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人人都爱玲娜贝儿?

最近两个月,你只要上网冲浪,大概率就逃不过玲娜贝儿表情包的刷屏、不少女生连头像都换成了这只粉红色的小狐狸。线上流行,线下也火爆,周边售卖一空,粉丝排队几小时只为合个影。
乐园不缺童话,玲娜贝儿是怎么战胜迪士尼一众老牌IP,俘获大批芳心的呢?


玲娜贝儿是靠什么让大批网民沦陷其中的呢?无它,可爱足矣。
提到「川沙妲己」时,脑中是不是会自动浮现出她标志性的外表,一只粉红色的小狐狸,时而捂嘴笑,时而抖动着大尾巴,迷人的蓝色大眼睛深情凝视着你......
除了超高辨识度的造型,玲娜贝儿的五官也非常幼态,大头、大脑门、大眼睛、饱满的面颊、后缩的下巴......这些婴儿特有的视觉特征,被心理学家称为婴儿图式(baby schema)。

当我们在玲娜贝儿身上看到这些特征时,非常容易唤醒人类对婴儿脸注意偏向的本能。同时与积极情绪有关的面部肌肉会自动激活,让人不自觉地嘴角上扬,产生想要呵护她的冲动,这就是可爱的魔力。
研究发现,可爱的事物会唤醒人们内心感到温暖、安全、精神振奋的积极情绪。回忆一下隔着屏幕刷到玲娜贝儿的状态,是不是看着看着就心中涌起暖意,忍不住露出了姨母笑?
玲娜贝儿这么可爱,少不了的就是”妈妈粉“。妈粉们的追星日常,就是接”女儿“上下班,准时准点观看玲娜贝儿的花车表演,并亲切地用“宝贝”“儿儿”“女明星”“女鹅”“乖囡”这样的爱称来称呼她。

可爱让我们在面对玲娜贝儿时变得更加温柔与积极的同时,也让我们消费时变得更加豪爽和大方。
Nenkov & Scott (2014) 研究推测,接触俏皮可爱的产品会刺激消费者无意识地联想一系列充满乐趣的回忆,这使得消费者更加关注于获取自我奖励(self-rewards) 。
这一点也被工程师,广告商和开发人员广泛利用,被称为“可爱工程(Cuteness engineering)。通过对产品进行可爱改造以激励用户、提升参与度、以及影响用户消费的行为。
这也就意味着身为游客的我们,在乐园后接触了俏皮可爱的各类玩偶之后,更容易放纵自己的消费行为。我们可能会在迪士尼周边多住一两晚酒店,买更多的玲娜贝儿周边,甚至吃更多的汉堡,这或许就是迪斯尼乐园人均消费一千元起步的秘密。

如今的玲娜贝儿,已经成为了迪士尼名副其实的顶流,一举一动都吸引了大量的目光。但和其它营销事件一样,玲娜贝儿的火速出圈,也少不了社交网络在其中的推波助澜。
迪士尼玩偶还未正式开卖,就有白鹿、金晨、周雨彤、赵露思、徐艺洋、鞠婧祎等一众人气女星晒出和玲娜贝儿的合照,帮助「川沙妲己」刷出了知名度。
小狐狸一经迪士尼正式发布,各种相关讨论话题也没断过:“玲娜贝儿自拍”“玲娜贝儿星黛露好像贾玲张小斐““谁才是迪士尼真正的女明星”,天天住在热搜上的她,仿佛已经是个成熟的爱豆了。
随着相关话题传播量级的扩大,粉丝们制作的表情包也随之出圈,配合各种聊天场景充分激发了用户的分享欲,从一个人的快乐变成一群人的快乐。这和娱乐产业打造流量明星的方式,已经相差无几。
不愧是你,女明星玲娜贝儿!

众星捧月之下,玲娜贝儿的毛绒玩具、发箍、文具、家具等周边产品也全都卖到脱销,粉丝的抢购热情进一步抬高了行情,淘宝上代购玲娜贝儿的玩偶,不仅加价三四倍,甚至还需要搭配其他玩具一同销售。
玲娜贝儿的玩偶越是稀缺、越是难以获得,大众就会觉得她更有价值,更想要获得,这也就是所谓的“稀缺原则”(Scarcity Principle)。也正是这种稀缺,让玲娜贝儿成了社交货币中的硬通货。
粉丝小齐在采访中提到“玲娜贝儿现在成了一种时髦的象征,在我周围,如果谁能够收到闺蜜或者男朋友送的玩偶,或者能去迪士尼拍一张和玲娜贝儿的合照,是足以让所有人都羡慕的事。”
总而言之,我们的钱包是心甘情愿被掏空的。

抛开一切附带的传播属性,仅作为一只手感优秀的毛绒玩具,玲娜贝儿也是当代年轻人所需要的”解压神器“。
毕竟当代年轻人可太难了,上班要996,下班要挤上漫长的地铁。即便坐在办公室的工位上,也不知道明天和加班哪个先来,时刻被生活的不安定感包裹着。
在这个时候,一只手感柔软细腻的玲娜贝儿,能起到和撸猫撸狗同样的解压效果。研究现实,抚摸柔软的毛绒玩偶也能使皮质醇的水平明显降低,让人放松下来。

《社会心理学和人格科学》表示,毛绒质感能满足我们的心理需求,拥抱毛绒玩具能够唤起一种平静、安全和舒适的感觉。
研究人员还做了一次”社会排斥“的心理调查,发现那些抚摸或拥抱过毛绒动物玩偶的志愿者明显比没有这样做的志愿者要来的更容易接纳,更亲和。他们得出的结论是,拥抱毛绒动物玩偶可以明显地抑制被拒绝的感觉。
研究者甚至希望通过毛绒玩偶展现与活体动物相同的表现方式,能够支持重建受损的依恋纽带,帮助人们过上更丰富、更幸福的生活。
对于负重前行的社畜而言,玲娜贝儿不仅仅是一个塞满棉花和布料的毛绒玩偶,更是一个能够唤起内心平静、安全和舒适的灵魂伴侣。

在这个忙忙碌碌的时代,每个人一出了学校,都在马不停蹄地长大,需要去承受来自整个社会的“要求”,我们不能再像小孩一样随心所欲。所有条条框框都在告诉你要理性,要成熟,要学会目光长远,要学会控制情绪。
而作为玲娜贝儿娘家的迪士尼,迪士尼的门票给了一次我们重新做小孩的机会,这里不需要看别人眼色,没有柴米油盐的生活琐事。乐园只关心你开不开心、快不快乐。
也只有在乐园里,我们才能心安理得地当回小朋友,去参加一场又一场的冒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