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第三章 基础认知心理学-视觉

2023-03-11 14:07 作者:野米AM  | 我要投稿

对驾驶员来说,视觉是他获取车内、车外信息最重要的器官。目前激活80%的与驾驶相关的信息都是通过视觉获得的。

眼睛的结构

整个眼球被包裹在巩膜内。巩膜分为前后两段,前段是聚光部分,后段是将晶状体聚焦而成的光能转变为神经冲动,并由神经细胞送到脑部。

前段

由眼角膜、瞳孔、睫状肌、晶状体等组成。

功能:调节和聚合外界摄入的光线,根据发光体的距离和光线的强弱进行调整,让光线穿过眼角膜,经由瞳孔和晶状体,将光线聚合在眼球的视网膜上。

瞳孔是一个可透光的开口,能因进入光线的强弱而调节大小。越暗,瞳孔越大;越亮,瞳孔越小。

后段

视网膜由两种感光细胞组成,分别为视杆细胞(感受光线明暗)和视锥细胞(感受色彩)。

作用:将晶状体聚焦而成的光能转变为神经冲动,并由神经细胞送到脑部。

视锥细胞大部分集中在视网膜中的黄斑部位(中间凹处)

我们在观看景物和阅读时,注意力只是集中在视野范围不到一半的区域。

黄斑是感光细胞最密集、视觉敏锐度最高的位置。当要看清一件物体时,会转动眼球,直至影像聚焦在黄斑上,离黄斑越远,视锥细胞越少,如果影响聚焦在黄斑以外的地方,我们就会看见一件物体的存在,但不知道物体是什么。

视锥细胞能够辨别红绿蓝三原色,视杆细胞只对亮度敏感。

视神经盘(视盘)

位于眼球后极部向鼻侧约3mm处的一直径约1.5mm的圆盘状结构。

此处无色素层和视细胞层,无感光作用,视野检查时为生理盲点,也称盲斑或眼盲部。

视线中的黑点位置就是盲斑的位置

视力

眼睛辨别物体的能力叫做视力,分为静视力动视力

静视力:驾驶员静止时的视力

动视力:汽车运动过程中驾驶员的视力

在观看远处物体时,动视力随速度的增大而迅速降低。

视力与亮度

亮度下降,视力也下降,黄昏的光线对驾驶员的观察能力最不利。光线从亮到暗、从暗到亮,人眼需要一个过程适应,期间会产生视觉障碍。

在车内,能观看到信息会收到限制(NHTSA 2010-0053),人的视线不能离开前方路面太久(2s是公认的安全时限)

视野(中心视野Focus View)

两眼注视某一目标,注视点两侧可以看到的范围。

视野的大小与车速有关,车速越大,驾驶员的视野越窄。

余光(外围视野peripheral view)

很多交通信息都是通过余光获取的。

有用视野(UFOV,Useful Field of View)

在不同的注视中心之间眼睛连续运动的间隔直径用于定义有用视野。UFOV是以视角来测量的,在这个视角范围内,存在的目标都可以观看到。UFOV已被证明与车辆碰撞风险、障碍物碰撞和跌倒倾向相关。

视野

色感

人对不同颜色的辨认和感觉叫色感。

红色光易见性高,刺激性强,使人产生警觉;

黄色光亮度最高,反射光强度最大,易换起人们的注意;

绿色光比较柔和,给人平静、安全的感觉。

因此,交通工程中将红色光作为禁行信号,黄色光作为警告信号,绿色光作为通行信号。在车载系统的设计上,也用同样的颜色来表达相同的意义。

第三章 基础认知心理学-视觉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