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火军日记20230801——一些命中注定的事

2023-08-03 03:11 作者:郭衲江鹤  | 我要投稿

判断的缘由基本都是“妙手偶得之”。 如果你在一个会议上,被人询问着对于一些现象的看法,那么你是说不出东西的。但是在一个晚上,当你辗转反侧睡不着时,各种对于现象的看法就会奇迹般出现在你的脑海。 社会地位不是用薪水衡量的。官员不见得薪水高于商人,但是被抨击的是商人,被追随的是官员。就像医生被尊敬一样。 一个最美好的瞬间,应该是在音乐中,在目光下闭上双眼,张开双手,沐浴阳光,拥抱青草。 浴乎沂,风乎舞雩,咏而归。 用烂了的话,依然是无数人的理想。 00:05:52,8月2日,2023,在去往兰州的路上。坐高铁走远路可不是什么好选择啊。如果你要从大连到兰州,还是选择飞机比较妥当。 一点能到就不错了。 我对旅行有一种执着。这个行为有一种独特的意义。我认为我可以从这里学到很多。 不过这仅限于跟自己喜欢的人或者亲人去旅行。你的思绪会在踏进场馆的一瞬间被清空。 我试图在武侯祠寻找三国时代带给人的精神力量,但是真正浮现在我脑子里的,还是三国杀的那几句台词。 弱小究竟体现在什么方面呢? 在单位时间里,我们进行了同样的被动吸收,但是人家记住的牢固程度就是比你高。这就是能力的体现。没办法,硬伤,就跟篮球场上的身高臂展一样,不是后天能练出来的东西。 但能力的体现不局限于此。矮个子的运动员也有一片属于自己的天空。同样道理,你可以靠努力去弥补天赋的不足。但是努力的劲头和恒心何尝不是另一种天赋呢。 而更无奈的是,他们二者皆有。 拿什么去跟他们竞争。 我还没死呢。我的心还没死呢。我不是快五十岁的大叔,我是不到十八岁的青年。 但我觉得我快成为一个大叔了。 我认识那种想的多的人,而他们是激进的。他们将自己的观点直抒胸臆地表达出来,将自己看到的直截了当地进行批判。 我则是更偏向于“顺从派”。我学生生涯的经历使我清楚我的力量有多么可笑,那么我就不担心什么了。 看见了,知道了,就好了。 大多数人都是这样吧。 我快死了,对吧。 麻木不仁地活着,和死了没区别。用我的话来说,就是“等效于死了”。 现在已经8月份了,现在不是6月初。我那张成绩单就是自己理想的取值范围。我没什么资格去谈那种远大的志向。 “你要是成栋梁了,那我们可完蛋了。” 所以我去保证家人处于一个舒适的生活环境和经济环境,就是我接下来奋斗的意义所在。 那些朋友们,他们要么能力高于我,要么幸福阈值低于我。 我见过690的“学渣”,也见过400分的“学霸”。幸福阈值的区别就是这么奇葩。 他都觉得690没考好了,作为一个某211大学破烂专业的学生,我表示不理解,不尊重。 他觉得400分已经考的很好了,作为一个从低分一步一步爬上来的人,我表示理解,尊重。 在这个层次的学校里,也许这个学校带给我的归属感不如一只球队。 他们清北复交的人,会说那种把学校形象萌化的话语,把跟别的学校的学生讲话当成类似于一种“外交”的行为。比如清华与北大,复旦与上交,这个样子,他们学校的学生相互之间本来就没什么瓜葛,但非要给大学之间套出来一种“同城德比”的感觉。 搁这语c呢? 去一座城市的一所大学去参观,不论你我毕业于哪所大学,我们都被称为“游客”。 哪里来的所谓“进攻”,哪里来的所谓“联盟”。 往往能说这些话的,都是好学校的学生。 对于我们这个层次的学校,说这类话,不过是对名牌高校的拙劣模仿罢了。 我只想好好活着,把爹妈在我身上花过的钱全赚回来,还回去。 我爹跟我说过一个故事。他年轻的时候打魔兽买装备,被骗了3000块钱。具体细节我不想细说,也忘了。 我听到这个故事的时候我很心疼,很悲伤。当时我就一个想法,以后我挣钱了,一定要把这个钱乘上通货膨胀率还回去。 我以后挣到的第一笔工资大概率也是这么花吧。 一个总是令我头疼的事情就是我总觉得家长在我身上的经济投入与我表现出来的成长果实不成正比。 我还是量化来说好了。我爹妈对我进行了100个单位的投入,如果收益率是200%的话,我应该成长为200个单位的样子,但我只达到了可能130个单位左右,比预期值低了许多。 我这算好的了。我认识回报率更低的家庭,就在我身边。 我也认识回报率高的,50的投入换来150的回报,150个单位横向比较起来虽低,但是回报率是让人望尘莫及的300%啊。 个体间具有差异性。我认了。

火军日记20230801——一些命中注定的事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