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联合工作坊 | 讲师介绍(三) —— 王长松 & Donald Sturgeon

2023年7月底8月初,北京大学、哈佛大学、普林斯顿三校联合数字人文国际暑期工作坊将在北大燕园校区举办,这是数字人文领域国际合作的重要进展。该联合课程自2023年5月启动招生以来,得到了中外学术界的极大关注。我们相信,该活动的持续举办,将有力推动数字人文在中国学领域的深度应用,培养出一批能有效利用数字方法和智能工具从事人文研究、并沟通中外学术界的学术菁英。为了让大家对该课程有更多了解,我们将对课程的筹备过程和授课讲师做详细介绍。
本期介绍的讲师是王长松老师和德龙(Donald Sturgeon)老师。
讲师介绍
1. 王长松

王长松,北京大学城市与环境学院研究员、博士生导师。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梅喜德分校访问学者,担任中国地理学会历史地理专业委员会委员、中国图像图形学会可视化与可视分析专业委员会委员、中国城市规划学会流域空间规划分会青年委员等学术兼职。主要研究流域空间城市历史地理、城市历史社会空间、文化遗产管理。主持科技部重大专项子课题、国家社科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基金、北京社科基金重点项目等多项科研项目,发表相关论文50余篇,专著2部、教材1部。
本次工作坊中,他将结合ArcGIS、QGIS、Tableau等工具,讲授空间分析方法在历史城市空间中的应用。
2. Donald Sturgeon

德龙(Donald Sturgeon),香港大学哲学系博士。曾于2015至2017年在哈佛大学费正清中心从事博士后研究,随后于2017至2019年在哈佛大学东亚语言与文明系担任研究员,现任英国杜伦大学计算机科学系助理教授。主要研究兴趣为数字人文,特别是数字方法在中国古代语言、历史和文学研究中的应用。其目前的研究项目包括:以众包为基础的古籍标记与知识图谱建设平台的构建、机器学习在中文历代文献写作年份辨析中的应用、古汉语的自然语言处理等。
德龙教授是“中国哲学书电子化计划”项目(https://ctext.org)的创建者和管理者,该项目创建了一个线上开放的电子图书馆,旨在为中外学者提供中国历代传世文献,并通过数字媒体技术探索了与古代文本互动的新方式,力图超越印刷媒体限制。目前该图书馆收藏的文本已超过三万部著作,并有五十亿字之多,为中国古典文献资料库最大者。
在本次暑期工作坊中,他将结合ctext等实践平台和工具,讲解基于数字文本分析技术的文本复用检测研究的方法和应用案例。

🗓️请注意,暑期工作坊报名截止日期为2023年5月28日。
报名链接:https://t.ly/wWw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