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十年过去了,为什么我还在玩《心灵杀手》?

2020-06-08 18:03 作者:极客电影  | 我要投稿



十年前,一个初成名的游戏团队决定,把自己的新作品和《荒野大镖客》同日发布。


这个团队是芬兰游戏工作室 Remedy ,当年那个“新作”就是第三人称恐怖射击游戏——《心灵杀手》(Alan Wake,玩家们戏称“阿兰醒醒”)

△ 《心灵杀手》(2010)


IGN给《心灵杀手》打出9分,说这是个“介于真实与扭曲阴影之间、却异常真实”的故事。


在此之前,让 Remedy 第一次积累起人气的游戏作品是《马斯克佩恩》


△ 《马斯克佩恩》(2001)


借鉴了《黑客帝国》里著名的“子弹时间”华丽动作设计,充斥着当时游戏中最先进的爆破场面;


绝望的战斗、阴郁的闪回镜头,漫画式过场,一个破碎男人的内心独白......整个故事向着怪异的方向越走越远。


《马斯克佩恩》奠定了 Remedy主打 “心理恐怖”的基础,之后通过《马斯克佩恩》续集、《心灵杀手》、《量子破碎》和去年最新的游戏《控制》,Remedy 树立起自己独特的风格。


Remedy 游戏配方 = 一流的故事剧本 + 新颖的叙事方式 + 前卫的画面技术。


今年刚好十周年纪念的《心灵杀手》,不仅是Remedy 的代表作,更是写给惊悚剧《双峰》和《X档案》的一封情书

△ 《心灵杀手》十周年纪念海报
△ 惊悚美剧《双峰》(左)和《X档案》(右)


在《心灵杀手》游戏主角艾伦的世界里,你将经历一次光明与黑暗的对决


这部游戏将给你带来一场犹如追剧般的畅快体验。

作家被手电筒拯救的噩梦


噩梦不存在逻辑,但如果噩梦都能被解释,那么它就失去了原有的乐趣。

这是史蒂芬·金对噩梦的理解,也是游戏《心灵杀手》开场的第一句话。


主角名叫艾伦·韦克,和史蒂芬·金一样,是个恐怖小说作家


他备受脑闭塞的折磨,某天他发现自己再也写不出东西了,于是精神和身体状态都变得很不稳定。


艾伦的妻子艾丽丝带他到华盛顿州山中一个叫“亮瀑镇”(Bright Falls)的地方度假休息。


但艾伦不知道,这并不是一次单纯的度假,爱丽斯此行的目的是带他去看一个著名的心理医生,好让他尽快恢复写作。


结果好心办了坏事。原本就被写作和催稿弄得心力交瘁的艾伦直接崩溃,在恍惚中他听到了妻子的求救,于是一头扎进了深不见底的巨釜湖。


下次睁眼已是一周以后。艾伦从撞毁在路边的车里走出来,一抬头,一切都蒙上了阴冷的滤镜,亮瀑镇已经不再是他刚来时的那个亮瀑镇了。


作家进入了自己创作的恐怖小说中,他要面对的是成群结队的暗影。这些暗影有着人的轮廓,但只剩下一副模糊的影子,它们是被巨釜湖的黑暗力量所囚禁的俘虏。


黑暗控制了人类、动物和整个小镇;但暗影可以被光消灭,所以艾伦从头到尾都带着一支手电筒。


除了手电筒这个标配,街灯和其他光源也成为艾伦的保护伞,恶灵避退,主角可以借机恢复健康。


艾伦笔下的一切都会成为现实,所以暗影需要艾伦完成新小说的手稿,来增强他们的力量。


玩家跟随艾伦的视角,众多细节拼凑成整体,诡异事件的谜底逐渐揭晓,亮瀑镇的真相也浮出水面。

△ 小镇百年大事记


在逐渐被噩梦吞噬的世界里,艾伦的故事究竟会如何收场?


《心灵杀手》是一款如假包换的恐怖射击游戏,但 Remedy 却把它做成了美剧的样子,故事的结构和推进严重参考了悬疑题材剧集。


游戏剧情共分成“六章”,每一章就像一集剧;


但在玩家自己的参与下,一步步推进剧情、抽丝拨茧般重现完整故事,这样的体验却是普通剧集无法做到的。


一千个玩家眼中就有一千个《心灵杀手》。这个充满隐喻的意识流故事,怎么解读全看玩游戏的你。


被黑暗侵袭的亮瀑镇,也许是艾伦小说里的一个有点类似“寂静岭”的异世界;也许这一切都只是“入戏太深”的艾伦把现实和小说情节混为一谈之后做的一场噩梦罢了。


书写完了,梦也就该醒了。

致敬悬疑大师 


《心灵杀手》全6章的创作受到过不少电影、电视剧和书籍的影响,也不乏对作品和艺术家的致敬。

△ 游戏画面和电影《闪灵》对比,是不是有库布里克内味了?


其中最显著的“参考”,就是大卫·林奇的《双峰》(Twin Peaks)

△ 老美剧《双峰》


游戏制作组曾多次承认《心灵杀手》借鉴了“双峰镇”的一些设定;Remedy 的灵魂人物、《心灵杀手》的编剧山姆·雷克(Sam Lake)也提到过自己是大卫·林奇和《双峰》的忠实粉丝。


《心灵杀手》里虚构出来的“亮瀑镇”就坐落在美国西北部的华盛顿州。


这里人烟稀少,却有着让人心旷神怡的美景,幽暗的丛林、阴森的山谷和深邃不见底的湖泊给这里平添了一丝神秘。

△ 游戏里的亮瀑镇


大卫·林奇和马克·弗罗斯特正是受到了这种自然风光的启发,才创作出了惊悚剧集《双峰》。

△ 欢迎来到“双峰镇”


《心灵杀手》的艺术指导在采访中透露,他们为了获得创作灵感,专程去美国西北部地区进行了为期两周的取景。


开车在华盛顿州穿行了2000多英里,当然不能错过《双峰》的主要取景地北本德市。 

△ 游戏里的“老鹿餐厅”(上)和《双峰》里的“双R餐厅”(下)


另外,游戏中还有阿尔弗雷德·希区柯克的影子。


玩过《心灵杀手》的人一定记得游戏里一种“特别”的怪物——太阳落山的时候总有一群黑压压的乌鸦凶狠地冲过来,挡住艾伦的去路。


乌鸦群的设计其实来自希区柯克的电影《群鸟》,片中就有鸟群疯狂袭击人类的桥段。

△ 《群鸟》(1963)


在游戏中还隐藏着许多电视机,上面播放着一档叫做《夜泉》的真人电视节目。


节目内容是一些神秘的 “都市传说”,其中有一集叫做“量子自杀”,说的是一个相信“量子永生”的博士在课堂上饮弹自尽的奇葩故事。


如果你看过罗德·瑟林在上世纪拍摄的经典脑洞剧《阴阳魔界》,就一定能在《夜泉》这儿找到熟悉的感觉。 

△ 《阴阳魔界》(1959)


当然,还有对前面提到的“恐怖大师”史蒂芬·金的致敬。


除了直接引用史蒂芬·金的话;游戏主角艾伦作为作家,他的黑暗小说照进现实——这个设定是不是很熟悉?像不像金笔下的故事?

REMEDY的金牌编剧


《心灵杀手》的故事如此引人入胜,与编剧山姆·雷克(Sam Lake)脱不开干系,据说他花费了5年时间打磨剧本。


不光是《心灵杀手》,Remedy工作室的几款当家作品《马克思佩恩》、《量子破碎》、《控制》的剧本都由他创作。

△ 山姆·雷克


山姆·雷克在游戏圈相当有分量,而且十分活跃。

△ 山姆客串了小岛秀夫的《死亡搁浅》


一个游戏工作室的剧本编剧却成了工作室的灵魂人物——可以说是游戏厂商里独一份了。

△ 初代《马斯克佩恩》的脸模就来自山姆


然而山姆·雷克却是在25年前由于一个偶然的机会意外入行的:当时他还在赫尔辛基大学攻读英语语言文学,童年密友Petri Järvilehto是Remedy工作室的创始人之一。


他们的第一部作品叫《死亡拉力赛》(Death Rally),是一部赛车游戏。


但当时游戏的文本一直没人负责,于是Petri找到了他身边唯一一个会写作的朋友山姆·雷克,这一入坑就是25年。


在《心灵杀手》十周年纪念的采访片段中,山姆介绍了一些创作时的有趣细节:


游戏中消灭黑暗的“终极法宝”——神器开关,可能很多人都不太理解,一个没接线的破开关是怎么成为关键道具的。


其实山姆·雷克小时候喜欢收集一些废品,这个破开关就是他“收藏”中最常把玩的一个。


另外山姆·雷克还是个谐音梗重度爱好者,比如《马克思佩恩》Max Payne是Max pain(极大痛苦)的谐音,象征着主角遭受的巨大痛苦。


到了《心灵杀手》这里,山姆·雷克“故技重施”——Alan Wake不光是主角的名字,“wake”有“醒醒”的意思,和剧情中沉睡的艾伦直接相关,不少玩家干脆就把游戏称为“阿兰醒醒”。


Remedy 的新作《控制》,和《心灵杀手》也处在同一世界观下,联邦控制局的档案中也隐约可以看出亮瀑镇的端倪。

△ 《控制》里的艾伦彩蛋


也许所有关于《心灵杀手》续作的答案会在《控制》即将推出的第二个DLC——《AWE》里得到解答。

△ 上半是《心灵杀手》,下半是《控制》


在游戏《心灵杀手》初发售时,山姆·雷克还亲自编剧了6集真人迷你剧版的《亮瀑镇》(Bright Falls),讲述游戏时间线之前发生在亮瀑镇的故事,艾伦也在其中露了面。

△ 《亮瀑镇》虽然冷门,但评分还不低呢


匠心游戏《心灵杀手》十岁,Remedy “美剧化叙事游戏”的手法也越来越纯熟。


虽然这种像艺术一般的游戏可能不会成为主流,但十年后,我们仍然要为 Remedy 这个坚持自我风格的创作团队喝彩。

十年过去了,为什么我还在玩《心灵杀手》?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