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PP财务评价的特点及评价方法优化
1. 财务评价的特点
1.1 PPP的财务分析应遵循投资项目评价的基本理论和方法
投资都有自己的逻辑,一般都会沿着“钱从哪里来——钱投到哪里——钱怎么回收”的路径循环,PPP也不例外,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投资是一定需要考虑回收问题,PPP只是政府和社会资本之间投资合作的模式之一,因此,也必须遵循投资的基本逻辑。财务评价的方法有很多,包括杜邦分析法、沃尔评分法等企业财务评价方法,还包括以现金流的项目评价方法。方法与参数中对项目现金流为基础计算盈利性指标、偿债性指标和生存能力评价的基本理论和方法完全适用于PPP,PPP只是项目的合作模式之一,本质还是项目投资,项目投资的基本财务评价方法完全适用于PPP。
1.2 PPP涉及多个利益相关方,不同利益相关方是矛盾统一性
PPP涉及政府、社会资本、金融机构、保险机构、施工单位、咨询机构、居民等多个利益相关方,但最重要的是“政府——社会资本——金融机构”的关系,其它相关方多是围绕项目提供来服务的,这三者之间能够形成相互制约的三角局面。如政府和社会资本之间的合作条件是否规范、风险可控,金融机构会通过贷款发放进行制约,社会资本和金融机构的融资条件,政府方也会进行适当调整,但这三者的最终利益都是为了实现PPP的目的,因而,是矛盾统一性的关系。
1.3 PPP涉及的多层次交易结构,不同结构之间存在关联
PPP涉及的交易结构有政府与社会资本之间的合作交易结构,金融机构与社会资本之间的投融资交易结构,政府出资方和社会资本之间的公司治理结构,项目公司与施工单位之间的施工合同关系,而且大多都存在关联关系,比方社会资本既是项目公司的股东,又是项目公司的最大的乙方(即“施工方”),往往社会资本的收益不是通过项目公司正常的利润分配获得,而是通过上下游供应关系转移收益。又比如政府出资方一般都不参与项目公司利润分配以提高项目对社会资本吸引力,这其实是变相应该由政府给予项目公司的补贴通过股东让利来实现了,这些特点都是一般的项目财务分析不会遇到的情形,但在PPP的财务分析中格外注意。
1.4 PPP有别于单体项目,往往是复合型项目,是项目集
这一轮PPP有别于传统特许经营BOT时期的一个特点是,很多PPP项目是捆绑打包复合型项目,通常是由地理位置或行业属性或上下游相关联的子项目构成的项目集,而非传统单一项目,复合型项目的财务评价需考虑内部各子项目的关联性,比方循环产业园区的项目,往往某个子项目的废料是另一个子项目原料,如果还是按照对各子项目分别进行财务分析后汇总,无疑会虚增了项目的投入成本,增加政府的补贴,所以,PPP的财务评价往往要考虑项目集内部的关联性后来计算现金流量表。
1.5 PPP有别于传统的经营性或非经营性项目,是受政府规制的经营性项目
PPP分为经营性项目、准经营性项目和非经营性项目,但是对项目的投资者来看,准经营性项目和非经营性项目必须通过政府缺口补助或政府付费来实现经营性,因此,PPP的财务分析是按照经营性项目评价理论和方法进行的,否则,投资者的本金无法实现回收,但与传统完全市场化经营性项目不同,PPP项目需要受到政府的规制和监管,比方提供的服务不能间断,收费定价受到约束等等,这些因素也是在进行财务分析时必须予以考虑的。
2.小结
PPP的财务评价应该遵循基本的理论和方法,并考虑PPP财务分析的特点和要求,PPP涉及的利益主体多且关联性强,交易结构复杂,这都增加了PPP财务评价的难点,只有根据PPP的实施方案的交易结构,厘清不同现金流量表及指标的内涵,保证测算数据的真实准确性,优化PPP的财政承受能力论证和财务评价的关系,合理设置工程类PPP的回报机制来进行财务分析才能得到公允、合理的财务指标,这对PPP项目中政府补贴额的计算、设计风险分配机制具有重要意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