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Michelle】不专业整理分享 之 吴青峰《一点点》

2020-10-26 18:21 作者:Michelle_Chung  | 我要投稿

【按照惯例需要开场白】

今天要分享的是今天数位上(上)线(头)的青峰第二张个人专辑《册叶一:一与一》下册第五首歌《一点点》,没有一点点防备就上线了~

对于这首歌其实并不算太陌生,也在我的预测曲目里面,不过没想到的是这次的《一点点》是青峰的第一版歌词,「这首歌是一只蝉的故事。」

《一点点》是2016年青峰为林宥嘉填词的作品,收录在专辑《今日营业中》。

《一点点》林宥嘉版本歌词(PTT截图)

我原本预测这首歌的原因,除了听过很喜欢这个旋律以外,还有一个原因是我觉得这首歌和《太空人》存在着联系hhh(请看第一段歌词~)。

告诉你一个小彩蛋,同样是2016年写给苏珮卿的《宁静海》里面有一句“无重力的我 因你而有引力”,这句话出现在《太空人》专辑《备忘记》里面与《太空人》这首歌相对应的随笔《引力》最后一句

P.S.《宁静海》的歌词对于我来说也是挺难理解的,所以还没想好整理文章,后面会补的~

之前休团期间青峰也有和珮卿一起合作《一点点》喔~

《一点点》单曲封面(cr:吴青峰Studio 微博)

扯远了,让我们回到新版的《一点点》。

先来看看这首歌的介绍。

如果,你是一只蝉,会选择怎样的生活?
 
青峰说,「这首歌是一只蝉的故事。」2016年林宥嘉演唱的〈一点点〉,由林宥嘉作曲、吴青峰作词、陈珊妮制作;其实当时青峰给出的第一版歌词,就是现在2020年青峰版的〈一点点〉。这次的版本,青峰邀请了刘胡轶制作,编曲巧妙地表达出蝉在土壤内的生活,带着一点点盼望与惊恐,出土后的未知是否令人迷惑?

透过音乐刻划出潮湿的土壤,点滴的水从外流入,跟着青峰的声波,一起破土而出;那刻,所有的迷惘,都带着无畏,随着电吉他、鼓声的躁动,大鸣大放。外面的世界,让人惊惶,却再也回不去土里了。

——  《一点点》介绍(摘自 吴青峰Studio 微博)

以下是两个官摄现场。

一点点
Lyricist: 吳青峰    Composer: 林宥嘉

我睡在土壤里面失眠
我在考虑何年何岁
追随自然的演变
对一只平凡的蝉而言
得要拼命让人看见
传达生命的热烈
总说大鸣大放 才算活过
这样亵渎黑暗 又算什么?

一点点想像你的脸
一双眼 看见了谁 变成了谁
一点点失去你的脸
是因为 想成为谁 都不像谁

谁能明白外面的世界
提供完美拿来摧毁
梦总是拿来幻灭
谁能明白土里的世界
不怕表情换来误解
不怕心换来欺骗
看来遥不可及 才是追求
其实近在身边 反而不懂

一点点想像你的脸
一双眼 看见了谁 变成了谁
一点点失去你的脸
是因为 想成为谁 都不像谁

一点点想像你的脸
一双眼 看见了谁 变成了谁
一点点失去你的脸
是因为 想成为谁 都不像谁
你是谁 你蜕变 我不变


早上起床发现这首歌数位版上线了,于是从早上上班路上开始我一直在单曲循环这首歌。


说说几个令我印象深刻的点:

一、歌曲第一段(“我睡在土壤里面失眠 ……  是因为 想成为谁 都不像谁”)应该是描述蝉在土里的生活。这里听起来青峰的声音是有一种空旷的回音感,很特别,这里的伴奏也很简单(我猜是两把吉他?我不懂乐器所以不知道对不对),而且我觉得听起来有一点点像《寂寞的时候》第一部分的demo的声音效果。


二、紧跟第一段结尾“都不像谁”,刷弦的声音加大接着戛然而止,然后“嘿耶~”带出鼓点真的很带感,能让人一下感受到蝉破土而出的那种力量(没错,蝉的幼虫生活在土中,所以是破土而出~)。这里开始歌曲伴奏音色就变得丰富了。


三、第二段副歌前面“看来遥不可及 才是追求 其实近在身边 反而不懂”以及最后一句“你是谁 你蜕变 我不变”这两句都是从很满(?)的编排变成很简单的伴奏,给人一种冷静的感官,前者有一种大彻大悟的感觉,后者也有表明创作者自己的立场的感觉


四、节奏转折点的冲击。除了第二点提及的“嘿耶~”,还有就是第三点“反而不懂”接着的副歌,以及最后一段副歌前面的间奏部分(也是“嘿耶~”开始),听着很上头~


当然以上都是我一家之言,也不见得准确,如果有错误的地方还请各位看官不吝赐教~

不知道这首歌有没有MV,如果有的话我有点期待MV会以什么样的方式进行呈现。

上面主要是说了曲的部分,按照以往我一般都会先写词的部分,但是我觉得这首歌我没什么好说的(捂脸)哈哈哈,也就简单写一写吧。

我睡在土壤里面失眠
我在考虑何年何岁
追随自然的演变
对一只平凡的蝉而言
得要拼命让人看见
传达生命的热烈
总说大鸣大放 才算活过
这样亵渎黑暗 又算什么?

—— 《一点点》歌词节选

第一段里面其实就是描写了纠结的一种心态:出身平凡,身处黑暗,是否需要“大鸣大放”,让生命轰轰烈烈?

【大鸣大放】意思没有特别弄懂。本是“百家争鸣”、“百花齐放”的缩写或简称(来自度娘),还搜索到zz运动(醉),我的理解应该是一种轰轰烈烈的、引人注目的状态

【亵渎黑暗】我的理解是对选择“大鸣大放”这一种生活态度的批判

谁能明白外面的世界
提供完美拿来摧毁
梦总是拿来幻灭
谁能明白土里的世界
不怕表情换来误解
不怕心换来欺骗
看来遥不可及 才是追求
其实近在身边 反而不懂

—— 《一点点》歌词节选

这一段其实是对于两个阶段(在土里 以及 出土后)的回顾和总结:在外面的世界,经历过一次次提供的完美被摧毁,一个个梦想的幻灭;回首土里的世界,单纯而美好。

我觉得这里也是很接近青峰自己的现实状态,外面的世界充斥着社会的险恶,人性的丑陋;土里的世界则更像是青峰自己的个人世界,这里面也许黑暗也许孤独,但是却不用担心其他的误解与欺骗

最后两句算是小的总结,当某件东西遥不可及的时候就会本能的想要去追求,但是往往却不懂得珍惜近在身边的美好

一点点想像你的脸
一双眼 看见了谁 变成了谁
一点点失去你的脸
是因为 想成为谁 都不像谁
你是谁 你蜕变 我不变

—— 《一点点》歌词节选

副歌的部分,只有最后一段有“你是谁 你蜕变 我不变”。

副歌我是觉得不大好理解:

  • 这里的“你”,我觉得是大众心目中的“你”的样子,作为一个“大鸣大放”的存在,活在公众的眼光之下。

  • 我想象着“你”的样子,“你”希望我是什么样,我就变成什么样(看见了谁 变成了谁)。

  • 越是想要成为某个特定的形象,却越是不可能(想成为谁 都不像谁)。

  • 最后,我扪心自问,“你是谁”?也许你选择“蜕变”,但是,我选择忠于初心(我不变)。

【小小的总结】

整首歌整理下来,我似乎与之有了更多的共鸣。而且从这首歌里面,还能感受到一种坚定的力量,在此要感谢青峰带来的这首《一点点》,也期待下册剩下的最后两首歌。

如果文中有理解错误的地方还请看官们在评论区分享出来,也可以分享你听完这首歌的感受,再次谢谢各位看官们的支持~

【Michelle】不专业整理分享 之 吴青峰《一点点》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