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补充-战时海上运输:南号、北号作战

2023-06-23 16:22 作者:夜之徘徊  | 我要投稿

10*南号作战

当战争进行到1945年时,盟军已经基本封锁了南中国海域。从东南亚或荷属东印度等原料产地经南中国海返回日本的运输船队无论有多少护航舰船,都无法逃脱盟军的攻击。尤其是盟军的潜艇部队,在整个1944年都表现得尤为活跃。根据JANAC(Joint Army-navy Assessment Committee,陆海军联合评估委员会)的统计,整个1944年盟军太平洋潜艇部队,第七舰队潜艇部队(驻西澳),以及英国和荷兰皇家海军潜艇部队共击沉了一艘战列舰,七艘航空母舰(另有一艘被重创已知无法使用),两艘重型巡洋舰(另重创4艘),8艘轻型巡洋舰(其中一艘为英国皇家海军击沉),三十艘驱逐舰,九艘潜艇(其中一艘为英国皇家海军击沉,其中还包括nc德国海军的U-168号潜艇,他被荷兰皇家海军的“齐瓦德维希”(Zivaardvisch)号击沉于爪哇海域),除此之外还有548艘商船(总计2451914吨,含72艘油轮)被击沉。

太平洋舰队潜艇部队司令查尔斯.洛克伍德中将亲切的称呼南中国海为“护航学院”海区,1944年超一半的战果都是在这获得的。

1945年1月20日,,为了维护岌岌可危的海上运输线,日本当局发布大海指500号,进行南方动脉输送路护卫强化作战。吸取了ヒ86船団,ヒ87船団失败的经验教训,分散采用小船队运输。作战时期间一共进行了11次(1月20日至3月16日,15次,战史丛书,防卫厅研究所)运输,损失20只运输船和4艘护航舰。

  南号作战中,日军使用的30艘运输船大部分被盟军击沉,最终只有6艘油船成功突破封锁,将资源运回本土,1945年总计运输了原油16.8万吨,在此之后,日本只能依靠本土贮备的石油和合成燃料延续战争,战争败局已定。

  ヒ88A船団

  运输船:せりあ丸(2 TL型)

  护航舰:驱逐舰 樱、樫、PC 第41号,第205号,PC 冲绳,驱潜艇2只

  运输航空燃料17000吨。

  1945年1月20日从新加坡出发。

2月7日到达鬥司,运输成功。

  ヒ88B船団

  输送船:

  大越丸(2 AT型,6890吨、大阪商船) 重油8000吨,锡570吨,橡胶1200吨

  延喜丸(2 AT型,6968吨,日本邮船) 重油7096吨, 锡500吨,橡胶1600吨,杂货2200吨

  辰珠丸(3242吨,原美国货船Admiral Y S Willams)

  护航舰:PC 能美,PC 第60号,PC 第20号,哨戒艇104号

  1月28日从新加坡出航

  1月31日,被潜艇攻击,延喜丸被击沉,大越丸重伤座礁放弃,后被炸毁。

  ヒ88C船団

  输送船:

  延长丸(2 AT型,6888吨、日本邮船) 重油7000吨

  大江山丸(2 AT型,6890吨,大阪商船)

  货船:圣川丸(6862吨,川崎汽船)(海南岛—舟山)

  护航舰:

  PC 干珠,PC 三宅,MSW第20号

  1月31日从新加坡出港。

  2月11日,到达海南岛榆林。

  2月12日,受空袭,圣川丸中近失弹受伤。

  2月14日,舟山群岛分离圣川丸

  2月16日,到达金门,

  2月17日,到达南日岛。

  2月21日,分离延长丸、PC 三宅,MSW第20号前往上海,之后3月2日回到鬥司。

  2月27日,到达鬥司,输送成功。

  ヒ88D船団

  输送船:

  延元丸(2 AT型,6890吨、日本邮船) 重油7110吨,橡胶1195吨,锡17吨,其他8854吨。

  大晓丸(2 AT型,6892吨,大阪商船) 重油,橡胶,锡共9300吨。

  货船:治靖丸(3033吨,日本邮船,原法国商船Van Der Hagen)

  护航舰:

  PC 屋久、PC 第13号、PC 第31号

  2月4日从新加坡出港。

  2月6日,延元丸被潜艇击沉。

  2月7日,大晓丸被潜艇击沉。

  2月8日,治靖丸到达目的地,船队解散。

  ヒ88E船団

  输送船:

  延庆丸(2 AT型,6892吨、日本邮船) 重油7000吨

  神祐丸(2 AT型,6956吨,大阪商船)

  护航舰:

  PC 第63号、PC 第132号、哨戒艇 第104号

  2月11日,从新加坡出航。

  3月9日,到达鬥司,输送成功。

  ヒ88F船団

  输送船:荣丸、福荣丸

  护航舰:PC 能美,PC 第60号,MSW 第34号

  2月11日,从新加坡出航。

  2月14日,在香港受到空袭,PC 能美受伤。

  3月8日,到达鬥司,输送成功。

  ヒ88G船団

  输送船:

  第一弥荣丸(2 ET型,834吨,) 原油1700吨

  第二高砂丸(2 ET型,834吨,蓬莱) 推测原油1500吨

  第三十南进丸(2 ET型,834吨,南方输送船)

  护航舰:

  PC 第31号,PC第20号,PC 第34号,PC第35号

  2月14日,从新加坡出航

  2月23日,受到空袭,PC 第35号被击沉。

  2月24日,与后续的ヒ88H船団合并。

  ヒ88H船団

  运输船:

  永昭丸(2860吨,饭野海运) 航空汽油4000吨

  日翼丸(1943吨,日产汽船) 重油2000吨

  凤南丸(5542吨,饭野海运,原英国War Sirdar)

  第一弥荣丸、第一弥荣丸、第三十南进丸(ヒ88G船団)

  护航舰:

  PC 屋久、PC 第13号、PC第20号

  2月16日,从新加坡出航

  2月22日,日翼丸被潜艇击沉

  2月23日,PC 屋久被潜艇击沉。

  2月25日,与ヒ88G船団合并。

  3月1日,被夜间空袭(待查)击沉永昭丸

  3月3日,被空袭击沉第一弥荣丸

  3月17日,抵达本土

  ヒ88I船団(全灭

  输送船:

  山国丸(557吨)

  宝泉丸(1 TS型 1039吨)

  第六高砂丸(2 ET型,834吨,蓬莱)

  第二十一南进丸(2 ET型,834吨,南方油槽船)

  第二伏见丸(779吨,东洋海运)

  其他:

  特设驱潜艇 开南丸(524吨,隶属台湾总督府)

  护航舰:

  PC 第9号,PC 第33号、敷设艇 立石

  3月5日,从新加坡出航。

  3月20日,被潜艇攻击,山国丸、宝泉丸、第二十一南进丸被击沉。

  3月21日,盟军潜艇发现船队,召唤B-25空袭击沉开南丸、第二伏见丸、第六高砂丸、敷设艇立石、PC第33号。

  因为运输船全灭,残存的护航舰PC 第9号与后续ヒ88J船団合并

  ヒ88J船団

  运输船:

  さらわく丸(5135吨,三菱汽船)

  海兴丸(956吨,大洋兴业)

  阿苏山丸(2 AT型,6925吨,川崎汽船)

  凤南丸(5542吨,饭野海运,原英国War Sirdar)

  货船:尾山丸、天长丸、北上丸

  护航舰:

  驱逐舰 天津风

  PC 满珠、PC 第1号、PC 第18号、PC 第26号、PC 第84号、PC 第130号、PC第134号(旗舰)

  PC 第9号(ヒ88I船団)PC 第20号

  3月19日,从新加坡出航,さらわく丸触雷,搁浅后21日沉没。

  3月28日,被空袭击沉阿苏山丸。

  潜艇重创凤南丸,后来被废弃,救助凤南丸的驱潜艇 PC 第26号可能击伤了美军潜艇。

  3月29日,仅剩的运输船海兴丸继续北上,海兴丸,海防舰 PC第84号,被美军潜艇击沉。

  盟军B-25跳弹空袭,击沉正在救助海兴丸落水船员的PC 第18号、PC第130号,(这3艘倒霉的军舰都没有幸存者……)

  3月30日,到达海南岛榆林,因为运输船全部损毁,运输队解散。

  残存的ヒ88J船団护航舰加入ホモ03船団,4月3~6日受到盟军空袭沉没PC 满珠、PC 第1号、PC第134号。天津风号遭重创。

  仅剩的驱潜艇PC 第9号,PC 第20号返回本土。后来驱潜艇 PC 9号战后赔偿给中国,1951年命名为富陵号,1954年改名为闽江号。

11*北号作战

北号作战只执行了1次,1945年2月10日~2月20日, 海军6艘舰艇,从新加坡出发,突破盟军封锁线,返回本土的运输行动称为北号作战。

北号作战的航路无疑是十分危险的。就在3个月前,在同一条航线上,1944年11月21日,海狮号击沉了返回本土的战舰金刚号。

 1944年12月3日,盟军潜艇击伤了CV隼鹰和护航驱逐舰槙。

 1944年12月13日,重巡妙高返航本土时被潜艇击伤,被迫返航新加坡。

 1944年12月19日,往菲律宾运送樱花特攻机的云龙型航母一号舰CV云龙被击沉。

    1945年2月10日,第10方面舰队福留繁中将命令完部队出击。

北号作战的配置为:
司令官:第四航空战队 松田千秋 少将

  航空战舰:伊势、日向

航空战列舰伊势号,原伊势级战列舰首舰。后于1943年由于海军航母损失惨重,和其姊妹舰日向号于1943年被改装为了史无前例的航空战列舰。这种巨型缝合怪原本是打算航母,战舰一舰两用,但可惜并不成功。改装完成后的伊势号参加了莱特湾海战,作为诱饵舰队的一部分吸引哈尔西上将的第三舰队,期间被航空炸弹和鱼雷命中,返回新加坡港。修理完成后,参加北号作战,抵达本土后,其燃油被全布抽出用于执行大和号的死亡特工任务。之后停泊于吴港,并在7月下旬的大空袭中损毁搁浅。


  轻巡:大淀

  驱逐舰:霞、朝霜、初霜

       航空战舰的机库和大淀的水上飞机机库都经过改造,便于装载运输的物资。

  运输物资清单(全部物资还不如一艘中型运输船运得多):

  伊势、日向装载航空汽油4994(5200)桶,航空燃料库内装载航空汽油100吨,普通油桶326桶(伊势),橡胶1750吨,锡820吨(1750吨)、钨144吨、水银24吨。技术人员440人(551人)

  大淀装载人员159,橡胶50吨、锡120吨、锌40吨,钨20吨、水银20吨,航空汽油86桶,航空燃料库内装载航空汽油70吨。

  三艘驱逐舰合计装载橡胶、锡140吨。

  作战概况

  1945年2月10日,舰队从新加坡出航。

  2月12日,朝霜发现并攻击了盟军潜艇(英国海军的HMS Tantalus)。

  2月13日,日向,霞雷达发现3艘盟军潜艇,盟军潜艇发射了8枚鱼雷都被伊势回避。

  2月14日,天气恶化,到达台湾马公市。第一驱逐队的驱逐舰神风、野风作为护航舰加入。

  2月15日,停泊在马祖岛,大舰对驱逐舰进行了燃料补给。第一驱逐队从完部队分离,前往新加坡。因为恶劣的天气,驱逐舰汐风(峯风型)与完部队走散了,不过途中偶遇驱逐舰莲(枞型),莲号舰长堀之内在编队前3000m占位进行护航。

  2月16日,停靠舟山群岛。

  2月18日,穿越黄海到达朝鲜半岛

  2月19日,到达下关。

  2月20日,抵达吴港,北号作战成功。

全文完~~

也不知还能不能找到资料做下一篇)



补充-战时海上运输:南号、北号作战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