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我去芝加哥大学,女朋友也是,这是我的申请总结

2023-06-18 10:23 作者:世毕盟留学  | 我要投稿


基本背景:

Top2国贸专业

GPA:84/100

托福:113

GRE:158+168+3.0



Offer:

UChicago MPP 5k美金

Upenn MSSP+DA 3k美金

GGT MPP 3k美金

JHU MIEF

USC MPA


这篇分享,一是回顾我个人的申请经历和心路历程,二是基于我的个人经历总结一些申请过程中比较需要注意的地方。如果能够帮助到大家,我的这篇分享就是有意义的。



#01选择MPP/MPA

在专业选择上,我还记得和世毕盟老师第一次见面聊天时,什么都不懂的我只是说想学经济和金融,结果才发现美国的金融项目并不适合我。考虑到美国的金融项目两极分化,好项目集中在金融工程,需要较强的数学和编程能力,并不是我擅长的领域也不是我未来会想做的,所以老师建议我选择细分track有金融的公共政策(MPP/MPA)作为跳板。朝着MPP金融方向努力的我,在经过注重数据分析的芝大暑期政策分析项目后,我开始反思,发现自己并不像原本以为的那样不喜欢计算机,反而对数据分析非常有兴趣,进一步发现,数据分析其实是真正适合我长远人生规划的方向。恰好芝大的MPP项目非常强调数据分析的能力,并专门有一个track是data analytic,所以在最后,我选择了芝大的MPP项目。

虽然都是MPP,但我在申请准备的过程中完成了未来方向的转换。通过我的经历,大家可以看到,因为公共政策在各行各业常常具有重要影响力,所以MPP涵盖的领域其实非常广泛,也是文理商等许多专业的同学都可以考虑的一个方向。



#02申请时间线

每个人的申请历程多少都不太一样,我属于比较幸运的一类。因为非常多的原因,大一我就萌生了赴美国留学的想法,大二上就坚定了这一目标并和世毕盟签订合同,较早地开始着手准备出国申请。因此,我可以比较不匆忙地用大二到大四上较长的时间,一步一个脚印,慢慢充实自己。我大二暑假考完了GRE,大二和大三都用来积累了几段实习经历,并在大四上考完了托福。和大家一般2-3月份收获offer结束申请不同,我所有的申请ddl赶得都是第一轮,前一年的9-11月份就基本完成了文书等网申工作,在11月份收到芝大offer的时候基本就结束了自己的申请季。所以,不论是背景准备还是申请文书,尽早开始都是最好的。这里想和大家说两句话:什么时候开始都不算太早,但同时,什么时候开始也都不算晚。对于处于大一大二还在纠结出国(或者其他任何方向)的同学,尽早确定自己的方向以拥有充足的时间好好准备肯定是更好的;同时,对于即将面临申请刚刚确定方向的同学说,不要焦虑,大四上才决定申请但是最后仍然收获理想offer的同学非常非常多。不论申请地早或晚,大学四年多多抓住机会有无意识地积累经历才是关键,这也是我想说的下一部分:背景积累。



#03背景积累

和所有刚开始申请的同学一样,刚开始什么都没有的我对照申请的checklist一条条看,只感到那种双脚踩不到实地的心慌。但是,事情总是要一件一件去做才能完成,就像Nike那句老掉牙的标语一样(老掉牙到我拒绝写出来),事情但凡只要做起来,情况就可以好转,你就会离自己的目标更近一点,焦虑也会随之一点点被换成安心和自信。

关于GPA,对于申请来说,自然是越高越好,我认为GPA比英语成绩重要,但不一定比实习或科研经历重要。关于我个人GPA,时至如今,我仍然刻苦铭心地记得刚踏入大学没多久就被高数彻底教做人,导致我大一的成绩惨不忍睹,被高数支配的恐惧让我一度产生了数学PTSD,但是两个办法很好地改善了我前期劣势的GPA。第一,我在大二到大四一些核心课程上都取得了比较亮眼的成绩,核心课程的优秀表现在申请中能很好地抵消GPA的劣势。第二,虽然我GPA真的不高,但是从大一到大四,我的总GPA提高了将近0.4,只要四年的GPA总体呈现不断上升趋势,也能很好地弥补自己GPA一开始的不足。

关于标化成绩,我认为是申请的必要条件但不是充分条件。也就是说,必须满足项目的最低要求,但就算考再高也无法对申请起到决定性作用。因为托福成绩有效期是2年,GRE有效期是5年,加之GRE一般比托福要难,因此一般建议先GRE再托福的顺序。我大一暑假开始准备GRE,正如永远在人类身上反复上演的拖延和懒癌一样,我这个过程也进行得相当断断续续,直至大二暑假才去考,不过很幸运一战就和GRE成功实现分手。托福方面,我是大四上才考的。事实证明,先学GRE再考托福真的非常有用,哪怕过了两年,来自GRE verbal的生死折磨使得我在托福的阅读中也能够如鱼得水。这里要说下未雨绸缪的重要性,由于疫情,托福考位极其有限,我原本只报考了一场,但是担心不稳,专门花钱请机构帮抢了第二场,结果果真是在第二场才获得理想的成绩。当时考托福还有个小插曲,第二次考试由于我下车过于匆忙,把身份证件忘在了出租车上,最后出租车司机真的是赶在禁止进入考场时间的前五分钟才回到考场,我站在考场门口等待出租车出现的二十分钟恐怕是我人生最漫长的其中一次二十分钟,请千万不要向我学习。

关于实习,由于MPP/MPA涉及行业广泛,因此什么方向的实习都是可以的,只要你在实习中做的内容和公共政策能够产生关系,可以是研究的内容多少涉及公共政策或者提供建议辅助了公共政策的决策等等。在找实习方面,我认为主动抓住机会是最重要的,不论是海投还是networking,永远需要你自己勇敢迈出第一步,人家才有可能去考虑你。这里我想分享一段我的经历:我有一次在十分繁忙的期中考试期间,纠结了很久,最后还是选择参加了一个金融机构会议的志愿者,结果因此而阴差阳错地认识了一位在帮忙找实习生的学长,顺理成章地我成功获得了这份实习,事后证明,那段实习是对我个人而言收获最大最为难忘的一段经历。而那次金融机构志愿者的机会,则来自我上段实习经历。但凡当时懒癌发作不去做志愿者或者害怕不去争取实习机会,我的经历将大大不同。我个人最爱的一部电影《杀死汝爱》有一句话:“有一些东西当你爱过后,就永远地属于你,如果你想对它们放手,它们只会打转,又回到你身边,它们成为了你的一部分。”你现在去做的许多事情也是如此,你当下也许不确定它的意义所在,但是未来的某一天这段经历会打转回到你身边并帮助到你,它们会以你未曾想象过的方式连接在一起构筑你的人生。因此,当下的你如果迷茫未来的道路,与其等待着某一天来自神明的闪电击中自己告诉你命运所在,不如现在就大胆尝试,很少有人生来就知道自己要什么,许多东西是人在探索和实践的道路上发现得来的。



#04文书与网申

offer季我常常能看到一个奇怪的现象,那就是一个背景十分优秀的同学原本完全能达到某个项目的bar但还是被项目拒掉了。当然这里面的原因可能是多方面且因人而异的,但是一个可能的原因是ta的文书没能完全体现ta的优势。我认为,文书的重要性强调一百遍都不过分。本身拥有怎样的实力和经历是一回事,你如何包装、呈现你的背景来说服项目招生官录取你是完全另外一回事。最能体现你和项目是否match的就是你的PS和essay。在准备文书的过程中,有许许多多需要注意的地方,这里我说我认为最重要的一点:那就是一定要充分利用好官网的信息。文书最重要的参考依据就是官网对项目的介绍,哪些词是官网反反复复出现的?他们特别看重的特质究竟是什么?这些内容都需要你在文书中通过具体的某些经历针对性地体现出来才能证明你和项目所谓的match。事实上,一些官网甚至会有比较隐蔽的Q&A链接,里面直接包含着来自官方对于如何写好文书最权威的tips。把所有信息一个不差地都浏览一遍其实是非常费时间的,每个项目官网我能看两到三天的时间,这些工作我认为是写好文书的前提条件。

至于网申的其他材料,比如CV、PS、推荐信、成绩认证、英语成绩提交等等这些要按部就班一个一个做好。可以用Excel建立to do list表明哪些工作已经完成、还没有完成、要在什么时候完成、完成材料时所需要参考的信息等等。



#05关于世毕盟

世毕盟在我的申请过程中起到了不可替代的帮助作用。最基本的一点就是,当你在申请过程中遇上问题至少知道有培训师和mentor可以咨询依靠,这种安心感首先就很重要。

我想首先强调世毕盟的强大资源和对学员的帮助。从前期背景打造、时间线规划、到网申过程中各种资料的准备与提交、文书写作指南与参考,世毕盟全部都有十分详实的指南和资料,并不定期举办各种申请讲座,邀请培训师或者学长学姐分享经验回答问题,正是在这些内容的帮助下,我得以避开许多原本不知道就会遇到的问题、大大地提高了我的申请效率便利了我的申请流程。世毕盟提供的native expert team文书修改服务和面试指导服务都是在其他地方很难找到的服务,对我的申请起到了实质性帮助。

其次,我想感谢我的培训师。在网申过程中,事无巨细的问题许许多多我都麻烦她,她永远是一百分耐心地解答我的一切问题。我的文书许多地方是在培训师的建议下得以不断打磨、完善。来自培训师的鼓励和安慰也缓解了我的心理负担、让我可以保持良好的心态。可以说,培训师的非常nice、负责、靠谱的工作态度让我收获了体验极佳的留学申请,对此我充满了感激。

最后,我要感谢我的mentor。如果你让我从我的学长学姐中选择一位作为优秀的代表,我一定会选择他。许多申请过程中的方法、思路都是他带给我的。比如,重点提高核心课程的成绩弥补一开始GPA不足就是他给我提出的办法。我的简历、文书的框架和思路也是在他的建议和辅助下完善的。不仅仅是留学申请,包括职业规划等方面他都如同mentor般帮助指引我。他负责、高效、靠谱、谦逊,是我未来道路上值得不断学习的重要榜样。



#06最后一些话

我还记得刚开始准备申请的时候,也是看到很多篇已经获得offer的学长学姐申请总结,内心确实有不少焦虑。如今,走过那些他们走过的路后,才发现,焦虑确实是旅途必不可少的一环,你所羡慕的已经到达彼岸的人也一样曾经经历过你所要体验的颠簸。我相信的一个道理是,人生这场旅途,不同的阶段有不同的目标,因此就会随之产生不同的悲与喜。往往我们囿于眼前的得失而不安,但是,把时间线拉长,悲欢喜乐总是会混杂着接踵而来,正是这些刻苦铭心的体验提醒着我们身而为人的存在,构成了我们人生的一部分。与其畏畏缩缩,不如保持平常心,张开双臂迎接未来的暴雨和彩虹。但行好事,莫问前程,是最好的状态。在此祝愿各位未来顺利,遂心如意!


我去芝加哥大学,女朋友也是,这是我的申请总结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