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科技,是让假期更多,还是加班更疯狂?

2023-05-01 11:33 作者:安安小小姐姐看图  | 我要投稿

今天是五一劳动节,自然也要说点与劳动相关的数据,比如人均工作时间这个与每个劳动者息息相关的数据。

这个话题很有意思,因为当把所有数据放在一起时,会发现来自经济学的理论,在某些地区完全不适用。

来自OECD的数据显示,自2001年以来的20年间,除挪威上升3个小时外,其余40个数据完整的国家,人均年度上班时间均有不同程度的下降。

OECD数据库没有收录我国的人均劳动时间,我们从国家统计局找到了类似的数据,即企业周平均工作时间。

来自国家统计局的数据显示,2001年我国企业周平均工作44.9小时,2021年则上升到47.8小时。

为了与其他国家的数据进行对比,扣除年假、法定假和春节长假等情况,本篇假定我国企业人均年工作48周,换算得到我国人均年工作时间。

当然,也有网友会认为实际的工作时间可能在49周或50周,但48周可能是更为平均的分布情况。

至于认为年工作时间达到52周甚至更多周次的网友,不在本篇的讨论范围内。

具体到人口数量达到500万、且数据完整的国家,以及我国,相对于2001年,各国2021年度人均工作时间变化如下。

按照48周一年计算,我国2021年人均工作时间达到了2294小时(对应周工作47.8小时)。

其余国家中,仅墨西哥和哥斯达黎加达到了2000小时以上,墨西哥2021年度人均工作2128小时,哥斯达黎加则为2073小时。

将时间拉回到20年前,除我国和墨西哥仍然达到2000小时以上外,哥斯达黎加、智利、以色列和希腊,人均工作也达到或接近2000小时一年。

20年后,这些国家的人均工作时间,均有明显的下降,智利的人均工作时间,甚至下降了300个小时以上。

例外的情况只发生在我国。

我国人均工作时间,相对于2001年,增加了139个小时。按照五天八小时算,相当于我国人均多工作了3周。

假定国家统计局的数据是准确的,不存在因统计范围不同带来的偏差。那么,我国的工作时间这项指标,与其他国家的趋势,刚好是相反的。

说严重一点,在科技日新月异的今天,劳动效率得到了极大的提升,按照我们创造同样价值所需要付出的劳动时间,理应是更短才对。

但可信数据显示,我们的工作时间反而变长了,这简直是逆历史潮流而动。

但幸运的是,以00后为代表的职场人,在科技让假期更长和加班更疯狂的选择中,大多人开始选择假期更长。


科技,是让假期更多,还是加班更疯狂?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