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国宝会说话》第三季第一期 洛神赋图

本文正文内容及图片均来自《如果国宝会说话》
叮~ 您有一条来自国宝的留言请注意查收:

1. 洛神赋图

— 所谓伊人 在水一方

黄初三年 曹植自洛京东返封地 黄昏时 疲惫的旅人到达洛水 车马暂歇 此时 一阵微风吹起 恍惚之间 有位伊人 映入眼帘 烟波浩渺中 那如朝阳般新鲜的一瞥 瞬间击中了旅人内心
洛神有多美 旅人如此形容 翩若惊鸿 婉若游龙 荣曜秋菊 华茂春松 又如云笼月 雪回风般朦胧 旅人借洛水传情 以玉佩为邀约 伊人有情 指向流水 以为期许 而命运恰如潜流 动无常则 进止难期 与洛神的盟誓虽近在咫尺 旅人却因人神殊途 陷入犹豫和狐疑 天地间的神灵 都为这未及开始 就已结束的相逢叹息
风神屏翳收敛晚风 水神川后止息波涛 河伯冯夷击响神鼓 女娲发出清泠的歌声 而伊人终跨上玉鸾 乘六龙云车离去 旅人逆流而上却追索不得 怅然踏上归途
魏文帝曹丕即位后 曾经的太子候选人曹植 备受猜忌 前路已暗淡 心事更难言 回首西顾 他留恋的究竟是洛神 还是那个与洛水相连 牵系着他精神生命的洛京 洛水中 映出的究竟是至美的爱情 还是穷途之际 超越理性极限的幻境
魏晋三百年来 个体的自我意识 在秩序解体的痛苦中觉醒 绘画也从旨在教化 转向对个体情感 与多元价值的表达 一曲失意人的哀歌 化作线缕丝丝 落在超过五米的长卷上 绵长婉转
《洛神赋图》存世九个版本 学界多认为 故宫甲本和辽宁省博物馆的藏本 是临自同一母本的宋人摹本 画风有六朝遗韵 母本应当创作于公元6世纪 传为东晋顾恺之所作 未有确论
洛神 从《诗经》的蒹葭苍茫和《离骚》的万千云气中浮现 带着对美的无限向往 却永不可得的缺憾 奠定了东方审美的底色 也为中国绘画 带来了第一缕灵动的微风 吹开了一个新的时代

正文完
ps:官方一下子发了五集 我尽量赶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