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0亿美元买36架阵风,到底贵不贵?


阵风不到位,已经成为某些方面对空战一边倒的一个最重要的解释理由,但是反对党又坚决不买账。说100亿中被吃了至少42亿!难道真有这么夸张?其实如果认真研究一下这个合同,可以发现很多东西。36架三哥定制版“阵风”多用途中型战都机,原始合约总价78.78亿欧元,约相当于88.35亿美云,据说后来又有补充条款,所谓最后增加到了100亿美元,平均一架就高达2.77亿美元,似乎买F22A都没这么贵,这也是国大党抓住这小辫子不放的一个原因。但是实际上2.77亿美元一架的价格,忽略了裸机价格和全部配套价格的区别,实际上36架阵风的裸机价格,没有那么夸张。36架中,包括28架“阵风”C单座机,裸机造价9107万欧元,约合1.0224亿美元;8架“阵风”B双座机,裸机造价9400万欧元,约合1.553亿美元,单看这两个裸机价格,显然不便宜,但是和美国同类飞机比起来,还不算特别离谱。
实际总价中,还包括:基地设施建设和后勤保障成本,18亿欧元。法方将提供为期5年的后勤保修支持服务。除此之外,法国还将提供额外“免费”售后服务,法国空军将“免费”为印度提供3位飞行员、1位工程师以及6位技术人员的先导训练,以及为时60小时的“阵风”战机飞行训练。还有,根据三哥空军需求进行修改的成本,17亿欧元。航电设备是修改的一大重点,包括雷达告警以及导弹逼近预警系统、低频长波雷达干扰器、10小时飞行任务纪录器、IRST目前部署在新造法国自用版“阵风”战机上的FSO-IT光电探测系统只有可见光波段传感器,印度空军要求把新一代红外成像传感器也装上、头盔显示器系统、拖曳式主动电磁诱饵系统。此外,“阵风”用的发动机也将得到提升强化,使其更能适应在高原地区的起降。这个共17亿欧元。

瀚海狼山认为这条就有点扯淡了。因为客户买任何商品,本来就应该按照客户的特点定制,费用就应该包括在裸机单价里面。就像你不论买法国车还是德国车,出口到亚洲市场一定要符合当地的交通规则和排放要求,不可能把右侧方向盘的车出口到左侧方向盘的国家,为了改方向盘,难道用户还要自己掏钱?因此这个17亿欧元确实有问题。
再一条,配套武器装备的采购成本,7.1亿欧元。配套武器将包括“流星”中远程空空导弹以及SCALP-EG远程对陆攻击巡航导弹。这一条没有太大问题,一般国家买战斗机的价格都不包括配套的武器。
下一条,基于绩效的后勤保障成本,3.53亿欧元。达索公司必须负责将机队的可用率维持在75%以上,否则将会遭受三哥方罚款。
双方协议里,还有一条很重要的的内容:即50%的合同金额须对冲回馈三哥航空产业,30%用于转让军事技术,包括有源相控阵雷达、战机发动机以及导弹矢量推进等等,20%用于协助三哥厂商生产和“阵风”战机相关的零组件,且未来三哥厂商将能为外销型“阵风”生产总价值达30亿欧元以上的零组件。这一条也是猫腻所在。等于说公开要求法国达索公司要拿到钱以后,需要往采购方指定的三哥公司进行一定的利益输送,当然这个利益输送是建立在技术转让这些冠冕堂皇的理由下面的。其实大家都明白,三哥这些指定公司,100年也未必能学会这些技术;况且指定的公司,还不是三哥斯坦航空这样的知名大企业,而且一些与订购者有关的不知名的小公司,这意思就很明确了,这也是国大党揪住不放的另一个重要方面。

但平心而论,虽然法国战斗机确实是单价贵,但是三哥方面花了高价,最起码还能得到一批可以作战的飞机,这是比什么都强的一点。而有些所谓的便宜的主力战机,500亿美元也花出去了,到头来却是一大堆废柴,性能根本无法实战,参战的后果就是给对手刷战绩,做广告,最终只能是阅兵摆架子。从这个意义上来说,这批阵风,实际上对三哥空军真的不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