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孩子情绪变化 远离“少年的烦恼”

新华社的一则消息在网上引起热议
稿件中说,
《2022年国民抑郁症蓝皮书》指出,
18岁以下的抑郁症患者占总人数的30%;
50%的抑郁症患者为在校学生。
青少年抑郁症患病率已达15%至20%,
……
这其中:“烦恼多”成为好多孩子的共鸣。
一代人有一代人的成长环境,
一代人有一代人的成长烦恼。
每个孩子都多多少少会从父母的口中听到过:
我们当年上学的时候……
这里可能隐含一些幼时
没能完成某种梦想的遗憾,
可能是难忘轻松快乐童年的惬意,
抑或是对记忆中某些生活场景的怀念。

图片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对于现在这一代孩子的成长环境,
有许多不同的声音。
有人认为他们无比幸福:
物质上没体会过什么困苦,
精神上拥有极丰富的资源。
这一代孩子的起点远远高出以往。
但也有另外一种声音,
认为他们被保护和安排得过于细致,
在无形中缺失了很多体验成长烦恼的机会。
这未尝不是一种成长的遗憾。

图片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其实,即便我们所处的时代不同了,
生活环境有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但是孩子的天性总是至纯至美的,
被认可被鼓励的渴望是一样的,
对喜欢的事物的追求是不变的,
在成长中要面对烦恼,
也能收获美好的心境也是不变的。
今天推荐的《细米》便能让孩子们
透过文字来丰富自己的成长经验,
感受书中理解和被理解的人生。

《细米》
国际安徒生奖获得者 曹文轩 著
细米
内容简介
在一个名为稻香渡的小村子,生长着一个叫做细米的男孩。他是小学校长杜子渐的儿子。他聪明、帅气、善良、淘气,充满着精灵的气息。他热爱雕刻,对艺术有天生的感觉。细米还是一个爱脸红的男孩,他和舅舅家的表妹红藕一起长大,两小无猜。他还养着一只冒着危险从小七子手下救下的流浪狗:翘翘。有一天,稻香渡来了很多知青。其中年龄最小、最漂亮的女孩是梅纹。梅纹的父母都是艺术家,被下放到了不同的地方。梅纹也继承了他们的艺术天赋。她惊叹于细米作品中的质朴、野性、赤诚和活力,一心一意地教导和启发着细米。
时间像河流一样静静流淌,梅纹和细米之间,似乎发生着什么,又似乎什么都没有发生。他们之间淡淡的、似有若无的情愫随着梅纹的回城而结束,也永远留在彼此的记忆之中。
一个纯朴男孩的成长之路
小说中的少年细米,爱脸红、
爱闯祸、爱捉弄人,
同时他也灵动、聪慧,
有自己的爱好和坚持。
在稻香渡的日子如清水一般自然流淌,
直到有一天,大河上飘来一叶巨大的白帆,
一群仿佛来自天国的女孩儿——
苏州城里来插队的女知青,
给平静的稻香渡带来了无限的新鲜与未知。

其中一名叫梅纹的姑娘,
纯净而温柔,美丽而善良,
她与细米一家,与稻香渡的一段缘分,
演变为一段美丽的故事。
这其中对细米来说最珍贵的,
无疑是梅纹这个“知音”的出现,
使细米这个桀骜不驯的乡野之子
开启了一段新的成长之路。

细米喜欢画画,喜欢雕塑,
他凭借着天赋和喜爱创造了很多优秀的作品。
然而他的才华并未被包括父母在内的人知晓和尊重,
仅有表妹红藕是他的分享者。
这是他很大的烦恼!
但是,
他第一次从梅纹那里获得了认可和鼓励,
梅纹给了他坚持的力量。
她为细米讲解雕塑知识,
给他买专业的雕塑工具,
鼓励他去参加展览,
在细米的作品被质疑和轻视的时候为他抱不平,
在稻香渡为他举办“作品展”……
小说虽然是一个开放式的结尾,
没有讲述细米的未来,
但是读者都能感觉到,
无论他将来从事什么,
梅纹都将是他前进路上的力量源泉。


一首浸润心灵的温情颂歌
《细米》的故事发生在一个特殊的年代.
作者将宏大的时代宿命浓缩在了梅纹的身上。
她承受了命运给予的困难,
却也在这段人生中感受到了无数的温暖。
除了有相似经历的郁容晚对他自始如一的照顾,
细米的父母将她当作自己的女儿一样怜爱疼惜,
细米对她更是倾注了懵懂却又真挚的情义,
稻香渡的村民、孩子也将她视作亲人、朋友……


书里有细腻、温润、动人的情感,
小读者们将这些从书中获得的美好情感
投射到现实生活中,成为心怀感恩,
释放美好的善良之人。

一幅宁静自然的桃源美景
曹文轩老师的诸多作品中
都有一个类似世外桃源的乡村,
《草房子》中的油麻地,
《青铜葵花》里的大麦地,
《枫林渡》中的枫林渡等等。
这些乡村不但有纯朴村民,
更有安静的村落、美丽的麦田、
旋转的风车、河里的小船、
各色的鸽子、雪白的芦花、袅袅的炊烟……
他们融入到了每个主人公的成长中,
成为他们一生都不能忘怀的至美记忆。

《细米》中有很多环境描写,
清新灵动,栩栩如生,
让读者能在脑海中将一个个方块文字糅合到一起,
再慢慢将其化作一片朦胧的雾气,
待到浓雾散去,便有一幅幅美妙的景象,
让人仿佛就真切地进入到故事中,
站在主人公身边,共享美好。
《细米》节选
正是芦花盛开的季节。芦荡万顷,直到天边。千枝万枝芦苇,都在它们的季节里开花了,一天比一天蓬勃,一天比一天白。硕大的、松软的芦花,简直是漫无边际地开放在天空下。此刻,月光所到之处,就有了“雪花”。
月光越亮,“雪花”就越亮,飞起的花絮,就像是轻飘飘的落雪。月光才仅仅照到芦荡的边缘上,大部分芦苇还处在黑暗里。随着月亮的升高,被照亮的面积也在增大。增大的速度最初是缓慢的,但后来就加快了,并且越来越快。
细米说:“你等着吧。”
月亮越爬越高,月光如潮水一般开始向万顷芦苇漫泻。“雪地”在扩大,一个劲儿地在扩大,并且越来越亮,真的是一个“白雪皑皑”的世界了。
月光洒落到哪里,哪里就有了“雪”。
“雪地”就这样在夏天的夜空下永无止境地蔓延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