硕士上岸最后一步:面试
【知乎大神外加经验分享-硕士上岸的最后关键一环 】
知识点看黑色字体标注
首先我想说,初试成绩很重要。但也不那么重要。
专业课程的复习。
这一点不是特别重要,因为一场面试最多也就20-30分钟,专业课程的问题一般不会超过3个,如果老师存心刁难,谁也答不出来。况且初试中对专业课程的考核已经足够了。
准备一下自己毕业论文的相关知识。
对于应届生而言,参加复试的时候,自己的毕业论文(或设计)至少已经开题了。负责招生的老师极有可能考察学生毕业论文的完成情况。能够条理清晰的描述出自己的毕业论文是非常重要的。
面试的时候尽量体现出“竞争力”和“创造力”。
面试的时候,一定要让招生老师看到自己的闪光点。最好可以在自己熟悉的领域当中融入自己的观点,对于一名研究生而言,“有自己的想法”这一点非常重要。如果说本科生解决的问题是“如何做”,那么研究生需要解决的问题就是“为何这么做”或“如何更好的做”。因此,对于一些问题的优化,创新是非常重要的。5.杂项。(1)如果你不是第一个面试的,那么去问问在你之前面试的同学吧,会有所帮助。(2)千万不要被招生老师吓倒。
概括自己的实践经历和学术学业情况:
此部分老师看中的是考生从这些实践经历中获得的收获,对以后学业的帮助,并不仅仅是经历本身。概括自己的特点:此部分用简短的话概括自己的特点,如,性格,爱好等,不要太夸张,也不要太罗嗦,并且体现这些特点对自己身心的提升能力。通过自我介绍要向老师展现你自己的优点在哪里,考生为何适合这个专业,切勿提与所报考专业无关的优点,注意要向老师展现你的逻辑感,要传递出一种积极向上,自信阳光的感觉。切忌“背诵式”的呆板陈述,自我介绍可以提前打好腹稿,但是切忌面无表情,背书式的进行陈述,要做到面带微笑,适当的眼神交流,做到自信表达。
面试需要准备些什么,充分研究老师著作:导师的研究可以使用X-MOL这个网址或者软件查找,知网也行,不过这个能查到最新的英文和中文。
认真研读老师的著作及论文,保持与老师观点一致即可,不用背下来。回答问题是,切忌不懂装懂班门弄斧,记住老师都是专业研究这个领域的。爱好与专业争取保持一致,比如喜欢阅读的书籍要选体现专业性思维的书籍,不能什么书都说,可以实现准备上一两本书。专业知识好好复习,特别是对于跨专业考的学生,老师一般都会在专业问题上刁难你。要做好受打击的心理准备,遇到不会的问题把自己懂得都说出来,切忌不懂装懂,瞎说一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