文物之一,因为它错综复杂的细节和它是由一块玉雕刻而成的。

丁卯壶照片

丁卯壶是北宋(公元960-1127年)制造的瓷器。该壶在上海博物馆展出,以其美丽的釉面和优雅的设计而闻名。丁卯壶被认为是中国瓷器最好的例子之一,受到世界各地收藏家的高度重视。

郭沫若书法集

郭沫若是中国著名作家、历史学家、文学家,生活在1892-1978年。他也是一位多产的书法家,他的书法收藏被收藏于山东省博物馆。

张果老铜像

张果老铜像位于广东美术馆。这尊雕像被认为是广东省最重要的文物之一。这是一尊铜像,描绘了神话中的八仙之一张国韵。雕像高约43厘米,重约2.5公斤。它制作于明朝(1368-1644),是青铜铸造的精美典范。

这座雕像制作精美,衣服、头发和面部特征都有复杂的细节。张果老手里拿着笛子,是幸福与和谐的象征。这座雕像被认为具有神奇的力量,据说它可以给拥有它的人带来好运和财富。

南朝波斯鎏金器

名称:南朝波斯鎏金器

年代:南朝类型:铜器质地:铜尺寸:高7.3厘米,口径8.2厘米

来源:广东省博物馆、遂溪县出土。此鎏金铜器纹饰精细,线条流畅,造工精巧。鎏金较厚,不易脱落,该器物与一批波斯银币一起出土,从花纹看来应属阿拉伯风格,是南朝时我国和阿拉伯世界交往的佐证。

清雍正款胭脂红釉罐

年代:清雍正类型:瓷器质地:瓷尺寸:高18.4厘米,口径6.5厘米,底径18 厘米

来源:广东省博物馆

直口、丰肩、圆腹、矮圈足,外壁施胭脂红釉。釉下隐约可见冰裂纹。罐内施白釉,口端一周留白。足端露胎,修胎规整。底部施白釉,开冰裂纹片,以青花制“大清雍正年制”双圈两坚行楷书款。器形圆润、线条优美柔和胎体细腻,釉面轻薄匀净,釉色娇嫩欲滴。是雍正时期之精品。

唐代陶瓷

洛阳唐三彩陶艺博物馆,位于河南省洛阳市中心经济区,2011年开馆,是一家以唐三彩为主题的专题性博物馆。

馆内现有文物真品10余件,以汉代到宋元时期的陶瓷珍品为主,真实而形象地展现了唐三彩从起源、兴盛到衰落的发展历程;同时还有高馆长精心制作的高仿作品180余件,人物、马匹、骆驼、器皿均有涉及,全面展现了盛世大唐的风采。馆内拥有一批流失海外的“作品”,这些作品是馆长高水旺亲赴美国、德国、日本等地通过各种摄影器材将文物原型记录下来,回国后将其复制出来,以这样的方式将国宝“带”回来的

。三彩黑釉马是一种体现了唐朝年间普遍审美的文物,这件文物是在龙门东山北麓的唐安菩夫妇墓中发掘的,整体的保存度还是比较完整的,其上的色彩和纹路都清晰可见,属于唐三彩中的珍品。

北魏石刻

北魏石刻现藏于广东博物馆。北魏王朝(公元386-534年)是中国政治和文化动荡的时期。北魏的石刻被认为是那个时期最重要的文物之一。

石雕描绘了佛教人物,如佛陀、菩萨和罗汉。它们由石灰岩和砂岩雕刻而成,装饰有复杂的细节和图案。石雕被认为是北魏工匠技艺和创造力的证明。

苏绣作品《丝绸之路——满载而归》

入藏中国美术馆的苏绣作品《丝绸之路——满载而归》是姚建萍苏绣《丝绸之路》系列作品中的一幅。整个《丝绸之路》系列作品包含两幅巨作《丝绸之路——西出长安》、《丝绸之路——满载而归》,两幅作品既独立又统一,分别通过不同的年代,不同的主体颜色,不同的文化背景,展现出丝绸之路两千余年的传承和延伸,同时蕴含着对新丝绸之路的憧憬和期待。

  《丝绸之路——满载而归》以大唐盛世为基准点,着力表现胡商驼队在长安(今西安)采购完毕,满载货物翻越帕米尔高原的情景,体现了当时丝绸之路贸易的繁荣场景。作品集中体现了姚派艺术独特的“融针绣”风格,同时充分发挥姚派艺术在丝线色彩调度上的特点。

西汉金兽、明洪武釉里红岁寒三友纹梅瓶、徐渭《杂花图卷》

南京博物馆的藏品分为几个不同的部分,包括考古学、艺术和历史:

西汉金兽,于1982年出土于江苏省盱眙县南窑庄窖藏,它通高10.2厘米,身长16厘米,身宽17.8厘米,重达9100克,含金量达99%,呈蜷伏状,头枕伏于前腿上,屈腰团身,首靠前膝,耳贴脑门两侧,头大、尾长、身短而粗壮,似虎更类豹。西汉金兽西汉金兽是青铜铸造工艺与金器捶击工艺相结合的产物,它将两种技法结合在一起。其全身布满的斑纹大小一致,呈不规则的圆形,是整体铸成之后,特意用工具捶击上去的。

明洪武釉里红岁寒三友纹梅瓶:此梅瓶为景德镇官窑出品,瓶高41.7公分,造型优美,器型完整无缺。坯体白而坚致,小口,短颈,溜肩,肩以下逐渐收敛,体形修长,底面有刮削痕。盖作钟形,火焰形钮。通体施白釉,白中略泛青,釉质细腻滋润,底露胎。盖为红地白花,满绘牡丹,颈部绘蕉叶纹,肩以下白地红花,分为五组纹饰,如意纹、卷草纹、缠枝菊花、海水、变体仰莲为辅助纹饰。腹部以较大的篇幅绘松、竹、梅(岁寒三友),并以湖石、山茶、芭蕉衬托。主题纹饰与辅助纹饰和谐得体,是—件难得的艺术品。

徐渭《杂花图卷》:纵30厘米,横1053.5厘米,是明代画家徐渭创作的一幅泼墨画,纸本作品,是南京博物院十八件镇馆之宝中唯——件书画作品。

在这卷十余米的长卷中,徐渭以酣畅淋漓的“胶墨”分别绘制了牡丹、石榴、梧桐、菊花、南瓜、扁豆、紫薇、紫藤、芭蕉、梅兰竹等十三种花卉蔬果。徐渭以其疾飞狂扫的豪放气势,纵横挥洒,信笔涂抹:画中牡丹含羞沾露,占尽风流;硕荷、梅兰、修竹、榴枝,笔触歪斜正侧,跌来倒去,随意点染,自如流畅。作紫藤逸笔草草、洋洋洒洒。忽而,又如狂风/乍起,点线飞舞,纵横密集,线条速急癫狂。顷刻,笔住墨涸,嘎然而止,墨彩纷呈,留下满纸斑斓。体现了他用笔峭拔劲挺多变与用墨洒脱自如的艺术风格。画中尽显着交响乐一般波澜起伏的宏大乐章。时隔四个世纪,画中依然显出墨迹淫淫的湿润感。

真珠舍利宝幢、秘色瓷莲花碗、书画收藏

苏州博物馆位于中国最美丽的城市之一苏州,拥有各种各样的文物和文物。一些最著名的作品包括:

真珠舍利宝幢:幢是佛教中刻着佛号或符文的圆形或多边形石柱,这件宝幢金碧辉煌,十分华丽,高112.6cm,舍利子就供奉在中间的幢殿内,有趣的是,9粒舍利子并非直接放置其中,而是藏在幢殿内一个乳青色葫芦形小瓷瓶内。另外,瓶内还有折叠的雕版印刷梵文和汉文《大隋求陀罗尼》经咒各一幅。从外层木函,到内层木函,到宝幢的佛宫,再到佛宫内的葫芦瓶,一层套一层,足见当时的供奉者对佛教圣物的重视。”

秘色瓷莲花碗:“秘色”一词,最早见于唐代著名诗人陆龟蒙的《秘色越器》一诗,诗中如此形容秘色瓷:“九秋风露越窑开,夺得千峰翠色来”。由此可知秘色瓷烧造之不易,釉色之青翠。秘色瓷代表了青瓷制作中的最高工艺水准,其烧制的越窑在现今浙江上林湖一带,始烧于晚唐,盛于五代,直至宋晚期。它有着如冰似玉、无水似水的特点。如冰似玉是指秘色瓷的胎质细腻釉面晶莹,无水似水是指俯身观看秘时,碗中无水,却仿佛始终有着一汪清水在其中一般。

五代以后,越窑秘色瓷专用于进贡朝廷,臣民百姓不得使用,入南宋后已极为罕见,从而给秘色瓷蒙上了神秘的色彩,什么是秘色、是如何烧制的?因无任何实物资料,就成为一个历史之谜。1987年,陕西法门寺地宫物帐碑上记载的13件秘色瓷的重大发现,为人们鉴定秘色瓷提供了标准器物。五代越窑秘色瓷莲花碗是苏州博物馆的镇馆之宝之一。它是在虎丘云岩寺塔第三层天宫中被发现的。碗高8.9、口径13.9、盏托高6.6、口径14.9、底径9.3、通高13.5厘米。整器由碗和束腰盏托两部分组成,碗和盏托可以分开。通过旁边的3D显示屏我们可以知道,盏托中心有一小孔,孔边还有“项记”二字,应当是工匠所刻,以示是自己的作品。

书画收藏:博物馆的书画收藏包括一些中国最著名的艺术家的作品,如张大千和徐悲鸿。这些作品提供了对中国艺术和文化的迷人见解。

太平天国台州郡仙居县贰营后帅木印、投龙玉璧、水晶璧

台州博物馆位于台州市,以收藏与台州地区有关的文物而闻名。馆内收藏陶器、青铜器、玉器、书法等文物1万余件。

太平天国台州郡仙居县贰营后帅木印,清,长10.5厘米,宽6厘米,厚2.9厘米。木印系用普通杂木刻成,保存完好,字迹清楚,印面呈红色,印文为:“太平天国台州郡仙居县贰营后帅”。印文居中,阳刻,印文外加框。框外两边对称饰有龙纹,顶部以云纹、底部以水波纹修饰。

投龙玉璧:2016年5月赵泊澐墓出土。玉璧直径7.5厘米,上刻铭文49字“大唐皇帝昪谨于东都内庭修金箓道场设礁谢土上仰玄泽修斋事毕谨以金龙玉璧投诣西山洞府”,为南唐皇帝李昪修金箓道场后投诣西山洞府的投龙玉璧。两百多年的光阴流淌,投龙玉璧不知演绎了多少传奇,几经辗转,被赵泊澐所得。

水晶璧,2016年5月赵泊澐墓出土。扁平圆形,直径7.5厘米,中间一圆孔,全器光素无纹饰,质地纯净,晶莹剔透。墓主视这件水晶壁为心爱之物,专配有一根直径0.55厘米,长270厘米的带有精美穗头的编织绳带。绳带材质的编织方式与同时出土的配在投龙玉璧上的一致。

国内有哪些地方特色的博物馆文物?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