扎哈·哈迪德的红海航船


对于建筑爱好者而言,扎哈·穆罕默德·哈迪德(英语:Dame Zaha Mohammad Hadid,阿拉伯语:زها حديد,香港译萨哈·哈帝)这个名字并不陌生。闻名遐迩的建筑设计界的女魔头,曾在这个世界上留下了各种精美绝伦的作品,让人惊叹其才华。
有幸拜访过她的两件作品,一件是位于长沙市的梅溪湖文化艺术中心,另一件是位于香港九龙红磡湾的香港理工大学赛马会创新楼。
尽管跨越了上百公里的空间距离,但是两件作品各具特色的同时又存在专属于她的设计风格,走在建筑边能感受到千里之外的共鸣。
赛马会创新楼位于香港红磡湾香港理工大学内,由香港赛马会捐建,为理大设计学院总部,可供1800名学生以及教职工使用。整楼采用“船”式设计,大方的白色外观,简约而又充满科幻感的线条,乱中有序的几何分布,不得不惊叹其鬼斧神工之妙。
远观,一艘白色航船在楼海中航行,在被大楼针脚缝织的城市天际线上显得尤为瞩目。

因为大师已经去了天堂,这是扎哈大师在香港的唯一一座,也是最后一座的固定式建筑作品。
赛马会创新楼曾荣获英国皇家建筑师协会RIBA国际杰出奖。

红磡站(Hung Hom Station)前称九龙站,是为港铁东铁线和西铁线的起讫站,同时亦为往来中国内地及香港的城际直通车起讫站。红磡出站后,通过天桥可以抵达香港理工大学、过海隧道巴士站、香港体育馆等地点。理工大的红色建筑在此十分显眼,而白色的赛马会创新楼更是吸引游人的目光。
需要注意的是,此站虽然名为红磡站,但其实际位置为香港九龙红磡湾,在十八区区域划分上隶属油尖旺区,与传统上的红磡有所里程。

建筑建设在校园一处狭窄、不规则的地块,充分利用了有限的土地空间,而超现代风格的独特设计,更是吸引许多访客慕名参观。


创新楼楼高15层,实用面积约为15000平方米,内设置有齐全的设计和创新教学设施,如设计工作室、实验室、展览区、多功能教室、讲堂和休息室等。


为满足跨学科交流的需要,方便不同领域不同专业的师生进行交流,设计师在许多地方设置了休闲空间,为促进设计学院内不同领域的交流创造了环境。

具特色的白色弧线,以及充分的留白设计,给人一种简约美感。

设置的户外平台等亲切舒适的活动天地,体现了城市空间的多元化。


建筑内地板以及天花板、玻璃窗,无不体现了静态中的曲线流动,鼓励来自不同地方的人士在此交流彼此的想法。

人来人往的设计院,怎能少得了艺术作品的展览?
独特的设计中时常有独特的设计展出。
当你置身于一幢艺术品中欣赏艺术品的时候,会有别样的感受吗?


整栋大楼似乎每个不起眼的角落都会有全新的发现,每一处曲线背后都有着全新的美景。
这也许就是生活的一条哲理:每一处地方都有美景,地平线的另一端,又会是一个充满希望的世界。

大楼采取了良好的采光设计,配以全自动感应照明灯,同时配有良好的空调系统。
充满科技感的大楼中央引入自然光线,并且给予人一种延续感,超现代风格下的亲近自然。

世界的精彩很多,稍作停留,便能发现美。每一处光影,都会告诉你许多故事。
流动中各种美丽,静态中无形的美,组织起来便是多元共存的魅力城市。
感谢您的阅读,如果您喜欢,请三连支持我一下,多谢!
本文文本、图片均为本人之作品,欢迎大家在保留署名的条件下,非商业目的的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