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作为虚拟人物的小明与作为人的博主的搏击

2021-05-18 16:57 作者:搞艺术的小明  | 我要投稿

# 思考人生的笔记

人们所有的经历,旨在更好的认清自己,然后接受某种生活方式

(观察依据:随着不断经历挫折,回到原点,但内心体验,已不同过往。)

## 论导游的兴衰

旅游行业经过疫情,迎来洗牌。

单纯拼资历,这个行业从来不善待中老年人,高龄导游都将不具有竞争力,而年轻人一茬茬进入这个行业,接受低价,锻炼屠龙术。

(观察依据:年轻的导游专业学生愿意接受极低的酬劳)

由于这个行业的自然晋升渠道模糊,因此,需要个体的机遇和努力,上限极高下限极低。换言之,可以和销售类比。

不同的领域导游会细分,购物团的导游会钻研销售话术转向售卖万物。

(观察依据:部分无特长导游疫情期间转型为微商)

英语导游可能会进入同传行业,随着大国崛起的话语权提升,曾经的“国际化”,可能正在将我国纳入话语权体系,届时,中文亦将可能成为通用语言。那么,日常口语英语的学习必要性可能式微。

(观察依据:DeepL的翻译质量已经相当够日常使用)

而学术类翻译还将存在很长时间,这与主流学术成果均以英语发表有关,但导游通常讨论的都是浅薄的概括,所以很难转型到学术英语领域。(观察依据:摄影类学术著作的翻译质量迄今依然堪忧)

会务接待是需要导游的,但那或许最终是单位上班导游/讲解员的工作。

(观察依据:同样是大国崛起的语境,文化自信等被常提,而文化旅游是重要的一环,文化与旅游部合并也是预示,这势必要求更专业专职的人员从事,而非兼职人员。)

私人旅游是需要管家的,但那不仅仅是导游,高精尖化的筛选必不可少。

(观察依据:部分生活类,旅游类,旅拍类博主试图开展粉丝向的线路,这时博主扮演了复合高阶导游的角色。)

## 生活与痛苦

事实是,生活中充满了由于内心不满而造成的痛苦。人们不断的寻求扩张,然后为了维护扩张而不同的投入更多人力物力,直到时间被垃圾内容塞满,人们心满意足的称之为充实。

而在思考和体验之后,我想,留有足够的空闲余地的生活才有喘息,有喘息的生活是真正的充实。

这同样适用于博主的心理健康方面的思考,我发现,博主的诞生,必然发生心理的失衡,一个普通人掌握了巨大的话语权,本身的偶然性,不亚于一个暴发户面对财富的心理失衡,随之而来的,就是对这种能量的失控。

在群聊实验中,这种失控已经初见端倪,开始反噬我作为一个普通人的生活,博主不得不承担明辨是非的判官,承担无限Critique的老师,承担一个永远乐观热情的好人形象,不然,就是对粉丝不友善的,不识抬举的人。

这种对人的要求,恐怕太高。而在网络上发起审判,也显得过于小题大做。

这个未解的难题对人产生了巨大的压抑,而和解的方法,就是放下这些群聊与粉丝,粉丝喜欢的只是一个虚拟人物小明,而现实中的博主,如果由于群聊的存在而需要无时不刻扮演那个视频里短暂的虚拟人物,不亚于一种永世的酷刑。

(称之为西绪福斯/盗火者普罗米修斯/被贬谪的卷帘大将也不为过)

这样的沉思,让人对未来的发展逐渐明朗,一个群,就像一场聚会,大家来是为了交朋友,而这个群的存在周期已经足够用来交朋友了,那么,主持人宣布聚会的落幕,也就给了志同道合的人机会,他们可以自由组合建立自己的朋友圈,这就是溺水的巨人遗留下来的财富。

对于虚构存在的小明,作为博主的真人,显然也希望“它”永远快乐与乐观,因此在扮演过程中,这层观众之幕并没有被揭开,而当一切落幕,“小明的存在”恐怕也被人充分认知。这毕竟是个虚拟的人物呀......

最后,引用一段百科资料作为结尾。

“休谟曾试着缩短并精简他之前的冗长著作以吸引更多读者,但即使经过这样的努力,他依然没有成功使《人性论》一书重获重视。撰写《人性论》的艰辛过程使得年轻的休谟近乎精神错乱,为了回复正常的思考能力,休谟决定暂时返回平凡生活。”


作为虚拟人物的小明与作为人的博主的搏击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