哪些训练可以帮助脑瘫儿童进行语言障碍康复?
约有80%的脑瘫患儿,在构音器官及摄食系统的中枢性神经运动存在异常,造成患儿发声困难、摄食困难、呼吸调节不良等,严重影响了患儿的语言、摄食、认知、社会交往及交流能力的发育。

脑瘫儿童语言障碍如何进行康复?
1.呼吸训练
呼吸是构音的动力。应先调整坐姿,躯干要直、双肩水平、头部保持正中位,尽量使孩子保持正确的体位再进行训练。
可做双臂外展和扩胸运动,同时结合呼吸训练。可结合发声、发音练习,在呼气末向前下方轻轻按压腹部,以此来延长呼气时间和增加呼气的力量。还可采取吹羽毛、风车、口琴、气球等,所吹之物由轻渐重,由小到大。

2.下颌、舌、唇的训练
当出现下颌的下垂或偏移而使双唇不能闭合时,可以用手拍打下颌中央部位和颞颌关节附近的皮肤。不仅可以促进双唇的闭合还可以防止下颌的前伸,也可利用手法帮助下颌的上抬。
多数患儿都有不同程度的口唇运动障碍而致发音歪曲或置换成其他音,所以要训练患儿唇的展开、闭合、前突、后缩运动。另外也训练舌的前伸、后缩、上举和侧方运动等。
以上动作,轻症者可以主动完成,重症者可以利用压舌板和手法帮助完成以上运动。

3.发音训练
患儿可以做双唇、舌、下颌的动作后,要其尽量长时间保持这些动作,随后做无声的发音动作,最后轻声引出目的音。
原则为先发元音,再发辅音,然后学习发较难的音,如舌根音、舌面音、卷舌音等。随后,将已经学会的辅音与元音结合,最后过渡到单词和句子的训练。
在训练过程中,康复师可利用压舌板或手指对患儿的构音器官做被动运动,对患儿进行触觉、视觉、听觉的联合刺激以帮助其构音运动,达到尽量使发音准确的目的。

4.克服鼻音化的训练
由于软腭运动减弱,腭咽部不能适当闭合而将非鼻音发成鼻音,在脑瘫儿童常见。这种情况会明显降低清晰度而难以交流。治疗时可采用引导气流通过口腔的方法,如吹蜡烛、喇叭、哨子等。
年龄较大的儿童可采用“推撑”疗法。让患儿将双手放在桌面上向下推或两手掌放在桌面下向上推,用力的同时发“啊”的音,可以促进腭肌收缩和上抬功能。另外,发舌根音“卡”,也可以用来加强软腭肌力促进腭咽闭合。

5.语言发育迟缓的训练
根据每个儿童语言发育迟缓检查、评价结果、语言特征来制定训练目标及方法。从检查结果确定患儿处于哪个阶段水平,将此定为开始训练的出发点,设定训练内容。
训练方法包括未学会言语符号儿童的训练、手势符号训练、扩大词汇量训练、词语训练、语法训练、表达训练、文字训练、交流训练等。

6.日常生活交流能力训练
应尽可能帮助患儿参与家庭和社会活动,鼓励他和其他小孩一起玩,鼓励他像其他孩子一样活动,增进其社会交往能力。
注意不要把表达的手段只限定在言语上,要充分利用手势语、表情等可能利用的随意运动,将其作为日常生活交流的手段,也作为促进语言发育的基础。

注意事项:脑瘫患儿的语言障碍个体差异很大,因此在进行康复训练的制定时,应做到具体情况具体分析。训练中要遵循横向扩展、纵向提高的原则。
此外,脑瘫儿的语言训练要以“一对一”的形式为主,应该在安静、宽敞、安全、充满童趣氛围的房间内进行。

注明:文章以科普为目的,部分内容和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涉及版权,请联系删除。
广州天使儿童医院
健康一个孩子,幸福一个家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