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声新势力为何拥抱传统?——相声新势力卢鑫玉浩合作六周年专场repo

七月二十八号到八月一号,本人进行了一次三门峡-西安之旅,主要是为了看看虢国的文物,函谷关的地形,看看兵马俑和青铜车马有多精美,以及大雁塔有多烂怂。而在白天旅行之余,晚上也应该进行一些精神文明建设,于是七月三十号晚上,我和朋友去西安易俗大剧院看了相声新势力卢鑫玉浩合作六周年的演出。趁还有对演出的记忆,我打算抓紧写一篇简短的repo,从个人主观的角度表达一下观看演出的感受。

先把结论写在前面:如果这一场演出是什么嘻哈包袱铺、青曲社或者德云社二三四六七八九队哪一队的演出,我能给出75分的良好成绩。而这是卢鑫玉浩搭档六周年演出,那就只能给65分的及格分了。而我也不得不提出疑问:相声新势力为何拥抱传统了呢?
本场演出上座率约为85%,我座位前排有整排的空座,但是其他地方坐的人数量还算可以,估计新势力的演出还是能收回成本的。七点半表演正式开始,主持人是侯耀文先生的徒弟魏源成,同时他还是玉浩的师父。

整场节目并没有事先透露演出内容,主持人报幕也不报节目名,所以节目单是我散场之后总结的,也许跟相声演员自己定的节目名有出入(比如《攀龙附凤》可能是《交地租》,《规矩论》可能叫《礼仪漫谈》,《乌龙院》可能叫《乌冬面》)。
第一场:董蛟 申方圆《攀龙附凤》
这一对演员最早为人熟知还是在四年前的《相声有新人》上,依靠“撞纲”的技巧不断制造包袱,复赛抱着吉他上台也让人记忆犹新,顺便让说脱口秀的ROCK王勉在网上批评他们了好久——因为节目涉嫌抄袭。止步20强之后于当年的十月一号和卢鑫玉浩一同出席了相声新势力剧场的剪彩仪式,现为相声新势力一队演出队的队长。
董蛟师承于浩(不是玉浩)。于浩是于宝林之子,给杨议写了很多相声,属于编大于演的相声演员。申方圆是玉浩(不是于浩)师弟,师承魏源成,算是侯耀文徒孙,辈份上比董蛟小了一辈。

这一场《攀龙附凤》,入活部分申方圆量活稍微有点量不上,有点影响观感。不过“后台来电话了,捧哏他爷爷死了!捧哏怎么样?假装没听见,在台上继续演出,不能让您看出来,艺德——高尚!”这个包袱效果还是好的,后面的几个节目也没少拿这事儿抓哏。
至于《攀龙附凤》正活的内容,没有太多让人印象深刻的部分,也没有什么翻新的内容,但是效果还说的过去,起到了热场的作用。属于稳定发挥的普通相声吧。
第二场:丁晨浩 郑宏伟《规矩论》
丁晨浩是卢鑫的徒弟,郑宏伟是卢鑫的师父,这爷孙俩的搭档完美地诠释了老带新的作用,有一个实力强劲的捧哏真的能提升节目效果。

因为逗哏演员的水平我确实有点不能恭维,嗓音略显沙哑,而且风格上不知道为啥有点向孟鹤堂看齐,垫话的内容也东一榔头西一棒槌,一会儿和观众互动一会儿来一贯口——贯口还秃噜了一部分。也就是有老先生清脆的嗓音和优秀的捧哏技术托着,这段没有整段垮掉。
第三场:卢鑫 玉浩《论捧逗》
主角登场,掌声鼓励。他俩这个《论捧逗》其实还是挺新的,至少比张番刘铨淼的《新新新新论捧逗》要新(听说是张刘捋鲈鱼的)。从这六年演出玉浩的“良好表现”入手,似褒实贬,玉浩就提出要捧逗互换,这就进入了传统的《论捧逗》部分。整体笑料比较充足,卢鑫玉浩别的不说,炒热现场的水平肯定是有的。

第四场:赵肖猛 杜金奎《武坠子》
这二位是天津人,听说以前在高峰的学员班里学过,现在属于卢鑫的徒弟。

怎么说呢,这二人的水平相当好,尺寸节奏俱佳,捧哏的杜金奎声音形象都是干这个的。逗哏赵肖猛还拥有bbox的技能,不过不光是炫技,还能融一点包袱,也算是有用了。这对演员我是不吝赞美,如果节目再能有一点新意就更好了。
至于这个节目本身,您原谅,我不是很熟悉,头一次听《武坠子》,无法做出比较。总之演得挺好的。
第五场:辛杰 房鹤迪《揭瓦》
辛杰最早扬名也是在四年前的《相声有新人》,拿卢鑫的话说当时挨骂最多的是公式相声,第二多的就是“眼线哥”辛杰。幸亏后来依靠他自己的表现拉回来一点人气,不然真就被批倒批臭了。当时他跟姬攀搭档,组合名叫“心(辛)机(姬)boy”,后来两人可能产生了什么矛盾,于2019年我发完黄绿合战的作品后裂穴(瞧这时间点)。辛杰转而跟房鹤迪搭档,当了相声新势力演出队二队的队长,在19年清明节拜师卢鑫。姬攀则跟了马腾翔,现在在相声老药铺(怀疑碰瓷相声新势力)和新曲社(新势力+青曲社?)给马腾翔捧哏(马腾翔在2020年和原搭档李小龙裂穴,彻底裂穴那种),也算是一定意义上的二把手了?
房鹤迪是吉林人,身高不矮,拜了郭德纲,后来经郭德纲同意出来发展,现在常驻相声新势力,自己也有若干个徒弟。

我不得不夸一夸辛杰:士别三日即当剐目相看,距离我上次从电视上看到辛杰已经过去三年了,他的进步也是肉眼可见的。这一场《揭瓦》,辛杰的哭腔和小人物的塑造都是可圈可点的,至少我看到了一个在台上非常不要脸,贱气浪荡,让人血压升高的人,而挨打之后死皮赖脸的劲头也是惟妙惟肖。并且非常有意思的是,辛杰可能是跟陈印泉取了经,塑造人物的风格堪称小陈印泉,在“学”的方面令人印象深刻。房鹤迪的捧哏和辛杰的表演也是相得益彰,那种冷不丁来一句的风格很搭配辛杰的贱气,比当年姬攀那种举轻若重的要合适不少。
辛杰对《揭瓦》本身也做出了一定的修改,相比传统的卖瓦,辛杰是把玉浩他父亲借给自己的房子的家具都卖掉,并且对自己请玉浩父亲吃羊肉泡馍而咬牙切齿,相比旧版本实在是有趣不少。
当然这节目也不是没有瑕疵,相声入活时房鹤迪蒿辛杰的头发我不是很喜欢。
希望辛杰能保持水平,在“学”的方面一直进步。
第六场:卢鑫 玉浩《乌龙院》
收尾的节目,令人意外还是个老节目。卢鑫他有时候有那种呆愣的劲头,还是很适合这种外行硬装内行的腿子活,而玉浩在京剧方面的造纸也能撑得起柳活的部分。表演上比较新颖的部分应该还是拉着拉着弦子进入了伏击状态,玉浩来了句“日本鬼子早tm被赶走了,你偷地雷来了是么?”当然这个包袱可能以前也有人用过就是。

不过玉浩可能还是不太瓷实,“拉七回”那部分差点自己把自己刨了。

总之这一场演出就是如此,个人的观感还算可以,旁边不怎么听相声的朋友已经乐翻了,当然我还有一点别的意见。
相声新势力的名字里就带个“新”字,卢鑫玉浩打出知名度依靠的也是新节目,而这次纪念卢鑫玉浩搭档六周年的演出,却没有一场节目是新编的相声,只有个别节目进行了一些改编,还达不到“新”的程度,这方面让人还是比较失望。当然,我个人并不认为这一场演出是糟糕的,客观来看,后四场的水平都算不错,整场平均可以打个75分。可惜这是相声新势力的演出,没有新东西就泯然众人了,故而只能打个及格分。
散场之后我又想起四年前,高中毕业的那个暑假,我去北京看了大逗相声的六周年演出,可能表演内容确实有不尽人意的地方,但节目确实都是新的,给人的观感也比较好。虽然由于舞台内外的原因,目前新相声很难写出来,但我还是希望以“新势力”命名的相声团体能在大舞台上拿出新颖的节目,不管是让人眼前一亮也好眼前一黑也好,有新的总归是好的,不能光有“辛杰”没有“新节”目吧?

因为距离演出过了好几天,很多细节都有所遗忘,只能写一个大概,希望大家能友善讨论。
——耿鬼老师写于2022.08.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