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我读《道德经》:表现失道失德的人,结果都会怎么样?

2020-12-06 18:04 作者:耳纹AI一侯公子  | 我要投稿

原文

希言自然。

故飘风不终朝,骤雨不终日。孰为此者?天地。天地尚不能久,而况于人乎?故从事于道者,同于道;德者,同于德;失者,同于失。同于德者,道亦德之;同于失者,道亦失之。

信不足焉,有不信焉。

今译

少发教令是合于自然的。

所以狂风刮不到一早晨,暴雨下不了一整天。谁使它这样的?是天地。天地的狂暴都不能持久,何况人呢?

所以从事于道的人,就合于道;从事于德的人,就合于德;表现失道失德的人,就会丧失所有。同于德的行为,道会得到他;行为失德的,道也会抛弃他。

统治者的诚信不足,人民自然不相信他。

我读经典

“飘风不终朝,骤雨不终日”天地的狂暴都不能持久,何况是领导者的高压政策呢?以法戒禁令捆缚人民,只会使人民“畏之,侮之”,畏惧你,轻侮你,抛弃你!


《论语》中有言:“德不孤,必有邻”,意思是有道德的人是不会孤单的,一定有志同道合的人来和他相伴。正如有句话叫:“同声相应,同气相求。”领导者如果行“清静无为”之政去辅助百姓,则百姓当有安宁平和的风气以相应;如果恣肆横行,表现失道失德,则当有背戾抗拒的行为以相应;如果诚信不足,朝令夕改,则当有不诚信的态度以相应。

所以说“希言自然。”少发教令是合于自然的。


我读《道德经》:表现失道失德的人,结果都会怎么样?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