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OPPO find x3 Pro:正确的影像道路,就应当如此

2021-03-12 17:51 作者:visionimx  | 我要投稿

最近,OPPO findx3Pro的发布,算是狠狠的吸了一波的睛。findx3Pro(以下简称x3p)的影像系统,一些人认为代表了最牛的存在:mate40p上的黑科技,比如自由曲面镜头,它有;mate40p上没有的黑科技,它也有,比如10bit还原。而另一些人,却对x3p的影像系统嗤之以鼻:连5倍光变头都砍了,今年我可是盼着10倍光变头许久了,就这???我盼着OPPO的最大底出现,结果砍了,变成了一个更小的1/1.53底?就这垃圾硬件,还好意思拿的出手?那么,究竟哪一方是对的?这值得我们深思,小编就从手机影像的发展史上,好好捞一捞堆砌硬件,和优化硬件而不激进升级硬件,究竟哪一方面是正确的。堆砌硬件的厂商主要是华为和小米,而不激进堆砌硬件,而是选择打磨现有硬件的厂商,在古老的14~16年手机影像领域第一个爆发阶段,我选用努比亚作为一个例子,而2021年,由于努比亚新机爆料仍十分渺茫,加之它算法踏步已经5年之久,所以,现在可以用OPPO的影像系统举例。说句实话,小编在OPPO这并不激进的影像系统里,找到了当年努比亚用着一样的硬件,却深挖底的潜力的影子,不过OPPO在创新相机可能用法的道路上,相较努比亚还是稍微不激进一点。

2014-2016年:手机影像第一爆发阶段:相同的硬件,不同的结果

为什么小编要在这段时间内拿努比亚这个厂商来举例子,是因为努比亚开启了手机影像领域大爆发的先河,没有努比亚,手机根本不可能取代专业相机,甚至说一说一些领域取代专业相机也不可能。z5smini一代开创了对焦测光分离,算是把专业相机的一个功能搬过来了;而z7一代彻底爆发,照搬了大量专业相机里才有的,比如对各种参数进行调整,长曝光模式等等,还有各种各样的新功能,比如全景模式,运动轨迹和路人移除,我印象中最深刻的就是这三种模式,我经常用。这是在硬件无法进行差异化的年代,在软件上深挖使用可能性,进行创新的一种做法,虽然一些功能有噱头的成分,但是不得不说,不少功能很好用,我经常用(注意这句话)。

当然,软件使用方法的创新只是作为手机影像领域第一次大爆发的一个方面,另一个方面是手机算法的巨大提升,在这方面苹果一直处于前列,然而努比亚剑走偏锋,选用了引入专业相机的处理办法,来构建算法,这使得在imx214这种底上成功的使当年的z7和iPhone6打成平手(具体评测可以参阅:https:/m.cnmo.com/reviews/458544.html),是当时国内唯一一个可以和iPhone打成平手的手机,其地位近似于今天的华为mate40。但是,努比亚z7的情况和mate40又很大不同,mate40在硬件上碾压iPhone12ProMax非常多的情况下,才取得了一个相差不多的分数(数据来自dxo野榜);而努比亚z7当年的硬件上(imx214)甚至不如iPhone6的硬件(具体型号小编查不到,但是有一点很明确,iPhone6的底工艺比imx214领先一代),却能取得平手,这本身就说明了努比亚的算法究竟有多么的强悍。不过作为手机影像领域第一次大爆发的努比亚的算法在z11后近乎踏步式发展,使得它最终和iPhone的差距也逐步拉大,这不得不令小编惋惜。

2019-2021年:算法不够,硬件来凑,是正确的道路吗?

2019年作为手机影像领域第二个爆发年,主要是由于华为p30系列的在影像领域的成功。p30搭载了几乎碾压当时所有手机的硬件:1/1.7英寸大底,5倍潜望式长焦镜头,素质还算可以的广角镜头,其中主摄的大小超过当时最大非定制底的面积的40%,是当时当之无愧的大底,这也使得p30在当时一跃成为dxo榜首。

但是,我们需要问一句,堆硬件,真会带来更好的体验吗?

小编拿起了以前有过的一部z7和p30Pro进行对比,惊奇的发现,p30Pro的4000万像素解析力不如努比亚z7的那颗仅有1/3寸的小底,1300万像素的镜头,而且色彩上偏色严重,经常性的减少绿色信息,整张照片在一些场景里简直就像加了滤镜。大底带来的问题还有对焦,p30Pro的对焦相对z7十分缓慢,而且手动对焦没有景深预测,十分不方便。而且,当小编从z7换到p30后,惊奇的发现作为一款拍照旗舰,p30除了偏色问题以外,色彩表现很差,宽容度低,色彩失真,寡淡,而且影像系统很不合理,广角和长焦镜头夜间成像一言难尽,三颗摄像头的色彩调教还不是一个样,色调不一样等等等等,很难说这是一部合格的影像旗舰。

而这些问题,在p40和mate40上,都没有解决。而p40由于更大的模组,对焦速度更慢,基本不跟焦;拍照体验很多方面,占比大概有80%,相对七年前的努比亚z7都有很大倒退。

所以,小编认为,硬件不是影像成像的唯一因素,影像的最基本因素应当是体验,而非参数。这点上无论华为还是小米这两家堆料大厂都做的非常烂,小米做的更烂,整体成像上,效果比p40还差,比p30稍好一点,但是解析力上涂抹严重,严重失真,更不合格。

所以,有时候我们真的需要静下心来好好考虑考虑我们到底需要什么。需要大底吗?需要20倍光学变焦吗?那个更实用?哪个在现有技术上能给我们带来更好的使用体验?这些才是我们最需要考虑的因素,而不是刷榜。为了刷榜堆硬件,成像没见得好到哪去(偏色,宽容度低,失真,涂抹等等),基础体验更拉夸(对焦慢,多个场景对不上焦,三颗摄像头色调不一样,基础功能做不全,好用的特色功能更是不开发,手机曝光现在还停留在30秒,就好意思说自己媲美单反了,努比亚相机可是20分钟曝光,20分钟的暗场合成算法难开发吗?不难,但是没有噱头,所以这些厂商宁愿用原生的30秒曝光也不愿意去开发一个20分钟的暗场合成算法),唯独就是榜的分数稍微好看点,这不由得是一种本末倒置。

那么,我们究竟需要什么样的影像系统?网上确实有不少人嚷嚷20倍光变,但是那就是纯嚷嚷,实际上我们真的需要吗?很显然不,我用p30/40这么长时间里,负责任的告诉大家一句:我用长焦,用处只有拍PPT,别的基本上没用。也就是说,上课拍下PPT,就是这颗长焦唯一的用处了,这颗长焦一年到头用不到几次。但是,广角主摄却经常用,微距镜头用处也比长焦要多得多。所以,这次x3p的影像系统基本打到我的痛点了:把有用的做到足够精致,不堆无用料,深挖潜力,升级算法(这次算法最主要的升级就是8bit的影像底层修改到了全链路10bit),长焦覆盖范围为常用范围就够,2倍光变的人像我们经常用,但是5倍光变的镜头太远了,我们8辈子用不到一次,堆5倍的话,反而2倍要用主摄裁切,画质不好。最后,显微镜头估计也用处不大,但是我认为还是合理的:第一要有噱头,第二,显微镜头比望远镜头用处还大。

不堆料,而是在现有的料基础上做深度优化,使得它体验现有最好,这是过去努比亚走过的路,现在OPPO终于找到了自己的路线,也是手机影像领域最正确的一条路。手机受体积所限,做不了单反,那让手机做好手机就行了。现有的1/1.5寸底是最合理的,既不会对焦过慢,也不会因为底太小画质差。最后,在这个最好的体验的基础上,进一步优化体验,比如10bit,比如自由曲面,比如双主摄,解决广角长焦画质不一样的问题。这虽然使得噱头少了一点,但是却是无疑的2021年体验最好的手机。而经过时间的洗礼,我相信越来越多的人会对OPPO的选择,有更一步的认识,就像手机影像领域的一个先祖努比亚一样。

OPPO find x3 Pro:正确的影像道路,就应当如此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