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普】镰刀龙:戈壁三奇葩之:白垩纪的金刚狼

大家好,我是华丽羽王龙,相信大家都知道x战警系列的超级英雄金刚狼吧。这位超级英雄最显著的特点就是他那三根无坚不摧的利爪。但是现实生活中,有没有用这么夸张的利爪作武器的动物呢。有,而且爪子比金刚狼的还要长。只不过这种动物生活在7000多万年前的白垩纪晚期。这就是本文的主角:镰刀龙

龟形 镰刀龙
Therizinosaurus cheloniformis
分类
兽脚亚目,手盗龙类,镰刀龙科
体长
9-10m
体重
3-5吨
分布
蒙古地区 纳摩盖吐组
时代
晚白垩纪

看到镰刀龙的种名。很多朋友可能就要问了。我看这个复原图,一点也不像龟。为什么要取个龟形,这个称呼。

原因还要从镰刀龙的发现说起。1948年,第二次世界大战刚结束不久。一支由苏联和蒙古人员组成的联合科考队在蒙古南部发现了几根巨大的指爪化石。看起来不像任何已知的动物。化石被火车运到了苏联。到了1954年。古生物学家马列夫认为。这应该是一种接近于大海龟的物种。他们依靠大爪子挖掘水底的藻类为食。马列夫将这种动物命名为镰刀龙,意思是镰刀蜥蜴。


再到了1970年,另一位古生物学家认为镰刀龙不是龟类,而是兽脚类恐龙。这一观点得到大多数科学家支持。但是由于当时镰刀龙化石稀少。科学家仅凭几根爪子进行头脑风暴。有人认为镰刀龙和霸王龙,异特龙那样长着血盆大口。也有人觉得镰刀龙的爪子像迅猛龙(✖️)伶盗龙(✔️)那样,长在后腿上。直到后来我们发现了更多镰刀龙类的化石,一切的真相才渐渐浮出水面。
镰刀龙是镰刀龙科里体型最大的物种。最大的镰刀龙,从头到尾足足有10米长。体重可达5吨。这个个头已经和永川龙差不多大了。然而,永川龙是长着厚重头颅的出色猎手。但是镰刀龙已经皈依佛门。改行吃素了。


这点从镰刀龙的结构上就可以看出来。镰刀龙有着小而狭长的头部以及喙状嘴。还有他们拥有长长的脖子。牙齿也不是主流兽脚类恐龙的匕首状。而是变成了两侧对称。并不锋利的叶片状—这是典型植食性恐龙的特征。以及根据宽阔的骨盆,并且其盘骨呈篮形,耻骨朝后。可以看出镰刀龙拥有宽阔的身躯。换句话说他们有一个圆鼓鼓的大肚皮。这里面主要装载庞大复杂的消化系统。毕竟植物纤维可比肉食难消化多了。不过尽管这样,也不排除镰刀龙有取食昆虫以及小型动物的能力哦。

镰刀龙最显著的地方就是它们巨大的爪子,他们每只手上有三个巨大的爪子,长度可超过1米。最大的一具标本爪子连上手臂足足有2.5米长,指爪长而弯曲、狭窄。镰刀龙类普遍拥有大型指爪,而镰刀龙的指爪最大,是已知动物里的最大型指爪。这三根指爪中最长的是第一指爪。根据推测,镰刀龙的指爪最多是用来吃饭的。它们靠指爪扒拉下来树枝送到嘴边。同时也可以用它来争斗,防御敌害

说完了手,再说说脚吧,镰刀龙大腿比小腿长,足部短宽,这表明镰刀龙无法快速奔跑。只能快步行走,最多慢跑。

从肉食祖先进化到素食形态,镰刀龙家族花了漫长岁月。在中国辽宁发现的原始镰刀龙类,比如建昌龙,它们的样子和小型肉食恐龙没什么区别。只是口中的牙齿变成了树叶状。科学家也因此推测。镰刀龙的祖先是小型肉食恐龙。后来在竞争压力下才转行吃素。最终演化出此等庞然大物。此外,根据其早期近亲推断,镰刀龙可能是拥有羽毛的。


镰刀龙生存的蒙古戈壁,在白垩纪晚期是一片气候温暖绿洲广布的地区。镰刀龙就栖息在这些绿洲之中。这里还滋养了很多别的恐龙。比如说更大更怪的恐手龙。小型的肿头龙类倾头龙。以及鸭嘴龙类和蜥脚类。对于镰刀龙来说,改行吃素不代表能保证自己不成为食物。在这里最强大的掠食者是体长可达11米的特暴龙。面对特暴龙。镰刀龙这样的身体结构肯定无法快跑。但是它们那双大爪,这时候就能派上用场了。很多人觉得镰刀龙的大爪挥动无力。其实不然,镰刀龙的前肢有强壮的肌肉群。挥舞期它的镰刀来可比梅三娘威风多啦.....面对一头挥动六把狂魔镰的镰刀龙。大脑发达的特暴龙应该清楚。尽管拼尽全力可以杀死面前的家伙。但是自己搞不好也得受一身伤。还是身上没有这些装备的鸭嘴龙和小型蜥脚类对胃口。同时,古生物学家推测镰刀龙是群居动物。他们一起防御敌人,多一个个体。就多一份活下去的希望。



镰刀龙真正的压力,其实来自身边的植食性恐龙。鸭嘴龙类和角龙类这样的主流植食恐龙在当时对付植物方面已经很有一套。他们进化出更耐磨的嘴喙。更多的牙齿以及出色的咀嚼能力。这样的一套配制让角龙类和鸭嘴龙类迅速扩散至全球。但是与之相对的镰刀龙,除了铸镰龙和懒爪龙外却都局限在亚洲分布。它其中又以中国的内蒙古以及蒙古国南部为最多。而且镰刀龙类的化石数量一直比较稀少。这可以表明。镰刀龙在当时也算是边缘物种。尽管如此,这个物种的火苗。依然顽强地烧到了6500万年前,直到那颗陨石的到来....



资料来源:维基百科,《博物杂志:利器在身,体胖不愁》,百度恐龙吧
感谢:江氏小盗龙,雷电三角龙,618-136-70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