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让皇遗踪:唐惠陵出土文物展

2022-09-19 11:35 作者:申威隆l关中拍客  | 我要投稿

2017年8月30日,陕西省蒲城县桥陵镇三合村的唐惠陵博物馆正式对外开放,不仅陈列出让帝惠陵出土的珍贵文物,而且可以通过打开的墓道,进入到墓葬的地宫中参观。一个从盛唐走来的神秘世界,缓缓展现在大家的面前——




 

关中有十八座唐代帝陵,蒲城就有四座,分别是桥陵、泰陵、景陵、光陵。惠陵是桥陵的陪葬墓,乃唐让帝李宪与恭皇后的合葬墓,因李宪让位给他的弟弟李隆基,所以史称“让皇帝”。




 

1999年冬天,唐惠陵被盗。2000年3月,陕西省考古研究所的工作人员对此墓进行长达十个月的发掘。历经数次浩劫之后,曾经随葬的金、银、玉、瓷等珍贵文物基本无存,但是壁龛内的陶制品未被盗掘,出土各类陶俑共计870件,以及众多的铜、铁、琉璃等小件物品。




 

墓中还保留了彩绘壁画约250平方米,分布于墓道的东、西、北壁,过洞和天井的东、西壁,甬道的东、西壁和顶部,墓室四壁和穹窿顶上,内容包括《飞人图》《青龙白虎图》《出行图》《仕女图》《乐舞图》等。




 

在惠陵的墓冢前方,新修建的陈列馆内,集中展示了惠陵出土的文物,以各类陶俑为主,包括陶器、瓷器、料器、铁器等。其中,最珍贵的是一件彩绘陶腰鼓,出土于第一过洞西壁下部的龛内,中间细两端喇叭形张开,泥质红陶,身施白衣,表面描绘花朵图案。据说,玄宗兄弟五人,皆通晓音律,他们聚会之时,各持自己擅长的乐器,长兄李宪善于吹箫,玄宗则击鼓合之。或许,这里随葬的陶鼓,见证了玄宗兄弟之间的深厚情谊。




 

展厅中的陶俑,占据绝大多数,分为大、中、小三种,包括侍女俑、胡人俑、骑马俑、骆驼俑、幞头和风帽小立俑等。这里曾经出土过一件造型奇特的跪拜俑,身着四品官吏的红色袍服,手握笏版,匍匐在地,表示对墓主的恭敬。可惜没有展出!












 

墓中出土的陶瓷器多为残片,散乱分布在甬道和墓室内,大多为实用品,包括陶盆、陶碗、陶器座、瓷灯盏、青釉瓷壶等。它们大多制作粗糙,我怀疑其中一些很有可能是盗墓贼留下来的!










 

除此之外,这里还展出了一些其他质地的小件文物,包括马器、钱币、玻璃珠、银片饰、铁质工具等。虽然它们的经济价值不大,但是作为墓中出土之物,可以更加完整地向我们展示这里曾经的景象,因此也是一个展览不可获取的组成部分。










 

离开文物陈列厅之后,北面就是李宪陵墓的入口。走进其中,依次穿过墓道、过洞、天井、甬道,最后跨越石门,进入地下十米深处的墓室,一座巨大地石椁赫然呈现在眼前。此椁的顶部呈庑殿式,周围由十根石柱和十块壁板拼接而成,表面线刻出密集的花卉和动物图案。透过南侧的缺口,可以看到石椁的内部,同样也布满精美的图案,但是必须借助手电。








 

三国刘备和清代同治皇帝的陵墓,也被称为惠陵。与之相比,唐惠陵的知名度远远不够,所以这里应该考虑起名为“桥陵博物馆”,那绝对是独一无二。茂陵博物馆坐落于霍去病墓,乾陵博物馆坐落于永泰公主墓,昭陵博物馆坐落于李勣墓,唐惠陵博物馆更名为“桥陵博物馆”,也不无道理!











让皇遗踪:唐惠陵出土文物展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