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科学考古(被退稿版)

2023-08-06 17:23 作者:中二病晚期の漠笙  | 我要投稿

“科学”聊天室每天都有巨大的流量,在线人数往往超过千亿。本次服务区开放时段,某个占地0.01‰的区域竟然聚集了1%的人!而且人数还在持续增长!几千万个服务区开放时段培养的直觉告诉D5aZUf1那个地方肯定有不一样的东西。D5aZUf1支付了5.3KHZ算力传送了过去。

众人意识之所集处是一个长宽高比约为3000:2000:1的白色薄立方体,放大,立方体表面带着运动矢量信息的分子时间切面证明这东西并不是哪个欺世盗名的家伙做的模型——它来自现实世界。D5aZUf1在自己的智库里搜索了与之相关的信息,但返回值为0。不过26毫秒后有人问出了D5aZUf1的疑惑.

“这是什么?”询问者是Is6E2Fa,注册龄很小,但他的问题很快得到了回复。

“根据1E4SYs提供的智库信息,这个投影对应的现实物体,是一个名为‘纸’的有机混合物。”回复者是AS65aaz,注册龄极高,换算成“遥远的创世纪”那会的人类,应是介于花甲与古稀之年了。这样一个“老者”,无论是人际网络还是算力确实有能查到这个物体的信息的能力,这点让D5aZUf1肃然起敬。至于1E4Sys,在“遥远的创世纪”,有这么一句话形容这个年龄段:花甲重开更加三七岁月,古稀双庆又添一度春秋。毕竟有六位ID的用户所有聊天室就只有五百六十亿个啊。

短短5毫秒让D5aZUf1震撼了两次,他关闭了刚打开的传送界面。3毫秒后AS65aaz公开了1E4SYs的智库信息,D5aZUf1花费17.82MHZ算力读懂了它。读懂这些信息,需要调用D5aZUf1在几千万个服务区开放时段之前就输入了他的智库的,尘封的知识——在还没有现代聊天室的时代,人们活在现实,那个时代人类建造了聊天室,现在的人们将那个时代称作“遥远的创世纪”。

D5aZUf1开启了沉浸阅读,刹那间,他看到了蓝天青草——一个他无法理解的世界。他看到许多人,只存在于记忆中的、有具体形态的、活在现实的人,每个聊天室用户智库最深层都刻下了人类的形态,这让失去了形态的现代人仍然认识现实中的人,但也仅仅只是认识。那些人坐在椅子上,手里拿着一根名为“笔”的圆柱状物体,在“纸”上奋笔疾书,还有些人拿着一些桶,把一种液体倒到一张网上,晃啊晃……

“各位,这是对‘遥远的创世纪’的仿制影像,表达的是纸的制作与使用,对于这样一件小玩意,咱们‘考古’聊天室的朋友也很感兴趣。”

对于“遥远的创世纪”,现代人对其的理解少之又少,不过也有专门的“考古”聊天室对其有专业的研究,想必这张纸,也一定能为现代人理解“遥远的创世纪”有所帮助。150毫秒,D5aZUf1及周围的人都了解了“纸”是“遥远的创世纪”那个时代较为主流的记录信息的介质。植物界的木本植物被加热分离成木浆,经由一段古老而繁琐的工艺制成“纸”,眼前这张“纸”的绝对数量为2*10^(19±1),经过考察上面的信息应该是作者随手写的,但是仍然具有很大的考古价值。

“科学”聊天室和“考古”聊天室的人签署了联结协议,跨服务区门出现,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关注这张神秘的历史。

 

“但是,”Is6E2Fa受不住沉默,“古人为何不通过聊天室来提高生产力?在纸上书写一句话要花费上万毫秒。”

“你这就好比问为什么不先debug再敲代码这样就能知道你哪里出错了?”显然Is6E2Fa的不成熟发言引来了反驳,“聊天室首先需要被人提出,‘遥远的创世纪’末期聊天室才被开发出来呢!”

“那这样的话,还是有很多能够取代纸的记录方法,” Is6E2Fa并不服气,“既然古人活在现实,完全可以用超脑系统解析脑电波输入,百字只要几千毫秒。”

“Is6E2Fa,请在发言之前再三考虑问题,过多发表不加思考的言论是违反《聊天室言论礼仪(修订14)》的。”显然,AS65aaz不希望发酵出争吵,他拉大了意识响度——这会消耗更多算力。“正是因为纸在记录信息方面过于麻烦,这个发明很快就被后来的输入方式取代,但它的存在,给处于愚昧时期的人类带来了知识,引导着人类直至‘遥远的创世纪’,我们应该为此抱有敬畏之心,向这种存在了几亿亿个服务区开放时段的发明致敬!”

掌声如雷,尽管他们没有真正的手掌。

AS65aaz将周围场景调成一座舞台,舞台聚光灯所聚焦之处,是那张纸,纸上是一把锁的图标:“接下来,就要麻烦各位了。我们都知道,在‘遥远的创世纪’,人类有很多种语言,直到‘聊天室’开发出来后才让语言这种离散的孤魂大一统。但各位可能不知道的是,我们现在使用的聊天室语言,和古人所使用的语言,大相径庭。

“考虑到可能部分听众智库里并没有关于表音表意文字的资料,请允许我言简意赅地解释一下:

“或许‘考古’聊天室的朋友们在查阅文献时经常会遇到一个词:‘音乐’,这是因为在古代,人类有一种感官名为听觉。现实世界中的物质分子在发生震动时会产生一种可以由傅里叶变换变换成的波形,它会被具有听觉的人类捕捉并产生相应的神经信号。表音文字的字形代表其直接发音,阅读者会先形成‘音’的感应,然后再理解其含义。

“然而表意文字的字形直接表达其含义。直接跳过了表音文字先发音再理解的多余过程,表意文字在阅读时效率高于表音文字将近百倍,在‘聊天室’被创造后表意文字也就理所应当地取代了表音文字。表音文字这个历史的屈原,也便没于茫茫历史长河。”

这次AS65aaz挥了挥他并不存在的手,示意大家不必鼓掌,“各位,经过我与9Ez7BA的研究,纸上所记录的信息有98.23%是包括我在内的任何聊天室用户目前智库里都没有的知识。可惜的是,解译需要调用超核0.034‰的CPU,总共要花费6.7P(6.7*1024^5)HZ算力,除了管理员,没人能支付如此多的算力。

“所以,我,AS65aaz,向全‘科学’聊天室与‘考古’聊天室用户发起募集,根据现在在线人数,每人平均只要支付592.38±45.37KHZ算力,就能集齐所需算力,请每一位热爱科学与历史的用户献出自己的一份力。”语毕,每一个在线的“科学”与“考古”聊天室用户面前都弹出了一个蓝色的面板,上面是一张协议,和一支笔,用户拿起笔签下自己的ID表示同意扣除算力后,面前的纸便化作一道金光,缓缓流入进度条。起初大家还在犹豫,随着世界广播中算力收集进度条的增长,大家接连献出自己的算力,他们相信这将是人类在科学与考古里的一座里程碑,而他们是碑的一个铸造者,历史会记住他们,这就是他们的意义。

签下古老的协议,解译古老的语言。

 

248毫秒后,算力收集完毕,超核接收命令解译,随后所有参与此事件的用户面前弹出了解译后的信息窗口,解译用时1毫秒。

“为什么会提到我?”第1毫秒,D5aZUf1惊讶且惊恐地看到了自己的ID。

“我也被提到了!”第2毫秒,Is6E2Fa也读到了他自己,“而且上面记录的对话和我们刚才说的一模一样!”

“这张纸……‘预言’了我们的一举一动……”D5aZUf1抬起头,眼中掺满了恐惧的数据流。他关闭了眼前的窗口,“AS65aaz,这张纸真的来自‘遥远的创世纪’吗?”

“是的,热释光测定与现实中电子自旋共振测定纪年无误。”AS65aaz同样感到了一种许久未感受过的寒意,他手里还攥着来自现实世界机器人测定的报告,他本来是想用这个来封住一些人怀疑真实性的声音的,但他现在却更希望这张纸的年龄和手里的报告都是假的。

“纸上的信息一定被修改过!”Is6E2Fa突然大叫起来,这次没人再投出鄙夷的意识流,这件事确实反常识——甚至反科学——这张纸明明来自古代,却精准地“预测”了他们的一举一动。

“这个时间切片的时间戳锁定在被发现的那一刻,纸上每一个碳原子,都没有变过。” AS65aaz还在坚持自己最初的使命,理智和责任有时必须二选一。

“这不科学!”人群开始沸腾,此时如果激动的意识流在这个区域集中爆发,能导致服务器ping值大幅上升,之前发生过类似的事情,是一个有名的speed runner偷交漏交算力被曝光,愤怒的粉丝瞬间发出的谴责把“游戏”聊天室的ping值顶到了上万,整整一个服务区开放时段“游戏”聊天室才缓过来,在这之前聊天室的人出不去,外面的人进不来。

“不!一切事物都是遵循科学的!我们早在几百万亿服务区开放时段就总结出大统一方程了!除非有平行宇宙的旅行者——但那也不可能!不同的平行宇宙里物质内部参数也不一样!所以,这一切只有两种可能——不不不,不是不同宇宙的旅行者,是时间的旅行者!”

“Is6E2Fa你冷静点,你知道那不可——”

“——怎么不可能?我智库里就有记载过,公元22世纪就有篇文章提到存在一个机器,可以对当前时间切片进行‘存档’,后面可以用别的机器‘读档’。或许这张纸的作者就是‘读档者’?”

“而且假设这个假设不成立,还有另一种可能:” Is6E2Fa展示出一张复平面上的图像,“作者所处时空与常人不同,相对我们而言,他的时空并非闵可夫斯基时空,而是有两个时间维与三个空间维,作者一定是做了什么导致其时间维上数量积为负……”

“也许你是对的,Is6E2Fa”AS65aaz打断了Is6E2Fa“但是让我们现实点吧。现在的事实是:这张纸的作者能够‘预言’我们的世界,那么他留下的其他信息一定也记录着我们的世界,或许对我们的科学研究有更大的帮助。这张纸是在哪发现的?” 后面半句是AS65aaz冲着现实中的机器人说的,他调出了世界地图,返回值有三个,表示地球的空间极坐标,“我已派遣机器人前往,收集相同作者的信息,结果的话我们需要等下两个服务区开放时段才能知晓。至于‘预言’的成因,我已经将问题上传到了全聊天室讨论版,管理员也将其列为精华问题,相信不久应该能得到解答。”

“既然大家都在推测,我觉得我应该也有权利发表自己的猜测,”AS65aaz转过身,露出老者才有的微笑的数据流,“不远的未来的有一天,平行时空论被证伪,祖母悖论终于得到解释,人类掌握了非读档型时间旅行,一些热爱历史的人们回到了他们梦寐以求的,‘遥远的创世纪’,他们在那里学习了用纸,纸上的内容,并不是什么预言,而是回忆。”

 

“对了,我记得‘遥远的创世纪’的作者一般会给内容起一个总结性的短语,名为‘标题’,还有些作者会给内容取一些大致定位的词语,名为‘标签’。纸上有标题和标签吗?”

“唔……有的,标题叫《科学考古》,标签嘛,超核只解译出一个,叫‘科幻小说’。”

“‘科幻小说’是什么意思?”

“不知道,但我们可以推,看‘说’一字,应该就是能够准确预言未来的一种文体吧。”

飞行机器人已经飞出去四米,此时已没有多少聊天室内的人在讨论那张纸,大伙各自散去,从D5aZUf1传送到讨论区域到讨论区域用户密度恢复至平均水平区间,用时781毫秒。飞行机器人没想过自己的使命正被多少聊天室用户所期待,也没想过它正执行的任务,有什么实际意义。


科学考古(被退稿版)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