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朋友不多
“找啊找啊找朋友,找到一个好朋友,敬个礼呀握握手,你是我的好朋友。”不知为什么,首先想到的是这首很老的儿歌,可细数一下,我似乎真的没有什么朋友。
记得小的时候,和我玩的同学很多,但是真正能玩的来的没有几个,而初中也就一两个,但也不算玩得好的,不过可以一起分享好看的漫画书,可以在放学的路上聊天,直到依依不舍地分开,也许这算得上是朋友吧。如果这么的定义的话,那我的朋友也不算少。
我的中学生活并不丰富,没有参加过任何学校的比赛,也没有显眼的特长,我和我的那些朋友们都是这样的平凡,是文艺汇演的观众甲,是某位杰出同学的友人A。我曾努力的想融入某个圈子,和他们一起玩,似乎那样可以表明我是他们的一员,是他们的朋友。可是如今想来,也许只是他们可有可无的成员吧。在后来我曾试图融入别人的朋友圈,但是我似乎是个透明的人。我明白了,我和他们是完全不一样的,兴趣爱好都不一样,为何要融入他们呢?圈子不同,就不要融入了,对谁都不好。
我开始思考我的交友方式,我开始注意交友的质量,宁缺毋滥是我唯一的原则。
在大学和工作这几年我都没有太多的朋友,没有参加什么朋友的婚礼,也鲜有聚餐,,业余生活就是一个人逛街,一个人看电影,一个人散步,一个人在家玩游戏看书,我习惯了一个人的生活。
不过值得称道的是我依然有两个朋友,至少我把他们看做是朋友,在长长的通讯录中,只有她们是最常联系的人,一个在我最悲伤的时候鼓励我,她知道我最想要什么,也鼓励我去做我想做的。她支持我的旅游计划,她的每一句话都触动着我,那是我心里最想说的,也是我最渴望的。我们素未谋面,却在网上相谈甚欢,就这样我们保持了两年的友谊。
另一位朋友是我在一次面试中遇到的,她与我同城,长我六岁,正是因为住在同一个城市,我和她见面也容易一些,即使如此,我们至今也只聚过六次,也许正因为难得一聚,我才能记的如此清晰。
我曾幻想过和她在一起的生活,也婉转的告诉她我对她的爱意,她拒绝了,但并不妨碍我们之间的友谊。我们都在对方身处困境的时候安慰彼此,也都可以相互理解对方。当她知晓我的旅游计划后,她送给我一本旅游指南,还有一些药品,告诉她自己曾经的旅游经验,供我参考使用。这是第一次除家人外,朋友赠予我的东西。原来我也是有朋友会送我东西啊。
我既将她当朋友,也当做姐姐。我很少找她聊天,因为我知道她白天工作很累,晚上难得休息,就不要打扰她了。毕竟作为弟弟,当然要体恤自己的姐姐了。我和她保持了三年的友谊,平时也互不打扰。也许这样,见面才会有更多的话能说吧。互相保持距离不也是挺好的吗。
我想真正的朋友也许就像我这样的朋友,可以在你身处困境,尽自己所能去帮助你,能够理解你的理想愿望,平时保持一定距离,偶而一聚,也许这就是最好的朋友关系。
请允许我说了这么多的话,也许是看到题目有感而发吧。或许又是很长时间没有和朋友聊天,无处诉说,所以才会絮絮叨叨说了一堆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