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害羞是遗传的?为啥我脸皮这么厚

2019-06-10 16:03 作者:英国报姐  | 我要投稿

在一个满是陌生人的聚会上不知所措、想到自己有一场当众演讲就浑身蓝瘦...因为害羞的情绪作祟而变得紧张焦虑,有这样经历的人不在少数。


也因此,有不少心理学家针对害羞这种情绪做了一些研究。可以从中发现,害羞不仅是一种常见的情绪,背后还有一些我们不知道的小秘密。


害羞其实是一种遗传?

在伦敦国王学院遗传学教授Thalia Eley的意见中,害羞这种感觉,其实还包含了遗传上的因素。


作为一种性格上的特征,有约30%的害羞情绪可以归结为遗传因素,其余的部分则是被环境影响的结果和个体对整体环境的反应。


虽然害羞情绪的产生与环境影响的关系更大,但是在Eley看来,遗传的“推波助澜”也功不可没。遗传因素的有趣之处在于,它促使我们吸收环境当中,与我们内心实际倾向相匹配的方面。

比如说,比起在操场上参与其他人的活动,一个害羞的孩子更有可能是一个人待着。那么,独自待着的孩子一定是被孤独感包围吗?


示意图

Eley的研究表明,事实并不是这样。对容易害羞的孩子来说,很多情况下,看着大家玩乐而不是自己参与其中,其实会感到更舒服。而这种内心的“舒服”,就有遗传因素的影响。


不仅是孩子,相信容易害羞的你,一定也有很多时刻,更喜欢自己一个人待着的感觉。

这就是影响害羞情绪的动态系统:一种由基因和环境共同作用的结果。

害羞是一件坏事?

如果深受害羞情绪的影响,并因为这种焦虑而苦恼,那你可能会觉得它是“有害”的情绪。

当然,理论上讲,害羞本身是非常普遍、正常的,除非它发展成严重的社交焦虑,否则不会引起问题。


而一旦害羞情绪真的引发了严重的焦虑,那你就不得不寻求专业人士的帮助了。

根据伦敦焦虑症和创伤中心的临床心理学家Chloe Foster所言,针对这种情况,通常是使用认知行为疗法(CBT)。


比如在多人面前发言时,诱导你专注于房间里的人,而不是担忧于自己的发言是否正确,可以适当缓解这种由害羞带来的焦虑。


对我们来说,平常的害羞都是正常表现。如何调节情绪使其不会严重影响自己的生活,还得由自己来琢磨。

害羞和内向是一样的吗?

害羞的人通常是内向的,但害羞的人也可能是外向的人,只是被自己对害羞情绪的焦虑阻碍了社交进展。

而不害羞的内向者则很可能擅长社交,但与社交相比,他们更偏向独处。


强迫内向的人表现得外向,会让他们更开心吗?

加州大学人格心理学博士Jessie Sun做过这样的实验,在一周时间内要求参与者尽力表现出自己大胆、健谈、积极和果断的一面,并收集他们的感受,汇总为数据。


对于那些非常外向的人来说,持续一周的外向行为能使他们的情绪更加积极,他们感到更“真实”——更像他们自己。


但是内向的人在积极情绪方面并没有那么大的提升。极度内向的人实际上会因为这种“假外向”感到更累,内心经历更多的负面情绪。

所以,强迫内向的人表现得外向,很可能会适得其反。有强行被推向演讲台经历的小伙伴们应该是深有体会了。


总之,害羞的情绪不是洪水猛兽,也不是可以轻易摆脱掉的东西。过于害羞的人要做到的,是慢慢寻找与自己情绪共存的方式。

你可以成为一个好的思考者,但不一定要成为一个好的演说者。每个人的道路不尽相同,找到更适合自己的那条路,才会有更为开心、积极的体验吧。


害羞是遗传的?为啥我脸皮这么厚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