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准备2023年高考是不是有点早?马上要高二放假了,放松还是…
什么时候备战高考最合适?
老师:“从一轮复习开始。”
普通考生:“从高三开始。”
高考状元:“从高二暑假开始。”
有教育研究学者针对100位刚刚结束高考的高中学生进行了一项特殊调查,调查结果发现,学生进入备考的时期与高考成绩呈现一定的正相关关系。选择在高二时期开始进入备考阶段的学生,高考成绩相对优于高三才开始备考的学生。这一调查结果与教育学者之前预想的理论一致,即:越早进入高考备考阶段的学生,高考成绩相对更为理想。
在高中,任何时候准备高考都不算早,你按正确的方法准备得越早,你未来高考分数上限就越高。
因为高三学习的过程,就是把一个个新的知识点,新的解题技巧融入我们之前的知识和技巧体系,再不断检验并更正。我们在高一高二学习和琢磨得越认真,了解的知识点和掌握的技巧就越多,就能更加容易地与我们新接触的知识点,和新的解题方法建立类似“共鸣”的联系,使得它们更容易被我们吸收。
而在后期紧张的高考复习阶段,不论是理解新的知识点,还是攻克一种题型,都需要之前所学的知识作为铺垫。也就是说,有了因为我们之前认真琢磨而留在脑海的知识,我们在理解新的知识点,攻克一种之前没掌握的题型时,我们会更容易,更快地完成这个过程。
提前备战高考具有什么样的优势?
1、及时发现问题补漏
提前在一轮复习前进入备考状态,有助于学生在一轮复习前及时发现学习缺漏和重要问题,在一轮复习时能够有针对性的进行查缺补漏,提高一轮复习效果。
啃同一道题目,如果在之前的学习过程中毫无准备,那么去了解基础知识,梳理思路,掌握技巧这个过程是十分繁琐和消耗意志力的,而意志力是消耗品——你只有那么多,用一点少一点。
并且,如果长时间去解决一道题目,难免会给人心态上带来压力。
而如果我们准备得早,有基础知识储备和相似题目经历,根据开头的观点,我们在啃难题的时候就容易很多。
这样消耗的意志力会更少,我们就能为其他能够提分的行为去腾出更多意志力,以获得更多高考提分的可能性。
2、提早进入应考状态
学生在进入备考状态后有一段相对长的适应缓冲期,提前备战高考能够将适应期提前,避免影响后续正常的一轮及二轮复习,顺利过渡到应考状态。
还是相同的情况,面对不会做的题,之前毫无准备的同学,需要明白‘解决这道题需要’利用哪些基础知识,然后去课本和资料上查找,学习,记笔记,记忆。
了解了基础知识之后,需要掌握解决这道题的方法,而一道题涉及的方法往往是好几个,其中有一个没掌握便会卡住,仍然无法解决,所以需要每个方法逐一去学习并定期复习,这是个耗时的大工程。
但对于有基础知识储备和相似题目经历的同学,他需要解决的,只是这道题涉及的许多内容中的一部分,所以他花费的时间会更短,从而可以将更多的时间投入到其他提分行为中去。
3、做好全面复习规划
高考复习分秒必争,提前备战高考能够给自己预留更加充分的复习时间,同时便于对整个高三期间的复习进行全面规划,并为及时调整修正学习安排预留了充裕的空间,学习更加有备无患。
“明天和今天毫无区别”,这意味着未来的我们仍会跟现在情况无异。如果今天我们仍习惯于把全部希望寄托于未来而在现在不竭尽所能去准备高考,那未来我们可能还会因为可以把希望寄托于更遥远的未来而不去竭尽全力
我们总在潜意识里认为未来的我们会比现在更加优秀,更勤奋,更有可能去发奋努力学习,所以可能有“我现在就准备是不是有点早,我感觉‘我现在就准备高考’没必要”的想法。
但如果想尽可能的考更高的分数,从任何时候(哪怕是高一高二)开始准备都不晚。因为越早准备,高考分数上限越高。
2023年高考备考其实现在已经进入备考阶段,但此刻还是有很多考生还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认为距离高考时间还很远,现在备考过早。很多考生觉得,22年高考刚结束,距离2023年考试还有整整一年的时间,没有必要现在就开始备考,还是好好过个开心的暑假,然后再努力奋斗!
事实上这是一种非常危险的行为,大家知道高考报名人数已经联系两年突破千万,预估2023年高考的竞争压力会更大,加上多年的疫情影响,双减政策影响,很多学生学的并不扎实,很多知识点也掌握的不清晰,同时,这也是高考改革最后一届老考生的备考机会,只能一次考过,没有复读的机会,因为现在新教材已经落地了,考察的知识点,教材编写逻辑顺序等也有很大的不同,复读基本上相当于新学!
所以从事初高中升学辅导多年的姚老师建议:一定要早计划早实施,拒绝拖延,先系统复习,后重点复习,再考前冲刺,更好的融会贯通。
如果你自己没有毅力,没有自律能力,又想好好学习,请直接留言区或者私信告诉姚老师,姚老师帮你一次冲刺重点院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