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彩瓷:最早的海外高端定制

最早的海外定制瓷
广彩
瓷
关于广彩瓷
广彩瓷是广州地区釉上织金彩瓷的简称,
始于清·康熙时期。
但发现没,相较于同时期的粉彩、珐琅彩,
国人对于广彩瓷的了解可谓少之又少。

这就要回归到广彩瓷的用途:
广彩瓷器是清代以外销为主的一个彩瓷品种,
国内流通较少。
“广彩”是将景德镇运来的碗、碟、盘等素白瓷,
在里加彩后开炉烘焙而成的瓷器。
广彩瓷器的造型风格多依托于西方风格,
大多都是餐具之类的器物,
纹饰结合了中西双方的传统特色,
并风靡全球300年。

风靡的东方奢品
由于中国茶文化风靡于欧洲皇室和贵族群体,
皇室被华丽的东方器物所吸引。
在17-18世纪欧洲洛可可风的推动下,
广彩瓷作为著名的“外贸货”风靡欧美各国,
甚至被誉为“欧洲官窑”,
成为欧洲皇室及上流社会人士争相抢购的顶级奢侈品。

洛可可风格起源于18世纪的法国,最初是为了反对宫廷的繁文缛节艺术而兴起的。洛可可Rococo这个字是从法文Rocaille和coquilles合并而来。
洛可可追求细节的铺天盖地,追求华丽纤巧的装饰,更追求奢华漂亮的环境。
十三行与广彩瓷
绚丽多彩
清朝时,广州是中国唯一的对外通商口岸,当外商在广州下订单后,瓷器商人就到江西景德镇采购素白瓷胎运回广州,然后上彩、烧制,再经由当时海外贸易中介巨头——十三行,向外商交货。
广州十三行时清廷允许的具有半官半商性质的对外贸易垄断组织。
十三行的行商创办“附属洋行的瓷器彩绘作坊”,雇请一批画工和画匠专门学习西方的绘画艺术,根据外商的要求在素胎瓷器上装饰欧洲的绘画。
然后再开炉烘染,制成金碧辉煌、绚丽多彩的“广彩瓷”, “广彩瓷”从那时起远销世界,流传至今依然深受西方人喜爱。

岁无定样,来图加工
customized
据说当时法王路易十五的夫人蓬帕杜和路易十六的王后都是广彩瓷的“死忠粉”
路易十五的宠姬旁帕多夫人,对中国瓷器纹饰有一种特殊爱好,并将之发展为一种服饰图案,后人因此把她喜欢的瓷器纹样专称为“旁帕多风格”。



最狂热的中国瓷器爱好者——奥古斯都二世,曾以萨克森部队600名龙骑兵换取151只大型中国瓷瓶,
欧洲王室贵族尤其热衷将自己家族的徽章绘制在瓷器上,带回去作为“传家宝”,于是,广彩漂洋过海风靡欧洲,成为海上丝绸之路上中西文化交流的重要使者。

对广彩瓷有兴趣的朋友,可以在广州十三行博物馆看到非常多欧洲贵族定制,兼有中西历史与风俗的器物。

到了民国中期受各种因素影响,“广彩”一度陷入低谷,直到现代后,在扶持下,广彩才又重焕光彩。
▻▻▻关注衍雅陶瓷,了解更多瓷器知识

微信:xiaoya_jdz
小红书:小雅在昌南
微博:小雅在昌南
视频号:衍雅陶瓷
B站:小雅在昌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