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人生之路》26、27观后感

2023-04-06 09:50 作者:耐撕铺森  | 我要投稿

高三星这个混小子,婚礼时承诺要对婆姨好,婚后没多久就耍酒疯说狠话,犯浑撕了巧玲的书,还要她别做上大学的梦。如果不是他死乞白赖要娶巧玲,或许刘立本也不会做主嫁女,甚至可能会经不住巧玲的乞求、让巧玲复读。高三星得到了就不珍惜,如果之后还这么恶劣甚至变本加厉的话,那就让他失去后追悔莫及,支持巧玲勇敢离婚、再拼学业。


马栓与巧珍带着女儿莹莹踏上上海求医之路。火车途中马栓下车买热食,上车时找错了车厢。巧珍以为马栓没来得及上车,着急地抱着女儿满车厢寻找马栓。就像她对乘务员说的,一家人不能散。马栓尊重巧珍的意见,婚前痴心等待;对巧珍一如既往地好,婚后呵护备至。巧珍马栓相濡以沫的婚姻,与巧玲三星同床异梦的婚姻,对比太过鲜明。


高三星这个畜生,竟然动手打巧玲,他的大男子主义与家庭暴力的恶行相比都不值一提。他从不在意巧玲是否情愿放弃学业而嫁人,婚前一厢情愿地野蛮付出,婚后原形毕露地霸道索取。不像大哥高大星对妻子听话顺从,也不像二哥高双星对妻子温柔体贴,高三星只想把巧玲困在他身边举案齐眉相夫教子,将巧玲读书的愿望视作痴心妄想。他希望巧玲温柔以待并没有错,但用错了方式,也误读了爱情。爱情不是简单的等价交换,也不只是男主外女主内。家庭是人心头的牵挂、一生的羁绊,但婚姻不该是学业事业的坟墓。受制于时代、环境、教育,高三星的思想落后狭隘,性格固执偏激。


高三星身为高家老幺,应该是家中最受宠、最娇惯的孩子,家人嘴上严厉、实际予取予求,可能正是如此,养成了他冲动的性格,家人的包容让他不懂忍让。高三星在爱情上以自我为中心,仿佛将婚后的巧玲当作他的所有物、附属品。他未真正了解刘巧玲,严重低估了巧玲对于读大学的渴望,用自以为是的付出谋取着同等程度的回报,他与巧玲三观有别,难有共同语言,无法精神契合。他用言语贬低了巧玲的追求,用拳头砸出了婚姻的裂缝,这场剃头担子一头热的婚姻注定走向悲剧。刘立本真是糊涂,亲手把女儿推进火坑。唯一理解和支持巧玲的巧珍远在上海,还能有谁拉巧玲一把呢?


高加林与黄亚萍再续前缘,在黄亚萍的安排下拜见了黄父。显然黄父还是对高加林不甚满意,对高加林才华的欣赏并不能让他放心把女儿托付出去,即便高加林已经留在上海工作。陈妈嫌弃女婿家里穷,黄父应该同样对高加林的家庭背景、物质条件有所担忧。可怜天下父母心,都为女儿后半辈子的安稳幸福考虑太多。


巧珍与马栓都是务实肯干的人,在上海落脚后,一边预约专家门诊,一边不忘找工作。马栓当起了马路清洁工,巧珍用她的本分善良打动了挑剔的付阿婆,当起了住家保姆。


原来付阿婆现在对保姆严苛,是因为一朝被蛇咬、十年怕井绳,曾经的厚待换来的竟是举报抄家。路遇仇家,冷眼相对,付阿婆没有破口大骂已经是对忘恩负义的前保姆网开一面了。那个时期,的确有人挣开人皮、变为禽兽,伤害身边的人,农夫与蛇的寓言变成现实。幸好巧珍来到了付阿婆身边,照顾起居,听她回忆,是保姆也像女儿般关怀着这位老人。


陈秀礼妈妈又发布高难度任务了,这次要高双星买商品房改善三口之家的生活条件。一度伤人自尊,让陈秀礼为丈夫心疼落泪。陈妈什么时候才能将女婿视如己出,将心比心地考虑高双星的难处,提一些切合实际的要求呢?


小勇请身为记者的高加林帮助一位同乡的朋友,这名女子被始乱终弃、求告无门。高加林听小勇陈述苦主经历时,就已经联想到他对巧珍的变心。女孩同样来自陕西,连名字刘珍珍也与巧珍十分相像,让高加林恍然出神。出于记者的正义感,可能也有帮助与巧珍相似的女孩、偿还些许亏欠的心思,高加林为援助女孩的事积极奔走,过程中巧遇陈秀礼,还出示了记者证。


陈秀礼将遇到与高双星同名之人的事告诉了高双星,细问之后,高双星知道那人应是高加林。高加林的名字像刻在钢笔上那样深深烙在高双星心里,他的阴影一直笼罩着高双星,冒名顶替、德不配位的自我鞭笞时不时在高双星的精神世界行刑。高加林来上海前向梦想的每一步靠近,都让他欣慰;但高加林来上海后向真相的每一步靠近,都让他畏惧。现在听枕边人提到高加林,怎能不让高双星警铃大作,紧张地追问每个细节。随着之后来往密切,高加林与高双星家人的交集会越来越多,高双星露出的破绽也会越来越多。若要人不知,除非己莫为。


刘巧珍、高加林、高双星,这三人形成了单向不循环道德食物链。这几位故事主人公,背着责任、怀着梦想步履不停地赶路,有的人空着双手内心舒坦,有的人攥着秘密良心难安。

《人生之路》26、27观后感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