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室liminal archive/阈限档案 灯火大系 黯林营地
传火营地记录库
火种永不熄灭

阈限空间分类


阈限空间概述



黯林营地表现为一片始终笼罩在黑暗中的林地,目前未得知其边界或面积,因为黑暗中的空间性质导致测绘装置不可用。其倾向于表现为温带落叶阔叶林的秋季景观,但其他树种偶尔会混杂于其中。此处长时间有4~5级风吹拂(即从吹起尘土到小树摇摆的风力),有时可达到7级风。林地中偶尔可以听闻狼嚎,但至今没有狼的目击记录。
林地的地面被落叶部分覆盖,生长着大量低矮灌木。在生火时请注意火灾风险。
林地中的树木被认为是易于砍伐和燃烧的,由于火光在此层级的重要作用(见下文),鼓励来到此地的人员对其进行砍伐和利用。然而出于对于可利用资源量的不确定,依然鼓励在有能力时进行树木的种植以保证营地的可持续性。
黯林营地的异常特性主要体现在火光照耀下与黑暗中空间特性和危险程度的极大区别。这片林地的黑暗会吞没非明火的光源,并且空间在暗处呈现强烈的非欧几里得性质。如果电光源或发光物质单独暴露在黑暗中,周围的“黑暗”会呈现为絮状物并逐渐包裹该光源,最终将其完全拖入黑暗。当某一地带完全没入黑暗后,对于这片地区的重新追溯被认为是无意义的。光线的传播在这里被一定程度上衰减了。
明火类型的光源在这里有着稳固其所照亮的空间的作用。一旦某片地区被照亮,这里的空间性质将会完全变为欧几里得空间。当火光从某地可见时,该地点也被认为是被照亮的,无论这里实际上有多暗。
目前尚未得知此阈限空间的黑暗中究竟潜藏着何种危险,但已知在黑暗中完全失去联系前尚有一段具体时间不明的“缓冲期”,使得重新燃起火堆成为可能。
在林地中偶尔可见类似野猪(Sus scrofa)的动物从黑暗中出现。鼓励对这些动物开展捕杀,但在进行捕猎前请确保自己有足够的能力,因为它们拥有(相对于一人来讲)强大的破坏性。这些动物是阈限空间中极为重要的油脂来源与唯一的肉类来源。
灰烬林地
灰烬林地是初次进入“黯林营地”的人员将会到达的地方,此处的地表呈现出被山火灼烧过的景象,覆盖着细密的灰烬。曾用名“初始地带”。
在“传火”营地被建立的的第约103天,一位探险者[已编辑]在进入该阈限空间的初始位置造成了一场火灾,导致这片地区周围约300米为半径的林木严重焚毁4,并导致其自身严重烧伤。目前对于初始区域的重建仍在进行中,被焚毁的林地已经更名为“灰烬林地”。原初始地带篝火的木柴供应将由“传火”营地暂时供给。
余烬林地
余烬林地是初次进入“黯林营地”的人员将会到达的地方,此处的地表呈现出被山火灼烧过的景象,覆盖着细密的带火星的余烬。曾用名“初始地带”。
“传火”D104
紧急通告:目前一起严重的火灾已经在初始地带蔓延。目前预计火灾将会强烈威胁营地及新进入人员的安全,我们需要尽一切努力扑灭这场山火!
暂时停止一切探索计划,以保证其不再蔓延为首要目标。
“传火”D110
感谢此层级对于山火的天然抗性,火灾已经不再蔓延。初始地带已更名为“余烬林地”。感谢所有人的付出。
林间洞窟
林间洞窟是一处距离“传火”营地约900米的山丘上矿洞状的岩石洞窟。洞窟中和两旁有矿灯悬挂,其燃烧来源未知,但可以确定的是一定为异常性质。矿灯无法取下。此处到“传火”营地的被照亮的通道已经建立,此处目前也是林间洞窟的唯一稳定出口,进入以来到矿灯洞窟。
建议携带的装备
尽管第一次到来时这里会保证一位探险者有火源,但是一定要记住,在这里,火源就是一切的基础。来这里时携带的点火器具越多越好,越可以复用越好。火柴和打火机是紧急情况下的自救用品。更推荐携带火镰或者火石一类易于复用的物品。
“传火”营地已经在进行农业的开展,因此如果可以的话请携带种子。一切农作物的种子都是极好的。
由于此层级获取食物和水的困难,请确保携带足够的食物和充足水源。
携带斧头、锯子或有类似功能的装置5。
行为准则
在这里火源就是一切。由于阈限空间内不息的风,请注意保持篝火燃烧。一定注意偶尔出现的强风。前往“传火”营地或保持至少两人一组轮流看守火堆。
一旦火源熄灭,不惜一切代价尽快点燃新的火焰。
在行动时,每一段路程都点一支火把以保证可以返回。火把做好防风措施。以至少在同一地点可以看见同一方向上的两支火把为佳。
注意木柴的存量,这里的树木可以随意砍伐。
尽量种植树木或收集树种。
社区
“传火”营地
“传火”营地,也就是我们,位于灰烬林地南方约1km处。自灰烬林地有一条被照亮的通路链接灰烬林地与我们的营地。
我们有17名成员,有稳定的水源和一定的种植业与畜牧业基础。负责维护这一阈限空间中重要的火光通路和对新来者的引导。同时我们也负责对灯火大系进行一定的探索与数据录入。
我们非常欢迎任何有意加入我们的人来到我们的营地,与我们一同守夜。
……从何谈起呢?来到这地方一年多了,渐渐的也不善言辞了。
在这值守的时候大概也没心思讲这些,但又总觉得想跟新来的人分享一下,所以还是写下来吧。
最早来到这地方的时候,这里是真的伸手不见五指(或许将来看到这段话的一部分人从来都没有这种经历,我也希望这样),我习惯性的拿出能照明的东西——那是个打火机。正是这一举动救了我们4个人。我们在最开始那里点了堆篝火,不过是现在还在那里那堆了。
实际上最开始的几天完全是向往光明的本能救了我们。直到我们在黑暗中失去了一名同伴剩下的三个人才知道这事。我们开始保护一切火种——当时是真的害怕,不过现在也习惯了。
后来又来了几个人,我们找到点种子,挖了口井,大体上营地也有个样子了,虽然好多东西还是得靠在林子里找。寻思着营地总得有个名字吧,毕竟也开始做数据库的录入了。然后就起了个这么样的名字,毕竟,在这里传递火种就是传递希望。
然后,有个[被涂黑的字符]就把那片林子给点了——他自己也烧的挺惨的。怎么说呢,后来还是救回来了,现在应该还在他搞出的烂摊子那儿清理被破坏的篝火和倒伏的木头。(没办法,我们实在是没人手跟他一起搞这个,但是还挺重要的)
后来也就这样了。我们找到一个出口,不过那是另一片阈限空间。我们安排了几个人去看守走廊——毕竟它要是没了谁知道我们能不能再找到一个。扩建了农场,大概能有十个人永久居住的样子。
总之过去好像也就这样了,感觉挺奇幻的——鲁滨逊漂流记?神秘岛?或者是什么其他的小说的情节?
怀旧到此为止吧,现在这样子连第二天醒来火还亮着吗都不能保证呢。
对了。篝火旁边有一罐棉花糖,给自己烤一块吧——别拿多了,那可是唯一一罐。还有,别烤糊。
最后,祝好梦。
虽然在这么个地方大概也会做光怪陆离的梦吧——安康鱼?奇怪的荆棘种子?还是古代遗迹?
不知不觉写这么多了……总之,祝你在新家过的愉快。
(钉在离篝火最近的一棵树上)
入口与出口
入口
在携带火源的时候在黑夜中有小概率进入。
在灯火大系中,在纯粹的黑暗中点燃篝火有一定概率进入。
从矿灯洞窟来到林间洞窟。
出口
从林间洞窟来到矿灯洞窟。

图源:
Kaberneeme campfire site by Abrget47j is licensed under CC BY-SA 3.0
Campfire at base camp Susunia Hill by Indrajit Das is licensed under CC BY-SA 4.0
10 Lignofajro by Lorc is licensed under CC BY 3.0
~ invilid_access
原链接:http://liminal-archives-cn.wikidot.com/http:liminal-archives-cn-wikidot-com-darkforest-cam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