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路历程 | 2020年二战复旦,“蜕变”可能会迟到,但永不会缺席!
作者简介:二战考生,报考复旦大学(医学中的统计方法)。初试总分377分,英语78分,政治76分,专业课223分。
第一年由于种种原因(详见下文)而考研失败,源于信任,源于品质,第二年仍然选择公卫研习社。此篇文章记述了2019考研的心路历程,也借此文衷心表达对公卫研习社的感谢。

2019年2月
2018年10月至12月的那些日子,天气渐渐转凉,那时,我尝试着写一首关于考研的诗:
考研的味道
是眼前清晨水汽中朦胧的华西钟楼
是口中淡淡香甜的鸡蛋烙饼
……
这样的句子,在我心中流转了千百回,我憧憬着考研结束的那一天,把它写出来,为我这段回忆画个句号。
但我,最终还是选择了沉寂。是的,我一战失败了。
考研前我想过,面对五门专业课其中三门开成了选修课,面对三个月的每天9小时实习,我想过,想过失败。于是在考研空隙里在B站上搜索考研失败后的感受,视频里的UP主哭得稀里哗啦,一种悲恸在我心中萦绕。视频看完了,心里竟然轻松了很多。可最终,走出考场的那天,我很平静,对于我复习过的我已尽力,那些看都没看到的,只看了一遍的,得几分,我都无话可说。
可能还怀着一丝残存的希望,我一直等到了出成绩。看到分数,我有一种意料之中的释然。是了,过去的经历总是有惊无险,而考研,每一分都是努力才能得到的,所有的投机取巧,所有的侥幸,到最后都是弄巧成拙。
我没有想象中的痛哭、失眠,我以一种淡然的,近似没有经历过的态度度过了那几天。2019年2月19日,怀着复杂、惶恐的心情,回到了学校。25日,开始二战。

2019年5月
不知不觉已经到了五月,这段日子我只想埋头学习,补没有修的课,毕设,考研复习……事实上,我在用忙碌逃避我的难堪。我想起去年直到9月份才报名公卫研习社,之前的复习一团乱麻,直到10月实习结束,跟着研习社,才算上真真正正开始考研。
虽然一战失败了,但我明白是我自己的问题。在此,我要真诚感谢公卫研习社,在备考的三个月内,给我不放弃的希望和动力。所以今年的考研,我依旧选择它。
但总的来说,学习没有之前的状态,内心总会被无端的失意和落寞包围。最让我难受的,不是偶然的自我怀疑和否定,而是遇到关心我的人问起,只得说一句,没考上,然后看到对方惊异的眼神,听到对方鼓励安慰的话语,所有的骄傲融化成一刹那的无地自容。
我失败过,所以更加懂得:在准备做一件事之前就应该想清楚,就像胜利者无偿领受欣赏和崇拜,失败者同样应该承受看轻或自责。世界上,存在即合理。

2019年7月
除了自我催眠帮我们渡过最艰难的日子,我们的手中的筹码所剩无几。想快点写完毕业论文,考完期末考试,快点毕业。脱下我的学士服和四川大学985所带来的不属于我的荣光,如《你好,旧时光》里写的那样,余周周是掉下山崖的女侠,回到最初的起点,开始改过自新的弥补。等有一日,重返江湖。

2019年7月--9月
这段时间是考研前期,上一次考研已经过半年,专业课的知识又仿若雾里看花。这段时间,不断调整自己的时间规划和复习进度,从一开始的坐不够6小时,到觉得图书馆开放的时间不够用。
这段时间也是我的心理治疗和救赎期。2019年8月,我渐渐地从去年的考研经历中,反思出一些“巨大”困难掩盖之下的其他东西——例如前期的放任自流,无法静心;不提前了解考试科目,没有做好学习规划;甚至将多数时间来陪朋友,颠倒主次,还自认为侠肝义胆……荒谬啊!想到这些不禁捶胸顿足,但也是这些回想,让我更真诚地面对了我的失败,坦诚地接纳了失败的自己,血淋淋却如鞭挞,摧我前进。
2019年9月,我不再回忆2018年的自己。我明白,它终于过去了,它,还有你现在遇到的每一次“鞭尸”,都是在为你过去的每一次敷衍、自以为是买单。所能做的,就是站起来,潜心努力,让这世界知道,反复磨炼过后,柔水终成雕刀。

2019年10月--11月
考试大纲公布了,临时多加了一门毒理学。曾经学过的《食品毒理学》早已忘得干干净净,当时也没有重视这门课,现在有一种“出来混迟早要还的”的感觉。但是,这时的我已学会调侃自己,找乐子让自己开心,考研复习也渐入佳境。我觉得自己越来越专注,越来越认真,内心也越来越充实而笃定。我会因为想明白一个知识点觉得自己一米八,会因为几道新题型而怀疑脑子小时候被车撞坏了,也会因为吃饭路遇两只猫打架而笑出声……考研的快乐和忧伤就是这么简单、轻易而枯燥。此外,我还报名了扇贝365计划,365天之后,我一定会走上新的轨道。

2019年12月
11月下旬开始每天下午模拟一套真题,批改、补充知识点,经常写到手断,中指的茧子肉眼可见变大,但是每次午睡从桌上爬起来,看到周围的同学们奋笔疾书,盛水时听到走廊里细细碎碎的背书声,笔芯一根根用完,笔记一页页增厚,我心中就满溢着一种幸福的感动。或许,我们一直在进步。
每天背书3-5小时,站累了坐在台阶上,坐麻了就站起来接着背。以前我不喜欢背书,觉得背书浪费时间又笨。那段时间就自我催眠:背书真开心!我最喜欢背书啦!背完这页你就能考500!背书的你真好看!觉得背书枯燥的你不妨试试!
考试临近,内心有一种说不清是期待还是紧张的情感。最后一天下午,在考场附近的酒店背肖4、英语作文模板、专业课的名词解释。心情真的非常紧张了——担心政治大题没背到,担心英语新题型太难,担心专业课考到没上心的知识点,担心……于是给自己录了一段加油打气的视频。现在偶然打开那个视频,看到画面里留着奇短无比刘海的女孩,嘴巴没有血色,明明声音有点慌张还故作镇定地在那里打气,眼神里充满未知和惶恐,就觉得有点好笑。很想穿越回去给她一个拥抱,说,好好吃饭,好好睡觉,一切都会过去的。
上了考场,我反而没有那么紧张了,接过试卷拿起笔的我,仿佛坐在开着暖气的图书馆自习室,按下了手机的3小时倒计时键,如无数个清晨、午后一样,专心答满那一张张试卷。铃响,交卷,交上去的,还有自己这么多日悉心浇灌的名为梦想的幼芽。
12月22日是考研结束的那一天,也是日光降落到南回归线上的日子,从那一天之后,我们的日子,就会变得一天天温暖、明亮。我一直这么相信着。

2020年2月20日
考试结束不能说没有遗憾吧,但是比起去年,已经好了太多。出成绩这天,手脚冰凉地坐在电脑前,一如考试前一天在酒店里惴惴不安的自己,洗脸刷牙把自己收拾的整整齐齐,输入信息,等待着命运的这一刻。
377分。
这个成绩,不高也不低,没有太大的惊喜,但也算给过去一个交代了,谢谢,谢谢一年来努力的自己。

2020年2月26日
考研的这一年,让我明白了很多东西,其中最重要的两点就是认清自己不是世界的中心及“天生我材必有用”的前提是“学海无涯苦作舟”。这一年,我比过去更想成为一个研究生,倒不是害怕失败,而是,更渴望成为一个有用的人。
各位,当你选择开始一段征程,在饱含着对成功的憧憬和激动时,也一定要做好失败后自我否定的准备。这个世界有一面就有另一面,我们拼命追求成功是因为我们都不想经历自我否定的自己。但是别怕,即使这一天发生了,只要不被打垮,未来依旧可期。
考研真的是一件孤独的事。孤独在于,它不像泡面,一分钟闻到香味,5分钟就可吃到嘴里;也不像游戏,一通操作猛如虎,20分钟出结果MVP到手。考研给你的快乐很吝啬,更多的是无数个崩溃和自我治疗的瞬间。但这也是考研,或者一切值得去努力的事的魅力——如寒冬过后万物复苏,如滴水汇成江河大海,即延迟的满足感。
去做,去突破自己,去面对挫折,去感受量变引起质变的喜悦。
加油,人间值得。
(本文为公卫研习社征文大赛参赛作品,未经同意,不接受转载)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