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博知识点|凤雏甲组建筑基址、召陈建筑基址群

城邑与长城
名词解释
来源:《中国考古学大辞典》王巍著
NO.01
凤雏甲组建筑基址
西周时期高等级建筑遗址。位于陕西省岐山县周原遗址内凤雏村西南。建筑基址南北长45.5米,东西宽32.5米,面积1479平方米。坐北朝南,北偏西10 度。整座建筑由庭堂、室、塾、厢房、回廊组成,属高台建筑。由南向北:影壁位于正中门道之南4 米处,东西长4米,厚1.2米,残高0.2米。门塾正中为门道,南北长 6米,东西宽 2.8 米。门道两侧有东西塾,彼此对称。其中,东塾台基东西长8米,南北宽 6 米。中庭东西长18.5米、南北宽12米,计有 222 平方米。中庭北边与殿堂交接处各设三个台阶。殿堂是甲组基址的主体建筑,面阔6间计17.5 米,进深6米。前堂横廊北面为后庭,被过廊从中分成东、西两个小庭,面积各约63平方米。后室为东西排列,面阔5间计23米,进深3.1米。室前带有回廊,长 20.5 米,宽 1.6米。门塾、庭院、殿堂、后室的两侧为东西厢房,左右对称。每侧厢房各有8室,其中西厢的二号房间基址内的两座窖穴,出土了大批周初甲骨。学术界认为凤雏甲组建筑基址可能是西周时期高等级贵族的宫殿或宗庙。
考查院校:2022曲阜师范大学

NO.02
召陈建筑基址群
西周时期高等级建筑遗址。位于陕西省扶风县法门镇召陈村北。包括15座西周大型建筑基址,其中下层房基 2 处,上层房基 13座。下层房基中,F7 号房基有东西5排柱础,间距4~4.5米,南北残存5排柱础,间距3.7~4米。F9房基位于F7 房基南70米,房基上南北4 排柱础,东西4排柱础。台基南北宽9.8 米、东西长16.5米,散水用小卵石铺砌而成。上层建筑基址 13 座,保存较好的房基3座,即F3、F5 和F8。F3基址位于F5的东北,东西长24 米,南北宽 15 米,略呈“工”字形。台基东西共7排柱础坑,可分为6间,面阔22米。南北5间,进深13.5米。F5 台基东西长32 米,南北残存宽7.5米。根据柱础复原可知,东西面阔8间计28米,进深9米。F8 位于F5 正北16米处,台基东西长 22.5 米,南北宽 10.4 米。保存最高的台基面为76厘米,散水宽50~55 厘米。室内柱础东西8 排、南北4 排,总面阔约 21 米。上述建筑台基的四周设卵石散水,可作为屋顶四注排水的证明。台基周围散布大量板瓦、筒瓦碎片,证明屋顶大量用瓦。学术界一般认为本组建筑性质属西周时期高等级贵族的宫殿。
往期干货:24文博备考必看
2023文博各高校学制学费汇总
2024年考生必看:72所文博院校考研初试参考书目(全)
2024文博考研必看|72所文博院校专硕介绍(含2024年文博考研课程规划)
文博考研|2023年文博初试真题合集
24文博备考必看|各科笔记合集
文博干货|文博非全日制院校信息数据汇总来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