条件概率学不懂?一哥20分钟包教包会用!
2023-06-07 22:43 作者:小镇梦想家HuangFuRen | 我要投稿

补充一下条件概率的前置知识与答疑。
概率的乘法公式:P(AB)=P(A) P(B|A),初学的小伙伴可能会疑惑,印象中的P(AB)不是等于P(A) P(B)吗?其实是因为如果事件A与B相互独立,P(B|A)=P(B) (为啥呢?不妨思考下,如果事件A的发生不会影响B的发生,也就是相互独立,那么在A发生情况下B发生的概率P(B|A)当然还是等于B发生的概率P(B) ),而平时接触独立事件问题比较多,所以习惯了P(AB)=P(A) P(B)。
而视频里给出的例子都是相互不独立的例子,所以计算P(AB)的时候要用P(A)P(B|A)哦
例如视频第一个例子8:33 中求P(A1C)的时候,就用到的是P(A1) P(C|A1),其中P(A1)=1/3, P(C|A1)=1/4
再谈一个有小伙伴问出的疑惑,说P(AB)为什么不是P(B|A),注意P(AB)和P(B|A)的含义千差万别,前者表示发生了A且发生了B的概率(相当于两个时事件都要成立的概率),后者表示在A已经发生的情况下B发生的概率(相当于只算了一件事发生的概率),所以后者反应的概率只是前者的一部分。
两者的关系在概率的乘法公式中得到体现。
再有,大题怎么写过程呢?视频最后有说到,不过有小伙伴没看完,所以这里提一下:树状图是写在草稿纸中捋思路的,试卷上首先设出需要用到的事件,然后写出概率公式,带值,得到答案。(全概率公式用的最多)
注意,书本上全概率公式中的每一项为P(A)P(B|A),视频写出的每项为P(AB),两者由概率乘法公式可以得出来是一样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