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学科工具箱】社会网络学:深刻认识社会(学习笔记)


网络模式 中心式 分散式 分布式
结构洞 多个子网络的桥梁
中心度 衡量节点重要程度的指标
弱联系 关系不强,但力量不弱
人类网络模型 人以群分与如何实现后来者逆袭
基本再生数 疾病传染模型与人口生育模型
差序格局 中国特色社会关系
网络模型
此分类来源于计算机科学家对通讯网络的分析,通用可以应用在日常生活中的案例中来
中心式网络 所有节点都指向一个中心节点
分散式网络 一些节点指向一个局部的中心节点,局部的中心节点又指向一个全局的中心节点
聚会模型:人以群分 描述的就是分散式网络,比如一个聚会中100个不认识的人,随着时间进行会三三两两分成几十个小组进行交谈。
分布式网络 最常见的网络形态,最开始人们建立的通讯网络,是中心式和分散式的,直到互联网的出现,人类之间的通讯网络才变成了分布式网络。
举例:渔网,蜘蛛网,现代通讯网络

结构洞
比如中国刚开放时,懂外语的人;工作中连接不同部门的人
启发
职场中占据结构洞的位置,往往能获得更多的升迁机会。
多了解不同领域的知识,成为知识的跨界者

中心度
是什么 中心度是衡量节点重要程度的指标,中心度。有几十种计算方法,常用的如下
度中心度 单纯计算连接的数量。比如一个人的微信好友越多,粉丝越多,度中心度就越强。
特征向量中心度 每个节点的权重是不同的,比如a的10个好友都是出生入死的兄弟,小b 100个朋友都是普通同学,a的特征向量中心度就更大。
传播中心度 不只考虑直接的联系,还考虑二度联系(或更多)。比如一度人脉和二度人脉,即使你不是微博大号的拥有者,但认识很多大v,你的传播中心度可能比某个大v还强
中介中心度,类似结构洞。如果两个群体可以因为一个关键联系人断掉就不再连通,那么这个人的中介中心度就很高。
怎么用 这些计算方法各有各的适用场景。
启发 面对同样一个人群,从不同的需求角度看,群体里每个人重要性评估就可能完全不同。
例子 黑帮结构中的老大(分散式网络)
如果只用度中心度,我们肯定不觉得他重要。
中介中心度,没有了他其他全部节点都会断掉联系;
传播中心度,他的二度和三度人脉可以直接影响到很多人,所以传播中心度非常高;
特征向量中心度,他认识的只有几个人,但是每个人都很重要,所以特征向量中心度也很高。

弱联系
是什么:关系不强,但力量不弱。弱联系就是我们认识但不太熟的人,在一些时候这些人比亲戚朋友能帮上更大的忙。
无论是我们要找一份新的工作,或者找到一个重要投资机会,拿到一个重要的新项目。
为什么:因为熟悉的人,无论是老乡同学还是同事,往往和你生活在差不多的世界里。所以他们很少知道你完全不知道的事情。
怎么做:想要拥有好的弱关系网络,重点不在于你直接认识多少人,而在于你能跟多少个枢纽型的人保持一定的关系,至少是那种一定时间会通一下微信、问候一下彼此的关系。
那么什么样的人是枢纽型的人呢?比如各种群主、猎头、专业销售或者活动会议的组织者。(搞传销和微商型除外)

人类网络模型
小世界网络:也叫圈子,就是通讯网络里的分散网络,存在着人以群分和枢纽型的人,所以人与人的关系并不是随机平均分布的。
无尺度网络:连接呈现幂律分布而不是正态分布,这个现象在互联网平台司空见惯,很多高速增长的行业、高速发展的公司、新论文大量出现的学术领域,都会看到这种无尺度网络的现象。
成因:网络需要处在一个不断扩展的状态,每一个进入网络的节点,都会去和链接更多的节点去连接。随着时间的推移,节点越来越多,最初的两个节点就成了最大的受益方,这就是典型的先发优势。
适应度网络:如何实现后来者逆袭呢?从微观层面,后来者只要比前辈的适应度更高、吸引力更强,彻底改变吸引力的维度
比如当年苹果手机颠覆诺基亚时,因为苹果手机的使用体验实在是跟诺基亚差别太大,以至于它直接开辟了一种新的使用体验战争,彻底破坏掉了诺基亚曾建立一种赢家通吃的惯性。
如何找到新玩法呢?更多的来自跨界融合,创造新体验。
价值网络:如何实现后来者逆袭呢?从宏观层面,抓住变革的机会,重构整个价值网络。很多成熟的公司在面临变革时都会遭遇失败,因为价值网络已经稳固,需要同时改变多个节点才可能发生改变,所以这时候一些没有负担的新来者机会更大。
比如字节跳动作为信息分发的后起之秀超越了百度。 大屏电脑到小屏手机的改变,人们的慢慢更习惯接受推送而不是搜索,字节跳动就是紧紧地抓住了这一点所以才逆袭了百度。
基本再生数
概念来自于生物数学,它通常用来研究疾病传播的网络,基本再生数衡量一个典型的传染者会让多少个其他人受到新感染,
如果基本再生数>1,那么疾病就会不断蔓延;
如果基本再生数<1,那么疾病就会逐渐消亡。
从网络科学角度,疫苗并不需要完全有效接种到每一个人才能够阻止疾病的广泛传播,它只需要把再生数降低到 1 以下即可。
可应用与生育模型,中国今年的总和生育率已经到了 1.3 ,换算成基本再生数已经远远少于 1 ,如果这个现象持续下去,那么整个中国社会就会走向衰落。 这也是我们今天突然看到,中国举国总动员,发展育幼产业,改革教育压力,推出保障性住房等这些措施的根本原因。

差序格局
费孝通先生把中国传统社会每一个人的社交关系比作一个像水波纹一样涟漪式扩散的同心圆,越远离中心就越疏远,越接近中心就越亲密。而与之相对的,是西方传统社会里团体格局,就像一捆一捆木材,这些团体内部成员相对比较平等,遵循某些共同的规则。
中国人对关系的理解更像这样一种情况,里层偏感性,外层偏理性,夹在中间那一层所谓熟人关系。
启发:
陌生到认识:“有什么东西我可以帮到你?”遵循最外层的对等交换原理,思考对方需要什么是你可以给到的,表达自己的心意。
认识到熟人:超出公平兑换原则,给对方超额的汇报,形成人情债。所以索取之前先要给与适度慷慨。


非正式组织
正式组织,比如学校、班级、公司部门,它们有明确目的和运作规则。
非正式组织,以情感、兴趣、爱好和需要为中心,没有正式文件规定的自发形成的社会组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