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终局——万历援朝战争(十二)

2020-05-28 22:04 作者:史图馆  | 我要投稿

本作品是对史图馆专栏的投稿,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本作品并非严谨的历史学术研究,仅供参考;未经授权,禁止二传,违者必究。

本文作者:无为畅玄


万历二十六年八月十八,丰臣秀吉在病榻上咽下了最后一口气。在最后的日子里,他想尽办法安排好自己的身后事,努力让政权能够平稳过渡给爱子秀赖,为此他做足了戏码。先把丰臣家最大的对手德川家康叫到面前,对他掏心掏肺说了一堆,要他为少主忠心辅政,末了还说一句“当立与不当立,一在卿之心”,只盼他今后千万不要与秀赖为难。此后他又设计了一套相互牵制的辅政大臣体系,用尽全力维持政局稳定。

虽然已是同床异梦,但五大老对撤兵一事终究达成共识。九月三日,五大老决定秘不发丧,并命令在朝士卒秘密撤回日本。此时明军正展开轰轰烈烈的三路反击,撤军令直到刘綎的西路军撤退后一天才传到泗川,之后传向顺天及蔚山。

十一月初十正是行长撤兵之日。此前黑田长政率釜山日军撤回日本、加藤清正率蔚山日军撤回釜山均无阻拦,轮到战线最西端的小西行长撤退时却出事了——陈璘和李舜臣的联合水军等候多时,把行长给堵回了顺天,同时刘綎军也向顺天开进。面对这种情况,行长做了两手准备。他在撤兵之前先和刘綎签订和约,此外另派小船偷渡往泗川,向岛津义弘求援。显然明军没把和约当回事,十一月十二日日军先锋撤退被陈璘全部击沉。行长暴怒之下砍了两个俘虏的手臂,并向刘綎送信表示抗议。结果刘綎回信道:我只管陆军,这事你得找水师提督陈璘。行长又送了白银和宝剑给陈璘请求放开口子,陈璘倒是满口答应。之后日军先锋被李舜臣的朝鲜水师击退,行长又向陈璘抗议,陈璘说我可不知道这事,一定是李舜臣干的。行长这才明白,自己费了口舌费了钱却被明朝联军给涮了,只能把希望寄托在义弘的援兵上。

岛津义弘

十一月十八夜,陈璘预感到义弘的援军已离露梁海峡不远,调整了明军部署。将明军主力部署在竹岛海域,以邓子龙为先锋,率水兵千人、巨舰三艘埋伏在露梁海峡西北,李舜臣部水军埋伏在南海观音浦,一切准备就绪,就等着义弘入网了。

福船

十一月十九日凌晨,海上大雾弥漫,岛津义弘率领五百艘余船只经过露梁海峡,一头撞上明军的埋伏。顿时弹丸如雨,炮声震天,邓子龙军再由暗中冲入日军阵内,截了后路。义弘力不能支,只能且战且退撤入观音浦。老将邓子龙意气仍存,亲率家丁换乘朝鲜快船冲入敌群中奋勇杀敌。此时战事正酣,联军却不慎抛了个火罐到邓子龙的战船上,日军望见子龙的战船起火,乘机将其围住,子龙寡不敌众力战而死。不光是日军,李舜臣也望见子龙船起火想为其解围,却亦被日军重重围住,在奋战中被流弹打穿背部,只对同船的侄子李莞交代“战方急,慎勿言我死”后就气绝身亡。适逢陈蚕、季金两军来援,李莞也瞒住了李舜臣死讯,继续率领水师冲击日军。与此同时,正向李舜臣舰靠拢的陈璘旗舰也被日军包围陷入危机,得亏全船官兵奋力作战才得以幸免于难。

哨船


沙船

天色渐明,岛津军战斗一夜已经力不能支,潮水又开始渐渐退去,部分船只又在浅滩礁石上搁浅,岛津义弘带着五百人登上了南海岛上的南海城固守,之后岛津忠恒率领少量船队和其父会合狼狈撤回釜山。小西行长望见露梁海峡发生战斗后一点没耽误,率领大小船只六百艘绕行南海岛南端,直往巨济岛方向撤离,之后又转向釜山,直到这时刘綎才慢吞吞地进入已是一座空城的顺天。

刘綎

此战明军虽取得击沉日舰二百艘,俘获一百艘,斩敌五百级,俘虏近二百人的大胜,然作战过程凶险至极。朝军主帅李舜臣、明军副帅邓子龙,副将陈蚕、中军陶明宰等战死,明军统帅陈璘遇险,指挥层差点被一扫而空。若明军指挥层被端,各军之间配合不畅,战事极有可能发生逆转。并且明军作战目标并未完全达成,岛津军虽遭受重创,岛津义弘、立花宗茂等主将却都存活,小西军也成功撤回釜山,可谓是一大败笔。

随着露梁海战的大胜,壬辰倭乱的大幕也基本落下,日军陆续从釜山撤离。十一月二十三日,加藤清正撤还日本,二十四日毛利吉成撤还日本,二十五日小西行长、岛津义弘撤还日本。万历二十七年正月,明军陆续撤兵回国。四月,献俘大会在北京举行,邢玠作为总指挥官加太子太保,荫一子为锦衣卫世袭指挥佥事;经理万世德升右副都御史;最后南征作战以陈璘、刘綎为首、次功,均加都督同知;麻贵加右都督,荫一子为世袭指挥佥事正千户;董一元复职,赐赏金;茅国器、陈寅、傅友德各因功赐赏金。南原守将杨元守城不力,沈惟敬通倭均处以弃市。最后万历以一封慷慨激昂的《平倭诏》宣告援朝战争胜利结束,正所谓“我国家仁恩浩荡,恭顺者无困不援;义武奋扬,跳梁者,虽强必戮!”

邢玠夫妇像

“无困不援,虽强必戮”,久走下坡的大明用张居正攒下的白银重现辉煌,但这也是最后的辉煌。据统计,援朝战争让大明付出了近千两白银的代价,为三大征耗资之最;其中打打谈谈,耗时七年,亦为三大征耗时之最。张太岳在太仓旧库新库积下的白银被消耗殆尽,太仆寺掌管的常盈库等处的白银亦被动用,此外连兵部、南京兵部、南京工部均有出资。万历二十年,为备倭之用,浙江田赋被加征;二十五年为充国库开征矿税;二十六年,全国差徭被加征;二十七年为平播州,加征湖广、川、贵、滇四省田赋。这一系列的加税说明张居正时期攒下的老本已被一扫而空,朝廷已不得不另开财源才能支撑局面。

辽东作为援朝战争最大的转运基地被折腾得人困马乏。在那个只能由骡马和人力运输的时代,辽东转运粮竟达三十八万石之多,已超过其屯粮的半数,或由男女或由车辆日夜兼程运往朝鲜义州囤积,连妇女都进了运输队中,骡马运车业已全部投入转运工作,可见辽东转运的马达已经运转到了极点,更别提在各路边军抽调走后还要提防蒙古各部。就是这样的加急转运,前线也是随到随空,何况还要考虑到运输人员和骡马的消耗,更别提朝鲜那慢到极致的二次转运了。

十九年后,大明最后的大敌——后金建国。二十年后,大明在萨尔浒断送十二万精锐,辽东攻守易势。三十七年后,朝鲜丙子胡乱,明朝无力再援,朝鲜终是沦陷了。四十五年后,甲申国难,大明的时代终于落下帷幕。

参考资料:

[1]柳成龙.惩毖录[M].朝鲜古书刊行会,1913

[2]赵庆男.乱中杂录[M].朝鲜古书刊行会,1913

[3]川口长孺.征韩伟略[M].全国图书馆文献缩微复制中心,1990

[4]茅瑞征.万历三大征考[M].全国图书馆文献缩微复制中心,2004

[5]诸葛元声.两朝平攘录[M].全国图书馆文献缩微复制中心,1990

[6]万斯同.明史稿[M].上海古籍出版社,2002

[7]谷应泰.明史纪事本末[M].中华书局,2015

[8]赖山阳.重订日本外史[M].博文馆,1910

[9]日本参谋本部.日本战史·朝鲜役[M].偕行社,1924

[10]黄仁宇.十六世纪明代中国之财政与税收[M].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15

[11]陈宏文.明万历三大征军费之研究[D].国立中兴大学历史学研究所,2012

[12]司今.中朝抗倭战争中的露梁海战[J].安徽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2(04):76-80.

[13]春秋馆.宣祖昭敬实录


终局——万历援朝战争(十二)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