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梵音瑜伽教练培训
前两天有朋友跟我说除了平衡,很多人也忽略了瑜伽反体式,结果越练越硬,越练问题越多!今天就来聊聊到底如何在练习中安排反体式,反体式和瑜伽练习中的平衡原则又有什么不同!
有人反映自己练瑜伽以后越练越僵,上次还有人跟我说左侧腰的位置似乎变得很脆弱,一不小心就会不舒服,关键是自己也没有做什么高难的动作,这些问题可能都和在练习中不重视反体式有关。

先来说一说什么是反体位。
《瑜伽之心》里说:瑜伽教导我们每一个动作都有两个效果,一个是正面的,另一个是负面的。我们必须认清哪些效果是好的,哪些又是坏的,为了在体式练习中遵循这样的原则,我们会做一些动作来平衡掉某些较费心的体式可能造成的反效果。这种用来综合的体式就称反体式,我们习惯上也叫反动作。
反体式类似于练习中“平衡”这个概念,但是和平衡又不一样。
我们举一个例子:在打开髋关节的练习中,全方位的照顾到髋关节的每一个活动方向这叫平衡。
比如先用束角式让髋关节做外旋;然后用英雄坐让髋关节做内旋。这里的先外旋再内旋是练习中的平衡。
“平衡”可以理解成“对称或者公平”。就像强迫症一样,左边练一下,右边一定也要练一下。很对称很公平。而且左对右、上对下、前对后、里对外,这样的组合是固定的,所有人都一样。
但是反体位呢,可以理解成是“危机公关”。专门用来摆平不和谐的声音,把问题扼杀在摇篮里。我们还是拿上面的开髋来举例。
先用束角式做髋外旋,但是束角式结束以后:觉得下背不舒服,做个延展来缓解;觉得膝盖不舒服,练个膝部运动来中和。这里的延展和膝部运动都是为了消除因束角式练习出现的不舒服而练习的动作,像社会事件中的公关。
当然公关完了,还需要继续平衡练习。这个公关只是事件中出现的一个小插曲,发生的插曲不一样,采用的公关手法也不一样。并且如果没有发生小插曲,就不用公关。但是对称平衡是一定需要的。
好比送礼:
你先送一份给我,我再回送一份给你,这是礼尚往来,相当于是练习中要平衡。我做了某件事情,让你不舒服或者损害到你的利益,我给你送份礼,修补一下我们之间的关系,解释一下其中的误会,冰释前嫌和好如初。相当于练习中的反体式。那反体式在什么时候安排?安排的思路和方法有哪些呢?我们一起来看一下.
其实前面引用的《瑜伽之心》里的那段话已经说了,在两种情况下要安排反体式。
1、非常费劲的,强烈的动作之后。
比如深度后弯,深度扭转,深度侧弯……
当然这里的深度也是因人而异的,比如骆驼式,对A来说已经算深度后弯,对B来说可能只是后弯的热身动作。

一般老师在上会员课的时候会选中间水平段。所以建议大家在选择瑜伽课程的时候,一定要选择适合自己目前水平的课程。
2、某一个动作有反面效果的时候,也就是练习完一个动作有不适感或者不舒服的时候。
在体式练习以后,任何的不适感都要及时解决掉,以免积少成多,小问题变成大问题。就像在人际关系中一样,不要让小裂痕变成大裂痕。
这也需要我们在练习中更专注,更用心感受身体。
安排反体位大致的思路原则有哪些呢?
1、多用一些脊柱延展的体式作反体式。
脊柱延展类体式可以称为万能反体式。几乎可以作为所有体式的反体位。比如大拜式、坐立前屈、挺尸式,我个人还特别喜欢用仰卧简易扭脊和滚背,觉得这两个也可以作为万能反体式,适合绝大多数体式的放松。如果你是初学者分不清可以参考这一条。
2、用简单的反体位。
很多人对反体式的一个误解是:反体式就是反向运动,其实这是不全面的。
我们来后弯和前屈来做比喻。你做一个浅的后弯可以用前屈来中和。但是如果你做了一个非常强烈的深度后弯,后面紧跟着一个前屈来中和就不是最合适的。
我们想象一下,一个任意的小物件你先往前狠狠的折一下,再往后狠狠的折一下,是不是很危险。正确做法是:你狠狠的往前折了一下,先慢慢的让他回弹一点,再向后。
比如我们瑜伽中的深度后弯,你需要在深后弯后面接浅后弯,再直立延展再前屈这才是正确的安全的方法。其实也可以看作是循序渐进,不要突然有大的转弯。
3、每个人需要的不一样,每个人在不同时段需要的可能也不一样。
这个其实很好理解。因为每个人的身体条件不一样。同样的一个动作大家的反应肯定也不一样。我们还拿前面的骆驼式来说。A可能是脖子不舒服,B可能是肩膀不舒服睡,C可能是腰不舒服,D没有任何不舒服。A今天可能是脖子,明天可能是腰。
如果是自己练习,可以针对性的解决,如果是老师上课,参考上面的两条原则,尽量选一些通用的,深浅程度循序渐进的。这样不需要的人是锦上添花,需要的人是雪中送炭。
最后想说一点:练习中平衡很重要,反体式同样重要。
比如越练越僵硬这个问题,本来肩颈就僵硬,还喜欢挑战一些后弯动作,或者肩膀需要力量稳定的动作,每次做完这些脖子可能会有一点点不舒服,但是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不愿意花时间做一些让脖子放松的东西。久而久之就会让脖子越来越僵。

不管自己练习还是老师排课,都要充分考虑反体式,在练习中出现小问题你不重视不解决,就有可能会积少成多,最后把小问题变成了顽固性的,反复发作的大问题,这时候再来解决,费时费力。