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春期强迫症表现在哪些方面?家长前期如何预防?

青春期是一个很特殊的时期,青春期出现的心理问题也尤其多。其中最普遍的就是青春期强迫症。
强迫症是一种精神疾病,多发生在20岁左右的青少年身上,此病的特点为有意识的强迫和反强迫并存。青少年会在作业、听课、考试、交友上出现各种各样的问题,如写作业的时候会反复检验题目,考试成绩越来越差,重复洗手、上下楼的动作等等,给生活和学习带来很大的困扰。
为什么在青春期容易患上强迫症呢?凡能造成长期思想紧张、焦虑不安的社会心理因素或带来沉重精神打击的意外事故均是强迫症的诱发因素。

青春期强迫症的诱发因素
01青春期性问题
青春期性问题是诱发青春期强迫症的重要隐患。随着生长发育的推进,青春期儿童的身体会逐渐产生性欲,他们的性欲会越来越强烈。
然而,由于青少年没有正确的解决方法,一些人对性知之甚少,过度抑制性欲很容易导致性幻想,甚至给精神带来创伤和隐患,这也给了青春期强迫症的发病机会。
02人格特征
儿童的异常人格特征也与青春期强迫症的发生有关。儿童期如果存在缺乏生活情趣,平时存在爱钻牛角尖、做事优柔寡断、胆小谨慎、不喜随机应变、不能很快适应陌生环境等性格,且经常会持续到他们的青春期,这些人也非常容易患强迫症。
03苛求完美
在儿童期,父母过严的惩戒、否定和拒绝,会促使一些孩子形成高标准的自我要求,导致其因达不到要求而常常自我谴责、有羞耻感,这便会为强迫症的产生提供条件,促使一些孩子变成拥有强迫思维的完美主义者。
做事追求完美是一种人格特质倾向,为了获得父母的关注和赞许,他们会为自己设置一些过高或者不切实际的目标,过分追求完美而经常处于自我抱怨当中,强迫思维往往会造成自我认知的缺陷。
04遗传因素
研究发现,一些强迫症患者的近亲比较容易发生,比如强迫症患者父母所生的孩子本病的概率为5~7%。

05成长环境
父母不当的养育方式也容易引发强迫症的重要因素之一。某些具有焦虑特质的家长, 在现实生活中对环境异常敏感和疑虑,往往习惯将问题扩大化, 潜移默化中会影响孩子在人际关系、社交中产生种种不安全感。
而那些具有强迫型人格的父母, 因追求完美, 形成僵化的生活风格、不变通的道德观念和刻板的行为规范,这些约束与管教, 难免对孩子造成躯体及情感方面的伤害。孩子会将这些伤害进行歪曲、压抑、否认, 便形成强迫症方面的心理基础。
06负面事件影响
青春期受到一些负面生活事件的影响,也很容易引起强迫症。例如,经济状况突然恶化、失去亲人、父母离婚等都是容易导致青春期强迫症的负面生活事件,因为这些因素往往导致青春期儿童的心理受到沉重打击,并导致心理变化。

青春期强迫症表现
一、强迫观念
强迫观念,是指患者脑海中反复多次出现某一观念或概念,伴有主观的被强迫感觉和痛苦感。
患者完全能够意识到这一思想是不必要的,并力图把这些想法从脑海中驱赶出去,但对这种思想并不能自由地加以干涉或控制,因此常有“控制不住”的体验,同时伴有烦躁焦虑的情绪,存在自我强迫和反强迫。
01强迫性穷思竭虑
患者对日常生活中的一些事情或自然现象反复思索,追根溯源,明知毫无意义,但无法控制,其思维经常纠缠在一些缺乏实际意义的问题上而不能摆脱,如想“为什么把杯子叫杯子而不叫瓶子?”、“为什么嘴长在鼻子下面?”
02强迫怀疑
患者对自己言行的正确性反复产生怀疑,既而产生强迫性检查行为。

03强迫联想
患者脑子里出现听到或看到某一观念或某一句话,便不由自主地联想起另一个观念或词句。
04强迫回忆
患者对经历过的事件,不由自主地在意识中反复出现,虽自知无此必要,但无法自控。有时强迫回忆和强迫怀疑可同时出现,患者在强迫回忆时怀疑自己回忆有错又不得不从头想起,加重其不安和痛苦。
05强迫意向
患者体会到一种强烈的内在冲动要去做某种违背自己意愿的事情,但一般不会转变为行动,然而内心冲动无法摆脱。

二、强迫动作和行为
01强迫检查
多为减轻强迫怀疑引起的焦虑而采取的措施。
02强迫洗涤
为了消除受到细菌或脏物污染的担心而反复多次地洗手、洗澡或洗衣服。有的病人反复多次用肥皂洗手,造成手背皮肤皲裂或破损,但仍如此反复洗手,否则会出现十分严重的焦虑或担心。
03强迫性仪式动作
指患者完成一系列的复杂动作行为或重复出现某些动作,以消除或减轻由强迫观念引起的焦虑或不安。
04强迫询问
强迫症患者往往不信任自己,为了消除疑虑或穷思竭虑所带来焦虑,往往对他人进行询问或要求他人反复地不厌其烦地予以解释或保证。

青春期强迫症的影响
01日常生活困难繁杂
特别值得留意的就是患有强迫症的儿童和青少年的日常生活十分艰难和慌张。从一早上,他们一定要完成好他们的强迫性仪式行为,否则当天的其他时间就会不顺利。晚上,他们必需在睡觉前完成他们的强迫性仪式行为。由于强迫症,有些儿童和青少年以至熬夜,使得他们在第二天常常精疲力尽。
02学校内问题
强迫症会影响孩子们的家庭作业、听课的留意力和上学的缺勤状况。
03身体不适
压力、营养不良、睡眠缺乏会招致孩子感到身体不适。
04影响社会关系
向同伴坦白这些病症所带来的的压力、在强迫意念和强迫行为上的时间破费及朋友对他们的强迫症所做出的不良反响等,这些相关行为都会影响社会关系。
05其他心理健康问题
强迫症的儿童和青少年比正常人更容易引发其他心理健康问题。

强迫早期预防方案
01引导孩子接纳自己
无论现在自己有怎样的缺点,都要试着接受不完美的自己。同时,父母平日应多鼓励孩子看到优点,对于缺点指出就可,切记不可负面强化。比如指责或谩骂甚至暴力。孩子若长时期忐忑地活在悬崖边还要求完美,那是非常困难的。也请父母接纳不完美的小孩,因为我们生而为人,谁都不完美。
02引导孩子深入心灵的面对自己
鼓励孩子深入的了解感受,尤其是其自己的情绪认知,比如耐心询问:你害怕吗?紧张吗?难过吗?而不是简单粗暴的说:“这有什么害怕!至于这么紧张!”父母对既然存在的情绪接纳并引导帮助,对于孩子逃避所引发的情绪或问题能起到积极改善作用。
03引导孩子对完美的宽阔理解
完美不在于当下,在于未来的不远处;完美不是自定义的,而是有高度的;完美的结果可以期待,但要接受追求完美过程的艰难。这些方向性指引来自父母的积极引导,而不是只看到不完美的结果。例如要求孩子只要得到100分就行,没有鼓励孩子在得到100分过程中的努力。

04帮助孩子调整思维方式
自我承担能力是强迫发生最根源之处。这种能力必须要父母有原则的,有耐心、持之以恒的培养。也就是说,父母需孩子:你要为自己负责任!很多青少年习惯性依赖父母解决事件,而忽略解决内心冲突,恰恰此时是最需要调整思维方式的关键点。
05调整教育方式,教会孩子相信自己
强迫是对于未来或未知不确定的“担心”,解决担心的情绪必然要学会相信。这点同样需要从父母开始,不要总怀疑孩子这做不好那做不好。担心如能被相信替换,就算孩子是要求完美的,就算有习惯性逃避,就算是压抑的,相信的力量都能帮助他信任自己并逐渐强大。需要教会孩子相信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