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紧缺选调岗位分配最全揭秘

最近2023届成都紧缺选调即将分配的消息频传,想必各位学弟学妹们也十分关注。接下来就来仔细了解下历年成都紧缺选调的分配情况吧!
一、成都紧缺选调整体上岸数据
首先从整体上说一下,四川紧缺选调岗位分为省直部门、成都、市州三类,这里有必要将这几类岗位在分配过程中的情况说明一下,方便大家从整体上把握四川紧缺选调生【当然重点还是放在成都上】。
①省直专人专岗很透明:报考省直部门时可直接选择具体岗位,这一点与国省考一致,例如:省财政厅综合管理(一),则录用后工作单位就是省财政厅工作。唯一的缺点就是省直岗位稀缺招录非常少人数少,2023年一共才招录63人。

②成都盲盒分配太刺激:何为盲盒,看一下职位表大家就明白了,成都的职位表既没有说明区县,也没有指明单位,何去何从只能看最后阶段市委组织部的分配,并且这个分配出奇的晚。

从学校来看,成都历来都是紧缺选调最热门地区,招录人数也很多,甚至占全部人数的1/3。哪些学校考上了成都紧缺选调呢,来看一下数据:
1)清北人数大幅减少:清北近两年上岸成都紧缺选调2023届:2022届=25:62(预估),2024届是否重启分批次招录成最大的悬念;
2)川渝五校持续霸榜:2023届川大、成电、重大、西财、西交一共录用268人。四川大学继续稳固榜首地位,丝毫不动摇;受疫情缺考影响,重庆大学上岸人数大幅缩减,相信2024届会卷土重来;西南交通大学成最大赢家,应该跟专业强势有关,已经冲到的榜二的位置。


二、近两年成都紧缺选调分配情况
成都20个县市区+市直一共21个单位。整体可以分为五档:
1)新区3驾马车:具体为高新区、天府新区、东部新区,平台高、待遇最高,甚至可媲美江浙重点城市,但是招录人数非常少,2021届一共录用50人左右,清北占比高达80%。2022届收集到的25人中,首批12校有13人,第二批上岸分配有12人。
2)市直1条龙:市直部门平台更高、待遇较好、录用人数最多,2021年录用接近300人(加清北预估),2022届收集的有160人,人数多必然参差不齐,既有市委组织部、发改委、两办等实权核心部门,也有市公安局、规自局等垂管单位还需二次分配下放各区县。

3)一圈主城5虎:具体为锦江区、青羊区、武侯区、成华区、金牛区。发展成熟又安逸,待遇仅次于三大新区,2021届各区录用40人左右,2022届收集到有72人。
4)二圈7大剑客:具体为龙泉驿区、双流区、郫都区、温江区、青白江区、新都区、新津区。生活成本不高、房价适中、综合性价比高,其中不乏龙泉驿区、双流区等待遇顶流,2021届各区录用40–50人不等,2022届收集有82人。【说明:2020年新津撤县建区之后,发展力度很大,在我这里三圈扛把子新津区正式升级二圈层。】
5)三圈8大金刚:大邑县、浦江县、崇州市、彭州市、都江堰市、简阳市、邛崃市、金堂县。三圈层高层次人才少,紧缺选调生职位发展潜力大,不过待遇在成都相对较低。2021届分配到三圈层的人数相对较少,每个区县录用人数在15-20人之间;2022届收集到的共有64人去往三圈。

三、成都紧缺选调分配影响因素
既然分配是玄学,就无法给出一个通用的标准,只能根据这些年份岗位分配的特点总结一些原则,整体上应该是符合的。同时希望大家不要钻牛角尖,以个例质疑整体。
据内部消息透露,组织部分配把握的整体原则是:
①学校、学历、专业均衡分配,即一个学校尽量分散在不同圈层、不同区县,避免扎堆;
②同一区县(市直单位)硕研、本科都安排上;
③同一区县(市直单位)文、商、理工科均衡分配。
成都紧缺选调分配影响因素主要是:学校、学历、专业、排名。
✅学校:清北独一档,不得不承认体制内最偏爱清北考生,虽然历年有清北考生分配到二、三圈层,那也是因为清北招录人数相较往年翻倍导致。绝大多数清北考生都分配到了市直、天高东三区、一圈层。抛开清北,人大、复旦、上交、南大、同济、浙大分配也较好。川内四所高校,因为招录人数多,分配呈棒槌形,上限够高可直达天新东三区、下限很接地气一直是二、三圈层的主力。
✅学历:由于2021届官方未发布数据,我们可以看一下2022届、2023届四川紧缺选调生学历分布。博研占比大约3%,硕研的占比大约在80%左右,本科生大约16%。因此,博研必须是香饽饽,博士分配一定不会差,基本就在市直部门和一圈层。再来看本科,本科生分配两级分化比较严重,2021届有一位北大考生分配到了二圈层温江区,据说是一位本科生。硕研由于是主力,在各圈层分配还是比较平均的。

✅专业:专业影响因素究竟有多大,考虑体制内主要以综合性工作为主,专业性要求并不高。因此我一直认为专业的作用被夸大了,除非是像财政局、交通运输局、卫健委等部门会侧重考虑专业对口。
✅排名:排名以前影响不大,2021年岗位前几名普遍分配较好,有点点这种感觉:你能考岗位第一/第二,那还挺牛的。先把你分配了,剩下的在按照学校、学历均衡分配的原则进行。yq之后,高校毕业生对于体制内工作的主观意愿更强烈、市州组织部对于选调生的招录力度更大,因此招考及分配均出现新变化,2021届之前的参考价值不大,大家要格外关注2021届的分配规则和特点,这将直接影响2022届及之后众多报考者的命运。

划重点:
以前四川紧缺选调分配岗位基本不看排名,主要考虑学校、学历、专业等。2021年许多考生反馈,排名在分配中是重要的考量因素,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
第一,不少岗位按照排名依次市直、一圈、二圈、三圈。
第二,部分普通985院校本科生分配到了市直或主城区,他们都是岗位第一。
第三,如果学校普通,成绩又不好,大概率会被分配到三圈层,川渝五所高校都有这个特点。
总结:尽人事(尽量把握所有可控因素,提升笔面成绩,不要给自己遗憾的机会),听天命(分配依旧又较大的主观因素,努力的人运气都不会太差),最后预祝各位同学都能顺利考上自己心仪的岗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