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CMOS模拟集成电路设计 吴金-东南大学【高清再制版】

2023-03-10 10:54 作者:电磁波7234715  | 我要投稿

传输计算控制存储输出

功能传输的水平怎么样

根据需求,以最小的代价,达到需求,最小代价实现最优结果

MOSFET做线性处理和非线性处理都可以,开关是非线性的,小信号放大是线性的

线性元件只能做线性处理,非线性原件可以做线性处理也可以非线性处理

两端口的线性元件不能放大

能放大,因为是两个回路,不在它里面,放大一定是三端口器件,PN结,有源,不能放大,因为两端口。

有源器件正常工作需要一个静态工作点。

最简单的无源器件电阻,线性电阻。欧姆定律,一般横坐标V纵坐标I,倒数是电阻。

方块电阻,方块数?方块电阻是固定的,设计方块数

通过电阻定义电流。电阻在电路里有什么用

改变电阻,改变电阻两端的电压,来改变电流,定义电流,电流偏置,在集成电路里是个比较好的方法。

电阻是已知的,先有I后有V,电流可变,限流。压降最大是电源电压,限流。通过测电压,测电流,电压偏置,(在IC不是太好)

提供静态工作点

电容,平板电容公式计算。单位面积电容,比容。上下极板公共面积。介质的介电常数

电容和电感,对偶性。电容值和电感值在变,非线性微分方程

大信号时域电容描述。

电容上的电压不能突变,变化率无穷大,电流无穷大。小电容,大电流充放电,电容上的电压变化快。(存储的是电荷或电压)

电感上的电流不能突变(存储的是电流)

小信号的拉普拉斯变换或者傅里叶变换

容抗



经过s变换,傅里叶变换,就把大信号的时域,变到小信号(线性变换)的s(频)域

高频下容抗趋于零,oumiga趋于无穷大,电容高频短路。低频,容抗无穷大,开路。

电容高频短路,直流开路。电感低频短路,高频开路

电容可以隔直,把直流工作点去掉,运放或环路里的频率补偿。

有源器件最基本的,PN结,二极管,组成MOS器件,BJT的基本单元,

空间电荷势垒区

不加电压动态平衡,电压为0电流为0,

与电阻不同PN结两个方向不对称

正偏


反向因为是少子,量很少扩散电流不大

PN结反偏,反向电流近似为0,二极管PN结截止,导通压降0.6-0.7V (600mV-700mV)之间正向导通

PN结电流是扩散电流(和浓度梯度有关),电阻电流是漂移电流(和电场有关)

漂移电流一定符合欧姆定律,扩散电流不符合欧姆定律。Vpn,Vt热电压,电子伏特,电子能量,和温度有关。T=0时没有能量,T高的时候电子能量比较大,电子没有电场杂乱无章的无序运动,形成噪声。平均电流0,每个瞬间不为零。低温好


正偏的时候1可以拿掉

系数定义为反向饱和电流

反向趋于零的时候。Ipn=-Iso。Iso很小

指数率比线性变化快

Iso和PN结的面积有关

2S电流是S的两倍,面积越大Iso越大。

集成电路里PN结不用时,在电路里不起作用时,一定要反偏。反向击穿特性做稳压源,钳位是利用正向导通特性(PN结正向导通电压)

加电压过大会烧坏或击穿,pn结本身那个半导体是有电阻的。不是全部加在PN结上,电阻区会分压。在一定的电流变化范围内,PN结压降近似在导通电压附近

线性元件交流电阻和直流电阻相同

非线性元件阻抗和交流阻抗不同


由于非线性带来交直流分离

二极管交流阻抗远小于同一点的导通电阻

利用二极管交流阻抗小可以造成交流短路交流没有损耗直流有损耗

电容特性参数rc是用来干嘛的

物理机制,电压电流特性,应用,引入非线性,交直流参数分离

发射结,收集结(集电结)

基区宽度越小越好(Ib越小)

发射结要正偏,正向导通电压



给一个很小的Ib,就可以实现一个很大的Ic,

没有放大倍数,除了基区宽度太小,还有

(Vbe钳位变化不大)Vce比较小集电极正偏的时候

收集系数等于0不收集全变成Ib

Ie是PN结正向导通电流,Vbe恒定时,正向导通电流是恒定的

反偏收集变成正向阻挡,或是说收集系数 在按比例下降

Ic=0的那一点收集系数等于零

左:线性电阻区 右:饱和恒定源区

Vce换成Vds,Ice换成Ids求mos管IV特性

双极性晶体管BJT(第二个有源器件)

两个PN结相互作用,配合合理的工作条件工作方式

(第三个有源器件)(三端口器件,实际上有四个端口)

P型半导体上做一个n+再做一个栅,绝缘层,晶体

M(metal金属)O(二氧化硅绝缘层)S(半导体,下面的衬底)

MOS管指器件纵向物理结构,利用场效应,电场感应电荷,电荷在电场的作用下运动形成电流

MOSF(field)E(effect)T(管)场效应晶体管

场效应晶体管的含义,电场感应电荷形成沟道,沟道里面的载流子在电场的作用下漂移扩散,形成电流

一开始不加电压,没有场效应,栅压为0

源端和漏端结构上对称,物理上对称,但是在电路里是固定的,有特定定义


金属,绝缘物,衬底。→ 平板电容

电压越高,正电荷越多,电荷守恒,感应负电荷越多,导电性质发生变化,p型变n型

在表面形成了一个反型沟道相当于一个电阻,相当于一个n型半导体形成的扩散电阻

体内还是背靠背pn结,不通,只有表面感应出一层很薄的,电阻密度很高的一个反型层

形成Ids

G就相当于B,栅压,D相当于C,S相当于E

Vgs增大时,线性电阻变小,I变大

过渡区,逐渐偏移了线性规律

漏端压差小,感应电场弱,感应载流子少

Vs接地,Vd变大,Vds变大,漏端点位越高,压差越小,电荷越小

开启电压,阈值电压,相当于PN结的导通电压,反型层电子密度和p型半导体的空穴密度相同时

没有沟道,pn结耗尽层高阻,沟道是低阻

漏端pn结反偏

夹断之后,沟道电压降近似不变

反型层形状不变,沟道电阻近似不变

所以电流不变

电流的决定机制是由沟道电阻决定的,漏端耗尽层只是收集,是被动的

漏端(沟道)临界夹断点


电阻线性区,过渡区,恒定源区电路设计,

设计结构,设计参数

Vce换成Vds,Vbe换成Vgs,双极曲线,mos管曲线


NMOS管开启电压,大于零,要加正电压才能感应负电荷,电子的反型构造

PMOS管小于零,加负电压感应正电荷,空穴的反型构造

为什么是Vgs-Vth????

漏端临界沟道夹断

重点理解

为什么是偏大进入恒流源区啊

就是说为什么第一个式子是小于,为什么不是大于

上面的曲线比下面的Vgs大

线性电阻工作区,mos管相当于沟道电阻

临界点右端饱和恒定源区

G - Vth

D -

S


MOS管工作区划分

漏端PN结反偏

mos管在良好的彻底导通的情况下(通常接电路最高电压),是y轴

截至状态下是x轴

模拟电路和数字电路的工作方式不一样

除坐标轴之外,是模拟电路工作区域

可以做电阻,也可以做恒流源

在电路里,mos管大量用于制作恒流源

B是衬底(接电位),很多寄生的PN结

PMOS管是n型衬底,NMOS管是p型衬底

pn结不能通,所以衬底接低电位

(NMOS)p型衬底接低电位

(PMOS)n型衬底接高电位

使寄生pn结反偏,mos管是一个四端口器件(多一个衬底端口,很重要)


源端是提供载流子,漏端是收集载流子,载流子的运动方向一定是S到D

对n管来说,电流是D到S,实际载流子是S到D。

如图,左p管,右n管

反相器(导向器?)数字电路

电流方向来定义源漏

数字电路里,不打箭头,衬底可画可不画

前面有小圈圈,证明低电平有效

pmos前面有圈圈,nmos没有




漂移电流,但也有有扩散电流。

在强反应条件下,扩散电流可以忽略

Vds=0的时候浓度差不多,扩散电流可以忽略

换句话说在某些场合公式不适用,只是在Vgs远远大于Vth的情况下适用,靠得很近的时候就不准了,因为忽略了扩散电流


第06讲 场效应晶体管 P6 - 36:22


IV特性,利用沟道感应电荷

C栅和衬底构成的平板电容v是加在平板电容两端的压差

Vds和沟道长度产生的电场和有关

感应电荷,电场漂移,所以是漂移电流。由于沟道不均匀,电位不一样,采用微分

Vx是衬底点的电位


CMOS模拟集成电路设计 吴金-东南大学【高清再制版】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