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读书笔记】《法学学位论文写作方法》(梁慧星著,第3版)

2022-10-24 00:47 作者:子琰w  | 我要投稿

【简评】

l  本书举例侧重民商法,其他二级学科研究生主要看作者对论文题目、大纲的评析即可,不用仔细研究其例文的内容。

对学位论文与期刊论文的区别讲的很清楚,解开了我的多年困惑。由于读研以阅读期刊论文为主,这么多年一直学习的是写期刊论文的“套路”,对学位论文的写作思路与要求不够熟悉。本书恰好弥补了这一点。

l  强调了写作要“扬长避短”,这一点可能是在论文写作课程中难以学到的。

l  强调了“学者的社会责任”

 

一、引言

学位论文的要素:选题、资料、结构、研究方法、见解、文章、社会责任

二、学位论文的选题

(一)课题选定的四项要求

1.      学术性与理论性

反例:“执行难”“裁判不公”是现实问题,不是学术问题、理论问题;政策性、对策性问题也不适合作为学位论文选题。

正确:补白性选题、开拓性选题、提出问题性选题、超越性选题、总结性选题

*示例:研究一项法律理论、原理;一项法律制度;一个法律原则;一个法律概念

2.      实践性与针对性

主要针对实用法学,如民商法、刑法、诉讼法、经济法

拓宽法学学位论文的选题范围,既要研究发达国家的法律,也要研究发展中国家与不发达国家的法律。

3.      有充足的资料

4.      能够扬长避短

是否擅长抽象性思维?是——理论型选题;否——制度型选题

是否擅长及掌握多种外语?

专业知识的长处与短处?

(二)题目设计

1.      题目应涵盖论文研究的全部内容:比如对“违约责任”的研究,不能在章节中再写“救济措施”(救济措施不止违约责任一种)

2.      题目的两种基本结构形式【重要】

第一种:关于xxx(宾语,研究对象)的研究,可以简写为“xxx研究”,变体为“xxx+的+研究方法”(如知识产权的经济分析、证券民事责任制度比较研究)

第二种:论xxx(宾语,研究对象),变体为“xxx论”

3.      题目设计的规则【重要】

(1)      题目必须是动宾结构的短语,不能是句子,慎用副标题(可以调整研究角度,限制研究范围,突出研究重点,应比正题范围要窄,可以是“与正题内容有重要关联”的另一项内容)

(2)      题目只确定研究对象,不表达作者观点

(3)      题目力求明确、简短,忌冗长

三、学位论文的资料

(一)要有充足、翔实、新的资料

要求直接的、第一手的、新的资料

硕博论文要有一定数量的外文资料

(二)标明资料出处

增强论文的说服力

(三)要有参考文献目录

四、学位论文的结构

(一)一般结构

目录——序言——导论——本论(本质部分)——结论——参考文献目录——后记

(二)导论:引起读者阅读兴趣

本文要研究什么课题?

这个课题的产生背景?

研究这个课题的原因?

它的理论意义与现实意义?

本文采用了什么研究方法?

本文的大体结构?

(三)结论:最终得到的研究成果、遗留问题

制度型论文可以以立法建议代替结论

也可以结语(结束语)代替结论

(四)本论

1.      本论的结构:至少三个部分(单位)

总分结构:总论+分论

三分结构

四分结构

编章结构

章节结构

2.      每部分都要“切题”,反复出现本文的研究对象:比如论文研究的是物权变动,那么每章的标题都有“物权变动”四个字,或者是“物权变动”的下位概念(或具体形式,比如善意取得和取得时效)

3.      逻辑关系

(1)      总分关系(先总后分)

(2)      并列关系(位阶同一)

(3)      递进关系:时间上、空间上、逻辑上。“空间上的递进”是指地域上“从外到内”,概念上“由表及里”,先讨论产生原因、背景、思想、政策取向,再讨论构成要件、法律效果、解释适用。“逻辑上的递进”是指由抽象到具体,从内涵到外延,确定适用范围,分析适用条件、法律效果。

4.      对各部分标题的要求

(1)      标题应当是名词或名词性短语,不能是一个句子

(2)      标题只确定本部分的研究对象,不表达作者观点

(3)      标题应明确、简短,避免冗长

(4)      标题应当出现题目中的关键词

(5)      同一层次的标题应互相协调

5.      论文结构确定后,从最容易写的章节开始写

五、学位论文的研究方法

1.      法解释学方法:狭义的法律解释方法——明确法律文本的内容意义、构成要件、适用范围和法律效果的各种解释方法,如文义解释、目的解释;广义的法律解释方法——还包括补充法律漏洞的各种方法,如目的性扩张、目的性限缩,以及针对具体案件事实对不确定法律概念予以确定的方法

2.      比较研究方法:制度比较、功能比较

3.      历史研究方法:制度性选题可以用历史研究方法作为一种辅助方法

4.      法经济学方法:效率、价值

5.      法社会学方法:制度性选题可以用法社会方法作为一种辅助方法

六、学位论文的见解

1.      一般学术见解:作者对于不同主张、观点的表态。作者自己提出的观点、主张是“创造性学术见解”。分为采通说、从新说、择善而从、自创新说。

*可以从提倡者、赞同者的著作中找到某一学说的优点、根据与理由,从反对者、批判者的著作中找到学说的缺点与不足。

2.      基本学术见解:作者的主旨思想,如对于一项制度的表态,“xx制度符合现实需要,应该予以保持并进一步完善”

3.      区分立法论与解释论【重要】

立法论:批评现有制度,建议修改完善或建议创设新的制度。讨论法的“应然”,不受现行法的局限

解释论:分析制度的适用范围、构成要件、法律效果,概念或用语的含义,是否存在不当以及漏洞,弥补漏洞的方法与根据。讨论法的“实然”,受到现行法的约束。

七、学位论文的“文章”

(一)文体

1.      一般学术论文:学术刊物上的学术论文

2.      研究性学术论文:长篇专题研究论文、硕博学位论文

3.      一般论文的题目必须用决断的语气,每个标题都应当是论断,表达肯定或者否定

4.      学位论文的题目不能是论断,标题只能确定该部分的研究对象、研究范围

(二)文字

1.      修辞:一般不能用

2.      文风:(1)避免美文、译文、欧化的风格(中文几乎不用从句,很少用倒装),如果不是直接引语,尽量避免外语句式;(2)避免口语化,对专业概念不可用口头语;(3)要使用法律概念;(4)使用特定法律学科的法律概念

3.      文采:避免段落过长;句式要有所变化;讲究句子的长短变化

八、学位论文的社会责任

从事法学研究,要有科学的精神、正义的追求和独立的学术人格,要有对国家、对民族的责任感。

学术研究要讲社会责任,不要总是追求什么创新、什么自己的见解,要对子孙后代负责。


【读书笔记】《法学学位论文写作方法》(梁慧星著,第3版)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