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学原理(微观)》读书笔记(第二篇:市场如何运行)
【美】曼昆 著;梁小民 梁砾 译
第4章 供给与需求的市场力量
4.1 市场与竞争
4.1.1 什么是市场
市场是由某种物品和服务的买者与卖者组成的一个群体,买者代表需求,卖者代表供给。
4.1.2 什么是竞争
一个完全竞争的市场,往往具有两个特征:
(1)出售的商品完全一致
(2)买家和卖家都足够多,使得没有一个个体可以左右市场价格。
由于上述特征,价格就会被认为是既定的,是由所有买家和卖家的相互竞争共同决定的。
如果一个商品的市场只有一个卖家,且价格是由卖家单方面决定的,这个卖家就是垄断者。
4.2 需求
4.2.1 需求曲线:价格和需求量的之间的关系

需求定理:一个商品的价格上升,需求量会减少。
4.2.2 市场需求和个人需求
市场需求是个人需求的和。
4.2.3 需求曲线的移动
任何同一价格下增加需求的条件都会使曲线右移,反之左移。
影响因素如下
收入:收入降低,需求减少,而收入降低某种商品的需求增加,那么该商品就称为低档商品。
相关商品的价格:互补品(搭配使用)价格上升,需求降低;替代品(同类型)价格上升,需求增加。
爱好:一个人的爱好会影响其购买倾向,多买一些。
预期:当我们预期下个月加薪,或者某个商品会降价,都会影响我们的购物倾向。
买者的数量:买者增加,需求增加。
4.3 供给
4.3.1 供给曲线:价格与供给量之间的关系

供给定理:在其他条件不变时,价格降低,供给量减少;价格上升,供给量增加。(资本逐利)
4.3.2 市场供给与个人供给
市场供给是个人供给之和。
4.3.3 供给曲线的移动
同一价格下,任何供给量增加的变动都会时曲线右移,而供给量减少的变动会使曲线左移。
影响因素如下
投入品价格:相关生产工具的价格上升,供给减少。
技术:技术进步,生产成本降低,供给增加。
预期:对于未来的价格预期会影响当下的供给。
卖者数量:卖者增加,供给增加。
4.4 供给与需求的结合
4.4.1 均衡
供求定理:任何一种商品的价格都会自发调整 ,使其供给关系达到平衡。

在E点,即供给曲线和需求曲线相交处,,称为市场的均衡,即均衡价格和均衡数量,在这一点,买家愿意购买的价格和数量与卖家愿意出售的价格以及数量相平衡。
当供给过大,价格过高,会导致超额供给,物品过剩,卖不出去,卖家会减少供给,并降价,使得回到E点。
当供给过低且价格过低,会导致超额需求,供不应求,卖家会增加供给,并提高价格,使得曲线回到E点。
4.4.2 分析均衡变动的三个步骤
(1)首先分析是需求曲线变动还是供给曲线变动
(2)分析是变动的曲线左移或者右移
(3)同变动之前的图像平衡点比较,分析变动对平衡价格以及平衡数量的影响。
经济学家所说的“供给”往往指供给曲线,而“供给量”才是供给的具体数量。“需求”、“需求量”同理。
4.5 结论:价格如何配置资源
在市场经济中,价格随着供给与需求的关系不断浮动,最终达到平衡,即愿意支付这个价格的人获得资源。
第5章 弹性及其应用
5.1 弹性需求
当价格等影响需求关系的因素发生改变时,用以衡量消费者对这些变量变动的反应程度。
5.1.1 需求价格弹性及其决定因素
如果物品的需求随价格波动变动巨大,则称需求价格富有弹性,如果变动小,则称为缺乏弹性。
(1)相近替代品的可获得性
当商品可以被替代时,其需求价格弹性较大,价格变动时波动大。
(2)必需品与奢侈品
必需品为刚需,需求价格弹性较小;而奢侈品的购买更多的是源于爱好,需求价格弹性较大。
(3)市场的定义
当市场定义为某种特定商品,该特定商品可被同类替代,则需求价格弹性较大;若将市场定义为某类型商品,则范围扩大,人们对该类商品相较于特定商品的需求更加稳定,需求价格弹性较小。
(4)时间范围
短时间内,人们无法对外界变化迅速作出反应,一定程度上延续之前的生活方式,因此需求价格弹性较小。
长期来看,人们会渐渐因为变化改变自己的生活方式,需求价格弹性变大。
5.1.2 需求价格弹性的计算
需求价格弹性=需求量变动百分比/价格变动百分比
因为价格以及需求量的变动可以为正或者负,因此一般表示为绝对值。
5.1.3 中点法:一个计算百分比和弹性的更好的方法
当计算变动量百分比时,由于增长和减少时的百分比计算基数不同,会导致百分比不同,如果将百分比的计算基数定为变动前后的数量或者价格中点,则百分比不受增长或者减少影响,均不变。
5.1.4 各种需求曲线

从图中分析可以看出,曲线越陡峭,则弹性越小,体现为价格变动基本无法影响需求的改变。
5.1.5 总收益与需求价格弹性
总收益体现为价格乘以数量,即为上述曲线的X轴和Y轴的乘积
当需求缺乏弹性,需求价格弹性小于1,则价格上升,总收益增加。
当需求富有弹性,需求价格弹性大于1,则价格上升,总收益减小。
5.1.6 沿着一条线性需求曲线的弹性和总收益
当斜率不变时,价格贪心那个也会发生改变,因为在价格低需求量大的地方,价格变动百分比大,而需求量百分比小,体现为弹性小;而价格高需求量小的地方,价格变动百分比小,需求量百分比变化大,体现为弹性大。
5.1.7 其他需求弹性
(1)需求收入弹性
需求收入弹性=需求量变动百分比/收入变动量百分比
一般商品为正常商品,收入增加,需求变大。
低档商品:收入增加,需求减少,如公交车,其弹性为负数。
刚需的需求收入弹性小,而奢侈品的需求收入弹性大。
(2)需求的交叉价格弹性
反应一件物品的需求对另一件物品价格的反应程度
需求的交叉价格弹性=物品1的需求量变动百分比/物品2夫人价格变动百分比
替代品的需求的价格交叉弹性为正,互补品为负。
5.2 供给弹性
5.2.1 供给价格弹性及其决定因素
供给价格弹性衡量供给量对价格变动的反应程度,供给量对价格变化反应很大,则供给富有弹性;供给量对价格变化反应很小,则供给缺乏弹性。
供给的弹性取决于生产的灵活性,如果生产物品难度较大且复杂,则缺乏弹性。
长期来看,供给的弹性大于短期,因为工厂可以逐渐进行调节。
5.2.2 供给价格弹性的计算
供给价格弹性=供给量变动百分比/价格变动百分比,也可使用中点法。
5.2.3 各种供给曲线

可以看到,曲线越陡峭,反应为供给量基本不随价格变化,供给价格弹性小。
5.3 供给、需求和弹性的三个应用
5.3.1 农业的好消息可能对农民来说是坏消息吗
当科技所研发出优良种子,产量上升,供给扩大,价格下降,但是由于粮食需求为刚性,弹性小,需求并未增加太多,农民是损失的。历史上也是这样,农业的进步导致生产力不断增加,从而不需要那么多的农民便可满足需求,农业从业人员不断减少,解放生产力。
5.3.2 为什么石油输出国组织不能保持石油的高价格
OPEC短期内减少石油产出,确实能造成供不应求的场景,从而制造石油的高价,但是长期来看,人们会逐渐改变生活方式,节约用油,使得需求下降,从而油价下降,因此OPEC只能短期内制造高油价,但是长期无法保持。
5.3.3 禁毒增加还是减少了与毒品相关的贩毒
单纯禁毒,并无法减小毒品的需求,从而造成供不应求的场景,确实减少了毒品的使用,但是毒品价格上升,如果毒品的需求缺乏弹性,会造成总收益增加,瘾君子会为了得到高价的毒品,变本加厉的犯罪。
加强禁毒教育,减少需求,其实更加有效。
第6章 供给、需求与政府政策
6.1 价格控制
法定最高价格称为价格上限,而最低价格称为价格下限。
6.1.1 价格上限如何影响市场结果

当价格上限高于平衡价格,该价格控制为非限制性,体现为对市场没有影响。
当价格上限低于平衡价格,该价格控制为限制性约束,实际价格等于价格上限,低于平衡价格,生产者不愿生产,而消费者需求增加,供小于求,会造成冰淇淋短缺,引发排队抢购。
6.1.2 价格下限如何影响市场结果

当价格下限低于平衡价格,价格限制将不对市场产生影响,而如果价格下限高于平衡价格,会使实际价格过高,刺激供应增加,需求减少,会导致生产过度,商品过剩。
6.1.3 对价格控制的评价
价格往往是整个市场做出的最终决定,价格控制的目的是帮助穷人,让他们能买的其东西,但是价格控制会影响市场,让商品短缺,最后可能使穷人买不到东西。除了价格控制,提供补贴是一种不影响市场的做法,虽然这会要求更高的税收。
6.2 税收
税收很多时候并不是向谁收税,实际就是由谁支付,很多时候这个涉及到税收归宿,即税收在组成市场的人中间的分配。
6.2.1 向卖者征税如何影响市场结果

分析供求曲线。
第一步确定影响曲线:
对商家征税,并没有直接影响消费者,需求曲线不变,而对于商家而言,要达到同样的利润,需要提高价格,获利能力减小了,因此改变供给曲线。
第二步确定曲线移动:
由于税收,卖家成本增加,供给曲线上移,为了达到同样利润,卖家要提高税收的0.5元售价,所以曲线上移0.5元(这条曲线是卖家预计需求不变的情况下达到同样收益的)。
第三步确定具体影响:
在新平衡下,消费者需要付出比原来更高的价格;商家虽然价格更高了,但在交完税之后利润反而较少了,而且销量也更低了。
因此,税收一方面抑制市场活动,减少商品流通,另一方方面卖家与买家分摊了税收,卖家得到更少,买家得到更多。
6.2.2 向买者征税如何影响市场结果

分析供求曲线:
第一步确定影响曲线:
对商家而言,并没有直接影响,供给曲线不变;而对于买家而言,税收提高了商品价格,降低了对买家的吸引力,影响需求曲线。
第二步确定曲线移动:
由于税收,商品吸引力降低曲线下移。而消费者要买到同样商品,需要多花0.5元税费即3.5元,他们希望市场价再降0.5元以达到原本的价格,即曲线下降0.5个单位(这条曲线也是买家希望供给不变的情况下利用同价格买到商品)。
第三步确定具体影响:
由于税收的存在,消费者需要付出比原来更高的价格;商家虽然价格更高了,但在交完税之后利润反而较少了,而且销量也更低了。
综上所述,无论政府向谁征税,最后都会由市场做出分配,将税收分配给买家和卖家,而具体的分配则是由供给与需求的力量决定的。
6.2.3 弹性与税收归宿
税收归宿会更多地分配给弹性小的一方;弹性大的一方其需求随价格波动大,多表现为卖家改变生产较为容易或者买家有替代品,在这种情况下,弹性大的一方可以根据市场变化灵活的调整自己的需要,而为了留住弹性大的一方,弹性小的一方必须承担更多的税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