钓鱼挡口咋办?从原因到结果,一点点分析给你看!
我们不论是去钓什么水域,不论目标鱼是哪种鱼,也不论是哪个季节出钓,只要是钓鱼,都有可能遇到“挡口”这个现象。
新手或许不太明白什么是挡口!但是老手能很清晰的感觉到鱼线鱼钩挡住了鱼类进食的状态。影响到自己的鱼获。
“挡口”顾名思义就是鱼在吞饵时由于各种原因钩饵无法进入鱼嘴中,这样就谈不上中鱼,更谈不上入护,影响渔获多少那是一定的,可以说“挡口”是我们垂钓中的一个硬伤。
那么如何能够轻松的判断出现了“挡口”?
因为”挡口“发生在水底,钓鱼人无法用肉眼直接观察到,只能用经验来感觉。第一种辨别的方式是从漂相上来进行辨别。
如果在钓钝的时候,漂相上出现很肉、很慢的移动,见不到那种有力量的顿口,顶口,就能大致判断出这是出现了挡口。
而在钓灵的时候,漂相出现的就是我们常说的碎和杂,甚至是乱,看不到正常的鱼种的漂相,也看不到有力量的顿口,顶口。
同时挡口最明显的结果就是,看到漂相但是却提竿不中鱼,即便是不断调灵或者调钝也都无法得到改善。这时候我们就要考虑怎么解决挡口了。
挡口的原因不少
主要有三类:
一饵料状态不对,鱼比较小或者饵料状态不好,饵团过大,雾化慢,适口性差会造成鱼不顺畅的吞食。
二钩子太大,为什么很多人钓鲫鱼喜欢用袖钩、秋田狐之类的钩子,原因就是这类钩子轻,不容易挡口,鱼能很顺利的将鱼钩吞入口中,反之则不然。
三鱼线过粗。其实这个是最难判断的,但是我们可以想象,把鱼线想成一根柱子,鱼想拖着柱子走的话,那肯定是细柱子比粗柱子更容易。
现实里就是,鱼在吞食饵团时会使子线弯曲,粗子线和细子线弯曲时所需外力不同,越粗需要的外力越大,夏天鱼活性高,某一个线号不挡口,但是到了冬天的话,可能就由于鱼的进食力度小,活性低,造成了挡口。这也就是为何有很多老钓鱼人到了冬天就开始小钩细线作钓了。钩子和线能用到多小用多小。
既然知道原因,想要避免挡口那我们只要注意以下三点,就能很好的避免,起码可以在作钓中忽略钓挡口这个问题,这个意义其实是很大的。首先,要注意饵料的状态。
基本上所有的商品饵都会写明最佳饵水比,如果拿两杯进行操作,那饵料的状态大多可以,只要注意什么时候用搓饵,什么时候用拉饵即可。
其次钓多大的鱼用多大的钩子。要考虑水域中鱼的大小和种类。也就是有一个目标鱼,其他的鱼种就是搂草打兔子,能钓到就钓。
再次就是使用多大的线组,根本上还是结合节气,结合作钓的鱼情和水情来选择子线。这就很需要经验了。甚至在某些地方用0.6号的子线钓小鲫鱼都粗,只能放到0.3、0.4的子线。
现在已经到了冬天,到了钓板鲫的时节。选用一款好竿子也是必须的事情,那么用什么竿呢?我还是建议使用综合竿,譬如way、waypro、凌天二代全能版、凌天二代进阶版都可以。
那么为何不用鲫鱼竿呢?因为这个时节实际上鲤鱼也是开口的,我们用综合竿可以小钩细线搏大物,上岸的机会还是蛮高,要是用鲫鱼竿,则由于竿子太软,惊窝,跑鱼切线的几率太高了。
和你(钓友、渔具经营者)一起关注渔具、钓鱼和各种鱼类趣闻
部分图片来自于钓友反馈,感谢您的关注,未来将会不定期举办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