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天眼坍塌后,中国天眼成唯一希望,各国争相申请?

前不久美国方向传来了一声巨响,难道美国的天眼塌了?由于美国阿雷西博望远镜因为年久失修而坍塌,在美国天眼坍塌之后,中国的天眼成为了唯一的希望,随后东方上演了激烈的一幕,各国都争相申请中国天眼的使用权,希望能够获得技术分享,特朗普看到这一幕后,估计已经气的咬牙切齿了,但也无可奈何。

天眼的学术名称为射电望远镜,是探索太空的重要装置,目前人类社会已经进入太空时代,为了能够更好的探索深空,美国于上个世纪70年代建造了阿雷西博望远镜,它可以因此成为人类连接太空的桥梁,比如在它建成之后,就发射了一组二进制的信息,史称阿雷西博信息,如果太空中存在其他生命体,并且接受到信息,就可能读取出来。

所以射电望远镜对研究太空文明也起到了非常关键的作用,阿雷西博建成时直径只有305米,后来为了提升探测能力,将其直径扩建为350米,这部射电望眼镜建成至今已经快50年了,基本达到设计寿命的极限,而且其部署的地点,经常遭遇飓风的袭击,对于射电望远镜这样的庞然大物,很容易被飓风所摧毁,这次阿雷西博望远镜倒塌的原因,无疑也跟飓风有关,如今美国以及无力修复它,只能宣布其报废。
而中国的FAST望远镜,则是最近十年内建成的,并且在今年年初正式投入使用,跟美国的望远镜相比,中国FAST的至今更大,达到500米级别,那么为何射电望眼镜如此难建造呢?因为它需要天时地利人和,首先建造射电望远镜的地区不能有频繁的自然灾害,比如飓风,其次,必须有适合的洼地或者是天坑,这样才能够部署设备,最后就是先进的技术,而贵州的卡斯特洼坑正好能够满足需求。

FAST望远镜建成之后,其综合性能比美国望远镜至少提升了10倍,而且投入使用才不到一年时间,就已经取得了发现脉冲星数量超过240颗的傲人成绩,并且基于它还诞生了40篇科研成果,这就足以看出FAST在太空科研领域的重大作用,同时,中国也没有选择独享FAST的科研成果,而是选择与其他国家共同分享,这样一来也能够调动全世界的力量,进一步研究太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