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小知道分子的欲望所在

2022-01-24 11:42 作者:千叶秦风  | 我要投稿

知识就是权力——多年前我第一次在李北方的《知识的另一种可能性——我们为什么读书?》一文中学到这个道理,大为吃惊。其实这一做法现在已经比比皆是了:有的人借着自己的专业水平,把条文变得无比繁复,非专业人士不能处理;有的人借着自己读了十万本书,非要用一堆“专业词汇”来讲很简单的道理,平均17.14秒就出现一个硬伤;有的人借着经典著作为自己打掩护,塑造自己绝对正确不容置疑的地位,给所有人贴标签。

第一种是古墓派公共知道分子,在舆论空间out了;后两种是新生代,转型很成功。后者也许是荷尔蒙爆棚,前者是假装荷尔蒙爆棚做点自己想做的。公知固然可恶,后者貌似也很讨厌公知,实际上呢,“恨的不是你,恨的是不能成为你!”通过少量学习思考甚至不学习不思考就想获得相应的话语权,不就是投机么?学了个半桶水就出来晃荡,能蛊惑一大批人,但是真遇上专业的就是“本来想露脸结果把屁股露出来了”。——这一段已经说清楚“小知道分子的欲望所在”了,不能再展开了。

随手整理了一下,发现我每个月都会喷一次小知道分子。这挺好,改一改就行,省得新写文字了。我为了写点东西,学习、观察、思考,然后掰开揉碎了写,讲同样的事情一个大词没有,较多人反应看不懂或者提意见我就改文章。。就这,还被人扣“小知识分子”的帽子,可去年买了个表。


21年10月28日,不点名喷某人拿大词砸人

我倒也不是针对谁,就说说,别还没知道多少东西就染上知道分子的臭毛病。。

一个人学习了,自然会比别人多懂点知识点。但是脑子里多了点知识点并不意味着真的就懂原理了、并不意味着真的就有思想了,更TMD不意味着就TMD高人一等了。不带点“专业术语”就不会说话,瞧不起说人话的“土老帽”,不屑于用人话把自己知道那点可怜的知识点说给普通人听,借此占据某种优势地位炫耀自己懂这懂那的,真的是恶臭。

搞清楚,别人不懂,不是因为别人没有能力学会,可能是客观上没有渠道、没有时间、没有足够知识储备,也有可能是主观上没有学习的意识或者干脆真的好逸恶劳,都有可能。每个人懂的都不少,只不过很多人愿意告诉别人,或者踏实做事,至少不会把那点可怜的知识点当作可以破解万难的咒语、到处咋咋呼呼吓唬普通人。整天脏活烂活一堆想让人闭嘴,小知道分子就这?


21年11月14日,不点名喷同一个人拿大词砸人、拿权威撑门面吓唬人

其实我前一阵子也不点名批评过一位自称未明子粉丝的人,未明子分析过的问题就是“显而易见”的,我用未明子的方法分析别的问题就是“毫无依据”的,你是要笑死我?

黑格尔法哲学的“道德、伦理、抽象法”本来就不是普通人的常识,就因为听了未明子几个报告,居然瞧不起普通人“法律是最低的道德这种话我都不屑一驳”。。尼玛的,没有知道分子的水平一身知道分子的臭毛病。


21年12月29日,不点名喷某秃咪粉拿权威撑门面吓唬人

我最恨有点知识的人骗缺知识的人,前一阵子因为“眯眯眼”(其实是吊眼)又没憋住怼人了。反正你们也不知道是谁,我发出来也是对事不对人了。。

无非是利用普通人大多没有专门研究过审美,更没有专门研究过古画,从没有一万也有一千的古画中挑了三张出来就举例论证了,你搁这高考作文呐?哦不,多半还不是自己去找的,指不定是哪里倒腾来的二手货。

但是总之,看起来特别专业特别有理有据,可以唬住普通人了,让大多数人觉得“专家怎么会有错,一定是我的审美出现了问题”。

问题是,这次有人吃这一套吗?还是有可能有的,但是越来越难了。

所谓“多读书少受知识分子骗”,不是说为了不被这种信息蒙蔽就要去研究古画,那过两天会被其他领域的知识分子或者伪知识分子骗。一定要破除这种拉虎皮充专家的套路。

小知道分子的欲望所在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