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深度洛阳游 锁在深闺中的杜甫

2022-11-22 14:06 作者:索易记录  | 我要投稿

索易带你刨根问鼎,聊聊洛阳那些事。每天行走在数千年历史的河洛大地,不经意间,一块砖,一片瓦,一棵树,一座桥,或者一条街道,都是一段历史,一个优美的故事。为此,我用文字和照片留住每一个瞬间。深度游洛阳之系列照片、视频和文字,均为本人原创。欢迎浏览、提供线索并提出建议! 本篇为免费深度洛阳游的第097篇。

2020年9月22日,我们一行20人前往洛阳偃师后杜楼村探望杜甫墓,杜甫墓园坐北朝南,背靠邙山之首阳山,南望嵩岳,中间伊洛河平原,这里是极佳风水之地。偃师杜甫墓是杜甫二次葬地。杜甫遗愿要归葬首阳山,但其次子宗武因穷困无力做到,只好暂时掩埋于耒阳。杜甫处于唐盛转衰的历史时期,贫困潦倒、颠沛流离,一生起起落落,死后四十三年终于由其孙杜嗣业扶柩归葬于河南洛阳偃师首阳山下杜楼村杜甫的家族墓地,完成遗愿。8:30我们到达偃师杜甫中学门前,只见大门紧锁。这是我想到了几年前,前苏联的美术家协会会长来给杜甫墓献花也是这样大门紧闭,后经过与学校的沟通,这位白发苍苍的老人才完成了他的宿愿。幸好,我们早早的联系了学校领导,很快门开了,我们依次进入了杜甫中学的校园。杜甫中学的教学大楼,前边镶嵌:过一种幸福完整的教育生活。这就是杜甫理想的生活。校园内到处是杜甫的生平、介绍、诗歌以及成就。俨然如杜甫的个人博物馆。看着看着,我们来到了最后面杜甫墓地前面。只见前面是个工部拾遗少陵杜文贞公之墓碑,西边是河南文物保护单位碑。其他的没有什么特别的地方,空闲地方都是绿油油的菜地。这与前面美丽的校园形成鲜明的对比,这才是历史的沧桑,才是真实的杜甫。


杜甫生于巩义,因此巩义有了杜甫陵园。杜甫死于莱阳,因此莱阳有了杜甫衣冠冢。   四川成都杜甫草堂,最初为杜甫所建草堂,后经五代前蜀时诗人韦庄寻得草堂遗址,重结茅屋使之得以保存,杜甫草堂是经宋、元、明、清多次修复而成,其中最大的两次重修,是在明弘治十三年(1500)和清嘉庆十六年(1811),基本上奠定了杜甫草堂的规模和布局,演变成一处集纪念祠堂格局和诗人旧居风貌为一体的博物馆。历代仅杜甫墓、杜公祠题咏多达六十余首。

杜甫(公元712年-公元770年),字子美,自号少陵野老。汉族,祖籍襄阳,河南巩县(今河南省巩义)人。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与李白合称“李杜”。杜甫也常被称为"老杜"。杜甫共有约1500首诗歌被保留了下来,大多集于《杜工部集》


深度洛阳游 锁在深闺中的杜甫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