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婉晴心理教育丨专家个案|16岁网瘾少年辍学一年,告别游戏,重回校园!

2023-03-13 10:30 作者:婉晴教育  | 我要投稿



01案例简介


1个案背景

小杰(化名),16岁,2年前开始沉迷网络,经常不回家,偶尔回家也是丢一大堆的衣服让家人帮他洗。

初二的时候被学校开除,近1年没有读书。2家庭背景

孩子父亲:工程承包商,大龄才生小杰,因为工作关系,很少和儿子交流,加上年龄的巨大差距,导致父子之间的代沟十分严重。

孩子母亲:母亲特别宠爱小天,基本一人包办了对儿子的家庭教育。

孩子姐姐:成绩优秀。

3问题分析

孩子本人现状:

沉迷游戏,懒惰,辍学,不跟父母沟通


家庭运行现状:父亲跟孩子有代沟不会沟通母亲只会溺爱→没有建立正确的三观→青春期叛逆→父亲更更加疼爱姐姐→孩子叛逆心理严重,没有成就感→孩子向外寻求精神寄托→沉迷游戏,家长引导无效→休学辍学→家庭关系破碎


4解决方法

《521家庭动力系统指导》

(针对性指导方案&一对一指导)


5改善过程

1.先对父母提出改善要求,父亲尝试和孩子沟通,母亲不要在过度溺爱。父亲和孩子慢慢开始交流,母亲不在事事都听孩子的。


2.专家导师介入和孩子沟通了解孩子真实的内心想法,家长慢慢理解孩子,和孩子近心沟通,体贴,爱护孩子,孩子一步一步接纳父亲,积极情绪越来越多,游戏时间逐步减少,开始帮母亲干活,开始敞开心扉交流了。


3.专家导师对孩子进行了疏导,对优势和兴趣进行了探索交流,对未来的人生规划进行了引导转变,帮助孩子重塑三观,回归学习。

02案例重现


1家长咨询/问题呈现




2解决思路/答疑报名



3指导阶段/反馈结果

指导7天,母亲自我反思表决心,孩子主动表示要回家由于专家老师提前帮助小杰妈妈做了情绪疏导和管理,小天妈妈的状态对孩子也起到了积极的影响。


指导33天,孩子主动告别游戏,回归家庭生活。在与孩子的深度沟通中,孩子吐露出了自己沉迷网络的动机。父母亲也终于理解了孩子的行为。


▼深入沟通,了解孩子深层想法,引导个人成长


指导53天,父亲回归角色,孩子主动做家务。父亲参与到家庭教育中,使得家庭结构得以完善,家庭氛围有了明显的改变。

孩子在学习成长的过程中,难免会遇到挫折和困难,如果没有一定的动力,那么孩子可能会停滞不前,甚至是半途而废。家长给予适当的鼓励,可以使得孩子更有动力去做好每一件事情。


婉晴心理教育丨专家个案|16岁网瘾少年辍学一年,告别游戏,重回校园!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