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ED中文】如何用「回音法」学好英文口语|史嘉琳

意义:考虑听话者的感受。
要求:不用眼睛,用耳朵。用心听,听实际的声音是什么,别脑补或走神。
心态要求:改变坏习惯;正念,“体会 不耐烦 的感觉”,觉察;用心,“专注本身就是一种快乐”。
步骤:
选取clip,播放三四个words,暂停。
停留2秒别抢跑,回想声音(回音)。(同样,别脑补或走神)
回音听完后,模仿回音。
play,echo,imitate
从回音过渡到影子跟读
重复重复重复,学过头才能自动脱口而出。
很感觸的一句:學語言不要只為了自己 想一下別人的感受
英語要突飛猛進的訣竅:
1.學語言不要只想到自己,也要想別人的感受
2.設目標的時候,不要只是為了考試而讀英文,而是為了很舒服愉快的跟別人溝通
3.不要抱佛腳,每天一點點,每天十分鐘,持之以恆
Listen, Echo & Repeat.
老師說的華人習慣用閱讀來學習,而不是語音。但是語言的本質就是聲音,目的就是溝通,為了記錄人類發展圖像,之後發展文字,才能將故事記錄下來,流傳于後世。我是台灣人,從小學語言跟樂器都是靠耳朵聽聲音模仿而來,聽過的曲子、說過的話,只要模仿就能夠表現出來,對於我來說,語言一直是一件很容易學習的事情,不知道為什麼有人語言會學得很痛苦?長大之後,漸漸接觸到不同的人,才知道原來是每個人學習的模式都不一樣。有的人靠圖像記憶、有的人靠理解形成邏輯思路、有的人靠眼睛吸收資訊、有的人靠耳朵吸收資訊,也因此造成不同的學習落差與學習優勢。我的聽力跟別人不同,可以聽見很細微的聲音、可以分辨不同聲音形式或特質,同時使用嘴巴嘗試表達出來。我想討論的是「聲音回饋」,我們的耳朵聽見一個音頻,用不同的聲波交替而成,我們的嘴巴會試著發出不同聲音,用嘴唇、用舌頭、用喉嚨、用鼻腔、用各種可以震動出聲音的共鳴方式來重現同一個聲音,當我們發出這樣的聲音,耳朵再聽見時會自動比對之前聽見的聲音是否相同,來確認我們的表達是否正確。這就是「聲音回饋」的特點,新生兒也是這樣在學習語言的,他們會先發出一些唇音、舌頭音、再來齒音、加上共鳴,漸漸發展出單語、SVO句型、比較的用詞、複雜的句型等等。其實每一個人都有某一方面的天份,也就是大腦認知發展時有某一部份特別發達,造就一個人學習某部分領域時特別快速,特別擅長物理、數學、語言、藝術等某些特定領域,但是隨著對於該領域的分析理解越來越清楚時,人也可以後天找到適合自己的學習方式,語言的聲音回饋正是如此。語言是我的專長跟工作,常有人來問我要怎麼學好語言?我都跟他們說:語言就是多聽、多讀、多說、多寫,從聽中學說、從讀中學寫,可能會反覆犯錯,但從錯誤中學習正確的表達。語言能力是長期培養而來,而這不是誰能夠短時間教導的,非常需要耐心、毅力、堅持不懈,短期的學習是不可能的,唯獨一件事情最重要:語言環境,因為在一個外語環境之下,為了生存的必要目的又耳濡目染之下,一定會有強烈的動機跟能力學會語言!
最後強調一件事情:多聽當地人說的語言(分不同地區、不同表達方法)、多聽當地歌曲、多看當地好的戲劇都有助於學習語音!
收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